“下面可是耶律指颜可汗?”
李存孝屹立在寒风中,双眸扫过下面的人群,最后将目光停留在耶律指颜的脸上。
他不开口则已,开口便是一鸣惊人!就他刚刚说的这句话,直接将耶律指颜的身份拔高,让他一飞冲天!
原本只是契丹的英武王,现在被大汉援军的元帅称之为可汗,等同于汉帝已经认可他的身份,并明确给予支持。
“正是...!”
耶律指颜本想说正是本王,但对方已经称自己是可汗,一时间让他难以给自己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位,所以这话没法接。
因为在他看来,无论说本王还是本汗,都很尴尬!说自己是可汗,麾下的将士们从未这样称呼过自己。说本王,人家李元帅都已经称呼自己是耶律可汗了,如此抬举,自己不能自降身份呀!索性正是二字出口后,后面的话就都不说了。
“来人,打开大门,请耶律可汗入内一叙!”李存孝站在城楼上,中气十足地高声喊道。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
若是换作其他国家的将领,此刻恐怕早已迫不及待地亲自出城迎接了。然而在李存孝眼中,对面的耶律指颜根本就不配得到这样的待遇!更不能在双方大军都在的情形下,削弱大汉国威。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两扇被铁皮包裹着的沉重大门缓缓打开。伴随着一阵沉重的嘎吱声,那两扇巨大的门如同沉睡的巨兽被唤醒一般,慢慢的展露出它那威严的面容。
紧接着,几十名手持长枪的羽林卫如疾风般快步出城。他们步伐整齐,动作迅速,眨眼间便在城门外排成了一个标准的八字形。
耶律指颜见状,眉头微微一皱,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他环顾左右,沉声道:“大军原地待命,你们几个随我一同入内。”
说罢,他翻身下马,带着几位亲信将领,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隘口走去。
耶律指颜的心情异常复杂,他既对李存孝的傲慢有些不满,又对这次会面充满了期待。毕竟对他而言,这是关乎自己未来命运的重要时刻。
此时的李存孝,依旧稳稳地站立在隘口之上,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他静静地注视着耶律指颜一行人逐渐走近,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波动。
待到耶律指颜等人登上隘口时,李存孝这才转身,嘴角才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微笑。
迈步迎上前去,抬手抱拳朗声道:“大汉永盛皇帝麾下,镇北兵马大元帅李存孝,奉大汉皇帝旨意,统帅三万精兵前往契丹,协同耶律可汗作战。汉将李存孝,见过耶律可汗!”
这几句话说得不卑不亢,既显示出了李存孝的身份和地位,又表达了对耶律指颜的尊重。尤其是那两声“耶律可汗”,更是让耶律指颜的心情愈发愉悦起来,刚才的那一丝不悦,瞬间烟消云散。
见对方抱拳拱手,耶律指颜急忙抬手回礼:“耶律指颜在此谢过汉帝援助之情。呵呵,李元帅的大名早就如雷贯耳。今日有幸得见李元帅真容,果然是名不虚传,世间罕见的勇士,真英雄也!”
耶律指颜的这番话,显然是刻意在给予李存孝的高度评价和赞美。面对这样的夸赞,李存孝脸上虽闪露笑意,却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出于礼节,李存孝谦逊地回应道:“耶律可汗过奖了,李某不过是一介武夫罢了,保家卫国乃是我的职责所在。身为军中将士,当以性命保家卫国,此乃我全军将士毕生所愿!”
李存孝的这番话,不单单是在表达气势,更是在间接的告诉耶律可汗,我带来的人虽不多,但没有一人贪生怕死。
除此之外还透露出另一个信息,那便是他对国家的责任感。说的直白些,今日你我是盟友,他日你若不老实,老子马上就干你。
耶律指颜本来就是契丹的下一任可汗,只不过是因为突发状况,让耶律孟捡了个天大的便宜。能够被当作可汗培养,他自然有过人之处。
李存孝的这席话暗藏的含义,他猜了个八九不离十。尽管心中明白,嘴上却对这些只字未提。
“李元帅运筹帷幄,大破敌军防线,本汗佩服之极。你们千里奔袭,又经历一夜恶战,定是疲惫不堪。接下来的事情就由我麾下的将士们善后吧,据此十里之外,早已为贵军安排好了营地,请李元帅与诸位将军先去歇息,养精蓄锐后,你我联合,一鼓作气彻底击溃阿伊努地区的敌军!”
李元帅拱手道:“多谢耶律可汗美意,我等就却之不恭了!”
言罢,他微微侧头,对身旁的副将下达命令:“传我帅令,善后之事移交耶律可汗麾下的将军手中,羽林卫撤出此地,前往大营歇息。”
“喏!”副将领命后二话不说,迈步离去,安排此事。
经此一役,汉军威名彻底在契丹远扬,而那面在寒风中飘扬的大汉战旗,依旧屹立在异国他乡的这片大地上,就好像,此地已是大汉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