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目光在空中交汇,只停留了不足一秒。
或许更短。
秦水烟率先移开了视线,仿佛只是不经意地扫过一个普通的学生。
“好,第一节课,我们从什么是编程开始。”
她拿起一根教鞭,指向背后的大屏幕,那里已经映出了一行清晰的英文——“programming”。
“编程,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它不是用来与人交流的,而是用来与机器沟通的语言。我们通过这种语言,下达指令,让计算机为我们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从最简单的数学运算,到控制一颗人造卫星的飞行轨迹。”
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回荡在机房里。
那是一种悦耳的女中音,语速不疾不徐,吐字清晰。
“我知道,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觉得这门学科离我们很遥远,很抽象。但我想告诉大家,它将与我们国家未来的工业化、国防、乃至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我们学习它,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技术,更是为了掌握一把开启未来世界的钥匙……”
她开始娓娓道来。
从二进制的逻辑基石,到高级语言的诞生;从阿帕网的雏形,到个人电脑即将掀起的时代浪潮。她口中的世界,是这群刚刚推开国门、思想还停留在算盘与手摇计算机时代的天之骄子们,从未想象过的宏伟蓝图。
她描述着一个他们从未想象过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信件可以在一秒钟内跨越太平洋;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看到世界另一端的景象;庞大的数据可以被储存在一块小小的芯片里。
机房里的所有学生,都被她描绘的那个未来彻底吸引了。他们屏息凝神,眼神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除了许默。
许默什么都没听见。
那些专业的术语,那些宏大的构想,于他而言,都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嗡鸣,是背景里模糊的噪音。他整个人都像被抽离了灵魂,变成了一具只有感官的躯壳。
他的耳朵,他的眼睛,他全部的心神,在此刻都叛变了,不再受大脑的控制。它们贪婪地,固执地,将所有的焦点都汇聚在讲台上那个纤细高挑的身影上。
他看着她。
看着她说话时微微翕动的红唇,看着她讲解概念时在空中比划的、葱白一样的手指,看着粉笔灰偶尔沾染上她乌黑的发梢,看着阳光透过窗户,在她身上镀上的一层浅浅的金边。
五年了。
整整五年。一千八百多个日日夜夜。
他以为自己已经痊愈了。
他以为自己早已将那段被碾碎的过往,连同那个女人,一同埋葬在了和平村那片贫瘠的黑土地里,让它腐烂成泥,再不见天日。
他用了五年时间,在心底筑起一道高墙。他用汗水、草药、和一本本厚重的医书,将那道墙垒得又高又厚,密不透风。他告诉自己,他再也不会被那个叫秦水烟的女人扰乱心绪,他的心跳再也不会为她加速。他甚至可以平静地,将她当成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他以为自己做到了。
可是在看见她的那一刻,就在那道目光与他对上的那一瞬间,他才发现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那道墙,根本就是纸糊的。
被他强行掩埋、压抑、试图遗忘的所有情绪,都像是休眠了五年的火山,轰然爆发。灼热的岩浆冲破地壳,瞬间将他所有的理智与冷静焚烧殆尽。
他的耳朵在轰鸣,四肢百骸的血液都在逆流。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冲撞,每一次跳动,都带着毁天灭地的力量,震得他肋骨生疼。
他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握成拳的掌心里,已经渗出了一层冰冷的汗。
为什么?
为什么偏偏是她?
为什么在他终于走出那片泥沼,以为可以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她又一次,以这样一种不容抗拒的姿态,重新出现在他的世界里?
叮铃铃——
下课铃响了。
机房里响起一片轻轻的叹息声。
许多学生这才发现,自己因为听得太过投入,后背早已被汗水浸湿。
许默剧烈地喘息了一下,才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屏住了呼吸。
讲台上,秦水烟将最后一句话收尾,她放下手中的粉笔,对着台下意犹未尽的学生们露出了一个职业化的浅笑。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吧。”
她合上教案。
然而,机房里的学生们却并没有立刻起身。他们还沉浸在她所描述的那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里,久久无法回神。
终于,一个坐在前排、戴着眼镜的男生鼓起勇气举起了手。
“秦老师!”
秦水烟停下收拾东西的动作,目光投了过去,带着一丝询问。
“秦老师,我想问……美国,真的有您说的那么厉害吗?是不是……是不是那边的家家户户,都能有您说的那种……电脑?”
这个问题,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秦水烟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她点了点头,语气平静而客观。
“是的。美国目前无论在经济还是科技领域,确实都远超我国。个人计算机虽然还没有普及到家家户户,但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很多大学、研究机构、甚至一些富裕的家庭,已经开始拥有自己的小型计算机了。”
听到这个肯定的答复,机房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
那种巨大令人窒息的差距感,沉甸甸地压在了每一个年轻学子的心头。
看着台下那些或震惊、或失落、或不甘的年轻脸庞,秦水烟的目光柔和了下来。
“但是我辈切不可因此气馁。承认差距,是为了更好地追赶。我们还年轻,我们的祖国也正值百废待兴。我们有最聪明的大脑,有最勤劳的人民,我们还能为这个国家做很多很多事情。”
“我相信,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就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我们就能达到甚至超越美国的科技和生活水平。而这个未来,需要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共同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