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栋的声音渐渐拔高,带着明显的指责意味。
“咱们当老师的,尤其是班主任,首要职责是什么?是管理!是引导!是亲力亲为!把握方向!”
“徐主任倒好!直接当甩手掌柜了!让学生自己选自己排?那还要我们老师干什么?”
陈国栋冷笑一声,矛头直指核心:
“照这个逻辑,以后上课也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讲得了!反正徐主任觉得学生什么都能自己办好嘛!那我们这些老师都回家抱孩子去算了!学校也省笔开支!”
“年纪轻轻当个班主任,一点责任心都没有!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敢放手让学生胡来?出了乱子,还不是学校替你擦屁股?哼!”
陈国栋的话像连珠炮一样砸出来,充满了嫉妒、不满和刻意上纲上线。
陈国栋早就看徐蒙不顺眼,上次徐蒙提前离校被他背后蛐蛐,结果徐蒙没事人一样,反而他像个跳梁小丑。
这次抓到徐蒙“放权”给学生自治的把柄,陈国栋岂能放过?他就是要当众给徐蒙难堪,打击他的威信!
办公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尴尬而紧张。
周老师、张老师都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目光在陈国栋和徐蒙之间逡巡。
教历史的孙老师推了推眼镜,没说话。
空气仿佛凝固了。
徐蒙慢条斯理地合上批改完的作业本,将红笔帽仔细套好。
抬起头,徐蒙目光平静地看向一脸挑衅的陈国栋,脸上没有一丝被激怒的迹象,反而带着一丝淡淡的、近乎怜悯的嘲讽。
“陈老师,”
徐蒙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沉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首先,纠正您一个概念错误。班委选举和值日生安排,是班级民主管理和学生自我服务的重要内容,不是‘胡来’。教育部关于加强学生自治能力培养的文件精神,建议您有空学习一下。”
徐蒙顿了顿,目光扫过办公室其他几位老师,语气平和却极具说服力。
“其次,我并非‘甩手’。选举的规则和框架是我制定的,候选人的基本条件是我把关的,选举过程我全程在场监督。”
“最终的名单和排班表,张伟和王二柱两位同学是经过充分调研、征求了大部分同学意见后拟定的,我刚才也审阅并批准了。这其中的‘管理’和‘引导’,陈老师是没看见,还是选择性地忽略了?”
徐蒙的话有理有据,直接点破了陈国栋的断章取义。
“至于责任心...”
徐蒙嘴角的嘲讽意味更浓了。
“我认为,一个班主任最大的责任心,不是事无巨细地包办代替,把学生当成提线木偶!而是信任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组织能力和责任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管理自己,服务集体,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张伟和王二柱两位同学,通过这次组织选举和排班,锻炼了沟通协调能力,提升了在同学中的威信,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责任的含义。”
“其他参与竞选和讨论的同学,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表达、倾听和遵守规则。这难道不正是我们教育的意义所在吗?”
“难道在陈老师看来,只有老师一手包办,把学生管得死死的,才叫‘负责任’?那培养出来的,是唯唯诺诺、毫无主见的应声虫,还是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担当的社会主义新人?”
徐蒙的反问掷地有声,直指教育理念的核心分歧。办公室里的几位老师。
尤其是张老师和孙老师,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显然认同徐蒙的观点。周老师则若有所思。
陈国栋被徐蒙这番逻辑严密、立意高远的话怼得哑口无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陈国栋没想到徐蒙不仅不慌,反而引经据典,把一件他看来是“偷懒不负责任”的事,拔高到了培养学生能力、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
这让陈国栋准备好的后续攻击全都打在了棉花上!
张着嘴,陈国栋想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有力的论点,只能强词夺理,色厉内荏地梗着脖子。
“你...你少给我扣大帽子!说得好听!什么培养能力?我看你就是图省事!偷懒!要是他们选出来的班委管不了班级,值日生安排不公平闹矛盾,我看你怎么收场!”
“哦?”
徐蒙眉毛一挑,语气带着一丝玩味,“那就不劳陈老师费心了。我相信我的学生。退一万步说,就算真出了问题,那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宝贵的经验教训,我这个班主任自然会及时介入引导。”
“总比某些人,连让学生尝试的机会都不敢给,只会抱着陈旧的观念固步自封,在背后指手画脚、搬弄是非要强得多吧?”
“徐蒙!你...你血口喷人!谁搬弄是非了?”
陈国栋被戳中痛处,气得浑身发抖,猛地站起来,手指着徐蒙,眼看就要爆发更激烈的冲突。
“好了!都少说两句!”
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教导处主任朱主任不知何时站在了办公室门口,脸色严肃。他显然听到了刚才的争执。
“都是同事!还是老师!在办公室里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让学生看见影响多不好!”
朱主任目光严厉地扫过陈国栋和徐蒙。
“陈老师!徐老师采用学生自治的方式管理班级,是符合教育精神的尝试,只要把握好度,我看没什么问题!你不要动不动就扣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