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声三响,百官入殿。
金銮殿内香烟缭绕,御阶之上,天子端坐龙椅,神色威严。殿外晨光正盛,可殿内的气氛却像压了一层厚重的阴云,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萧彻与王御史并肩而立,目光沉静。赵承业站在武将之列,虽身形消瘦,却脊背挺直,宛如一杆永不弯折的长枪。
\"宣——盐铁司案涉案人等上殿!\"太监高声唱喏。
李崇安被押至殿中,五花大绑,狼狈不堪。他抬眼四顾,眼底闪烁着疯狂与不甘。
\"李崇安!\"皇上沉声开口,\"你可知罪?\"
李崇安猛地抬头,尖声道:\"臣无罪!全是萧彻构陷!他为了夺权,捏造证据,诬陷忠良!\"
此言一出,殿中哗然。几位与李家交好的官员立刻附和,纷纷要求彻查。
萧彻上前一步,从容道:\"陛下,臣有证据呈上。\"
话音未落,侍卫已将几封密信与盐引账本呈上御案。萧彻指着其中一封道:\"这是从李崇安副手身上搜出的密信,盖有李崇安私印,内容涉及与北狄交易盐引铁器之事。另有盐铁司账目,与户部存档不符之处甚多。\"
王御史紧接着出列,将厚厚一叠账册奉上:\"陛下,臣已核对过国库记录,去年腊月有三成盐引未入库,去向不明。户部侍郎张启已承认参与篡改账目。\"
张启随即被押上殿来,面色惨白,连连叩首:\"臣罪该万死!皆是李崇安威逼利诱,臣一时糊涂……\"
李崇安怒喝:\"你胡说!是你与萧彻勾结陷害我!\"
殿中争吵声四起,就在此时,殿外传来一阵骚动。太监惊慌入内禀报:\"启禀陛下,李贵妃娘娘携小皇子已至殿外,请求入殿!\"
此言如惊雷般在殿中炸开。众官员面面相觑,不知皇上会如何决断。
皇上眉头紧锁,沉声道:\"宣——\"
李贵妃身着素色宫装,怀抱小皇子步入大殿。她面色苍白,却目光坚定,仿佛抱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臣妾参见陛下。\"李贵妃盈盈下拜,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臣妾听闻有人诬陷臣妾之弟,特来请陛下明察。崇安忠心耿耿,绝无通敌卖国之事!\"
皇上凝视着她,许久不语。殿中一片寂静,只听得小皇子稚嫩的咿呀声。
萧彻上前一步,沉声道:\"娘娘,证据确凿,并非空穴来风。李崇安通敌卖国,罪无可赦。娘娘此举,怕是会连累小皇子。\"
李贵妃猛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萧彻!你休要血口喷人!若不是你查盐引断我李家财路,崇安怎会落到如此境地?今日你若执意置他于死地,就休怪我……\"
她话未说完,皇上已抬手制止:\"够了!\"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皇上目光如刀,缓缓扫过众人:\"朕已看过证据,李崇安通敌卖国,罪证确凿。来人——\"
侍卫齐声应诺。
\"将李崇安押赴午门斩首,抄没家产!张启及涉案官员,交由刑部从严处置!\"皇上的声音铿锵有力,不容置疑。
李贵妃脸色煞白,怀中的小皇子似乎感受到母亲的颤抖,哇哇大哭起来。她猛然抬头,眼中满是绝望与怨恨:\"陛下!臣妾与小皇子……\"
皇上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李贵妃德行有亏,即日起幽禁长春宫,非朕旨意不得出。小皇子暂由皇后抚养。\"
这道旨意如同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李贵妃最后的希望。她瘫软在地,却仍死死抱着小皇子不放。侍卫上前,小心翼翼地从她怀中接过皇子,交给皇后身边的嬷嬷。
李崇安被拖向殿外,路过萧彻身边时,他突然挣脱侍卫,扑向萧彻,眼中满是血丝:\"萧彻!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萧彻侧身避开,淡淡道:\"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侍卫再次将李崇安制服,拖出大殿。殿外传来他凄厉的嘶吼,渐行渐远,最终被午门沉重的关门声吞没。
皇上疲惫地靠在龙椅上,挥了挥手:\"退朝。\"
百官散去,殿中只剩下皇上、萧彻与王御史三人。皇上看着萧彻,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
萧彻躬身:\"臣只是尽忠职守。\"
皇上叹了口气:\"李贵妃虽有罪,但毕竟是小皇子的生母。朕幽禁她,也是无奈之举。你……要多加小心。\"
萧彻明白皇上之意,郑重行礼:\"臣遵旨。\"
出宫的路上,阳光正好,可萧彻的心中却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李贵妃虽被幽禁,但李家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绝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回到靖安侯府,苏砚早已等候在门口。两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一切尽在不言中。
\"都结束了?\"苏砚轻声问道。
萧彻摇头:\"不,这只是开始。\"
他望向京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风雨欲来,朝堂之上,新的暗流已经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