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指挥中心的主控台前,看着大屏幕上那片嫩绿的新芽,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
从最初在田间地头摸索种植技巧,到如今在太空中培育出第一株可食用作物,这一路走来,仿佛一场梦。但此刻,所有的一切都真实地呈现在眼前。
“云娘,各国代表已经抵达。”林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
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下衣襟,转身朝门口走去。
大厅里早已布置妥当,长桌上铺着洁净的白布,摆放着实验记录本、作物样本和系统模拟图谱。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外面的停机坪上,几架飞艇缓缓降落,各国代表团陆续走出舱门。
顾柏舟站在一旁,见我走近,轻轻握住我的手,“别紧张。”
我笑了笑,点头。是啊,我还有什么好紧张的?这可是我们共同奋斗的成果。
随着引导员的安排,各国专家和媒体记者陆续进入汇报厅。灯光亮起,投影幕布缓缓落下,整个空间瞬间安静下来。
“各位来宾,”我站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坚定,“感谢大家的到来。今天,我们将向世界展示一项前所未有的农业突破——首次在太空环境中成功培育出可供人类食用的作物。”
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一阵掌声。
我调出系统界面,将最新的作物生长数据同步至主屏幕。画面中,那些原本脆弱的幼苗,如今已长出茂密的叶片,根系也逐渐稳固。
“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在失重环境下进行农作物栽培。”我指着图像上的关键节点,“通过系统的智能调控与人工干预,我们在温湿度、气压、光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精准控制。”
一名西方记者举手提问:“请问这些作物是否具备长期生存能力?你们是否有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推广?”
我点头,调出一份三维模型,“这是我们的初步规划。未来,我们希望能在更多极端环境中建立农业生产体系,包括高山、沙漠甚至外星基地。”
投影幕布上浮现出一幅幅构想图,从月球温室到火星农场,每一个画面都让现场的人屏息凝神。
然而就在这时,屏幕忽然一闪,画面变得模糊不清。
“怎么回事?”我皱眉,迅速操作终端,却发现系统提示出现信号干扰。
“备用模式启动。”我冷静地下达指令,同时切换至便携式终端,手动上传最新影像。
几分钟后,画面恢复清晰,观众席上响起一片惊叹声。
“刚才……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一位来自南洋的学者低声问道。
我微微一笑,“只是小小的信号波动,不影响整体展示。”
其实我心里明白,这并不是普通的信号干扰。那段短暂的数据异常中,我捕捉到了一段陌生的代码片段,它不属于任何已知模块,也不在我的权限范围内。
但我没有说破,而是继续推进演示流程。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详细讲解了作物的营养结构、生长周期以及未来应用前景。每一张图表、每一段视频,都是我们夜以继日努力的见证。
会议结束后,王大人走上前来,低声说道:“有人在背后操控舆论风向,你要小心。”
我心头一震,面上却依旧平静,“谢谢提醒。”
送走最后一批宾客,我回到控制室,重新调出那段异常代码的记录。
它出现在昨晚凌晨,时间极短,几乎难以察觉。如果不是我习惯性回看系统日志,恐怕根本不会发现。
更诡异的是,在我查看这段代码的同时,系统突然弹出一个陌生的影像文件——画面中是一片陌生的荒野,远处隐约可见某种植物正在生长。
我盯着屏幕,心跳加快。
这到底是谁留下的信息?又是谁在暗中观察这一切?
门外传来脚步声,是顾柏舟。
“你在看什么?”他走进来,目光落在屏幕上。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关掉了窗口,“没什么,只是一些系统日志。”
他没再多问,只是走到我身边,轻轻揽住我的肩膀,“你做得很好。”
我靠在他怀里,感受着他身上的温暖,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今天的成果展示震惊了世界,但我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那些隐藏在幕后的势力,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或许正一步步逼近。
而我,必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