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盯着系统追踪出的数据,眉头紧锁。
这些谣言的传播路径清晰可见,却偏偏没有留下明确的源头。评论是匿名发布的,Ip地址经过多重跳转,最终指向一个位于星际贸易边缘地带的中转站——而那正是蓝焰商盟控制的地盘之一。
“他们玩得挺隐晦。”我低声自语。
顾柏舟站在身后,语气沉稳:“你打算怎么应对?”
我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既然他们想让我被动挨打,那我就主动出击。”
我打开终端,调出系统的“情报追踪”功能,继续深入分析数据流向。与此同时,我也联系了李商人,请他帮忙从商会渠道打听消息。很快,他就传来了初步调查结果:有几家中间商透露,在收到我们产品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后,有人暗中向他们施压,要求停止采购。
这不是普通的市场竞争,而是赤裸裸的打压。
我知道,光靠法律手段还不够。要真正扭转局势,必须让所有人亲眼看到真相。
“我要办一场开放日。”我果断说道,“邀请所有合作方、媒体和买家来生产基地参观,现场展示我们的种植流程和检测过程。”
顾柏舟点头:“好,我去安排接待。”
我立刻联系了几个关键客户,说明我们的计划,并承诺全程透明化操作。虽然仍有部分人持观望态度,但至少没有人再直接拒绝。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家人、林婶一起忙得不可开交。基地位于一颗偏远的空间站上,交通不便,为了确保来宾能顺利抵达,我向系统申请调用“快速运输舱”,并安排专人负责接送。
林婶一边整理样品,一边感慨道:“你们这作物啊,比以前长得更精神了,连颜色都亮了不少。”
我笑了笑,没接话。她不知道的是,这些变化不仅是因为系统种子的优化,也与我在种植过程中逐步引入的科学管理有关。
开放日当天,空间站内迎来了不少客人。来自泽尔星的采购代表、蓝晶星的媒体记者,还有几位长期合作的老客户。顾柏舟负责带领大家参观田地,介绍作物的生长环境和管理方式,而我则在实验室准备好了检测流程。
一位记者拿着记录器走到我面前:“云女士,听说最近市场上有传言说你们的产品含有未知毒素,您怎么看?”
我平静地看着镜头:“这就是我们今天邀请各位前来的原因。我们欢迎任何质疑,也愿意接受最严格的检验。”
我示意技术人员启动检测设备,将一份新鲜采摘的灵泉水稻样本放入仪器中。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项指标数据,包括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物质。
就在检测即将完成时,屏幕突然闪烁了一下,数值出现短暂波动。
“这是……”技术人员皱起眉头,迅速切换到备用设备重新测试。
记者们纷纷围了过来,有人小声议论:“是不是数据有问题?”
我镇定自若,对众人解释:“我们使用双机同步检测,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刚刚可能是外部干扰,我们会立即排查原因。”
几分钟后,两台设备的结果一致——完全符合安全标准,甚至优于大多数同类产品。
“各位可以查看完整的检测视频和原始数据。”我指着大屏幕上的链接,“我们也欢迎第三方机构随时抽查,确保透明度。”
现场响起一阵低语,气氛明显缓和下来。
一位蓝晶星的买家走过来,仔细看了看检测报告,点点头:“看来传言确实不实。我们愿意继续合作,而且这次可以考虑追加订单。”
我心中一松,脸上露出微笑:“感谢您的信任,我们也会一如既往地保障品质。”
随着检测结果公布,越来越多的买家开始表达恢复合作的意愿。几家原本犹豫的客户也陆续发来了新的采购意向书。
就在我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时,一封陌生邮件出现在系统信箱里。
发件人信息模糊不清,只写着一行简短的文字:
“你的产品很特别,我想亲自见你一面。”
我点开附件,里面是一张坐标图,标注着一颗从未接触过的星球位置。
我抬头望向窗外,夜空中群星闪烁。
这场风波虽已平息,但或许,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