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的春风似乎也吹动了中枢的战略布局。就在汉东省内部权力格局初步稳定,各项工作按部就班推进之时,一个从京城传来的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在汉东、乃至周边几省都激起了新的波澜。
有风声从部委层面传出,中枢正在酝酿新一轮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计划,重点聚焦于高速公路网的加密连通、干线铁路的提速扩容以及区域性枢纽机场的改扩建。这与之前李为民等人推动的四省联动构想不谋而合,但层级和规模显然更高、更大!
消息首先通过一些非正式渠道传到汉东省委。赵立春书记高度重视,立刻召集了刘长生代省长及相关常委开了一个小范围的通气会。
“这是个重大机遇!”赵立春指着墙上巨大的华东区域地图,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如果能把我们四省联动的规划,融入到中枢的这盘大棋里面,那就不只是我们几个省自己联动,而是上升为国家战略!能争取到的政策、资金支持将不可同日而语!”
刘长生点头附和,补充道:“但竞争也必然空前激烈。华东几个省份,哪个不是摩拳擦掌?我们必须抢得先机,拿出最成熟、最具说服力的方案。”
“问题是怎么抢这个先机。”一位常委提出疑问,“等正式文件下来,大家一拥而上,就又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赵立春沉吟片刻,目光落在了列席会议、负责做记录的李为民身上。
“为民同志,”赵立春点了他的名,“你对四省联动规划最熟悉,前期基础也最扎实。我的意见是,由你牵头,组织一个精干的工作小组,立刻进京!打前站!”
会议室安静了一下。由一位市委书记牵头跨省协调、进京跑部委,这安排有些特别,但也体现了事情的紧迫性和赵立春对李为民能力的认可。
李为民心头一凛,知道这既是机遇也是重担,他沉稳应道:“是,赵书记。我一定竭尽全力。”
赵立春进一步明确:“你这次去,不是代表汉东去谈判,而是代表四省联动协调机制去打前站。主要任务是摸清中枢这次规划的具体方向、重点领域和申报要求;二是提前与相关部委的司局层面进行非正式沟通,汇报我们的初步构想,探探口风,听听意见;三是协调其他三省,尽快统一思路,准备好联合申报的基础材料。具体的谈判和决策,要等我们几个省的书记或省长后续亲自去谈。”
“明白。”李为民点头。他清楚自己的定位,是“先锋”,是“侦察兵”,是为后续高层决策铺路搭桥的。
会议结束后,李为民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之中。他抽调了市发改委、交通局最精干的人员,与省里派来的专家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夜以继日地梳理、完善四省联动交通专项规划,确保每一个数据、每一项论证都扎实可靠。
同时,他通过保密电话线路,分别与江东、江南、边西三省负责此项工作的副省长或省政府秘书长取得了联系。听闻中枢有此意向,几省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配合意愿,约定由李为民这边先行一步,他们随后便会增派力量,并在省内同步启动相关准备工作。
临行前,李为民特意向赵立春和刘长生做了最后一次汇报。赵立春叮嘱:“放开手脚,大胆沟通,但也要注意分寸,多听多看,及时汇报。”刘长生则更关注细节:“材料要准备充分,特别是经济效益分析和区域带动效应的论证,一定要做扎实。”
带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李为民率领精干的前站工作组,悄然抵达京城。
京城的气氛与汉东截然不同。这里汇聚了全国的精英与机遇,也充满了无形的竞争与博弈。工作组入驻了一家并不起眼的驻京办招待所,随即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李为民亲自带队,首先拜访了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的一位副司长。这位副司长姓马,是汉东籍的干部,对家乡来的同志还算热情,但言语间十分谨慎。
“李书记,你们的消息很灵通嘛。”马司长打着哈哈,“部里确实在酝酿一些想法,但都还在务虚阶段,远没到具体操作的时候。你们的四省联动规划我看过,思路是好的,但涉及面太广,协调难度很大啊。”
李为民没有急于推销自己的方案,而是虚心请教:“马司长,您看,根据目前的政策风向,像我们这种跨省区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申报时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重点应该突出哪些方面?”
马司长见李为民态度诚恳,便也多说了几句:“现在上面最看重的是几个结合:一是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结合,二是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结合,三是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你们那个规划,在区域协调上有点意思,但具体到每条路、每条铁路的经济可行性论证,还要进一步加强。还有就是,几省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必须清晰可行,不能项目还没批,内部先打起来。”
一席话,让李为民受益匪浅。他立刻让工作组根据这些意见,连夜调整和完善汇报材料的侧重点。
随后几天,李为民和工作组成员马不停蹄,又拜访了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相关司局的负责同志。过程大同小异,既有对宏大构想的肯定,也有对具体细节的质疑和提醒。他们如同海绵一样,吸收着来自顶层设计层面的信息和思路,也不断调整着自身的策略。
同时,李为民也主动与其他三省派驻在京的先遣人员保持了密切沟通,及时分享信息,协调立场,确保大家劲往一处使。
京城之行,并非一帆风顺。李为民也敏锐地察觉到,其他一些省份,特别是经济实力雄厚的沿海省份,同样派出了强大的团队在京活动,竞争无处不在。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但也激发出了更强的斗志。
他知道,自己这个“前站”打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四省书记、省长们进京谈判的底气和成效。他必须在这错综复杂的京城棋局中,为汉东,也为四省联动,抢占到最有利的位置。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已经在京城的部委大院悄然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