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爷子不愿意坐飞机,他想坐火车看看阔别几十年的祖国。
贵客的要求当然要满足,上面直接在羊城开往江南的列车上安排了一节车厢,务必让老先生满意。
宋华年、宋鹤亭和宋敬亭都是在中国出生、长大,重回故土自然感慨万千。
他们离开的时候战火纷飞,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现在虽然缩减支出都是灰蒙蒙的,站台上的行人衣着也很素朴,但人们脸上的笑容是真实的。
祖国已经走出了战争的阴霾,正在走向光明的未来,小辈们没有太深的感触,长辈的心头却是难以言喻的感动。
尤其是宋华年,他没能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才更加希望祖国能够强大起来。
这是他女儿为之付出生命的事业,如今能亲眼看见,也算全了他多年的思念。
他忍不住看向身边的顾清野,外孙也走上了和女儿一样的路,都是好孩子啊,可他的心怎么这么疼呢……
顾清野的手一直被老人家攥着,一路都没松手,布满皱纹的手掌传来源源不断的温度。
他从未享受过长辈关怀,乔山村那对“父母”不曾,遇到顾伯淮时他已经不需要了。
如无意外,这个老人以后会是他的亲人,他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亲人。
“孩子,怎么了?”
宋华年笑容慈祥和蔼,情绪逐渐平缓之后他也回到了儒雅沉稳的模样,只是对于顾清野,他更像一个普通的、关心孙辈的老人家。
“没什么。”顾清野轻轻带起嘴角,他还是不习惯和长辈交流。
宋华年也看出来了,这个孩子不是个多话的人,不想说就不说吧,无所谓。
在无人照看的地方,外孙独自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军人,除了骄傲、自豪和心疼,再没别的了。
如果知道自己的孩子如此优秀,锦书泉下有知一定会很高兴的。
江南地界早就得到通知有外商回来祭祖,严阵以待,火车到站后,接待队伍又长了一截。
不过宋华年不管这些,他依然和顾清野待在一起,再加上小尾巴宋韵卿,三个人坠在队尾。
宋家从明朝年间就在江南繁衍生息,宋华年这一支富贵了好多辈,虽然起起伏伏,却一直是江南大户。
只是因为三代单传,到宋华年出生时宋家名声并不如祖辈那样显赫,但家底到底多厚无人能知。
这也是为什么宋家大小姐看上一穷二白的顾伯淮那么多人惊掉眼球。
不是普通的门不当户不对,这是泥腿子娶仙女,神话传说才会有这么不合理的剧情。
宋家人离开时不动产没法带走,宋华年便把带不走的家资全部捐给了组织,无论有没有用,只当全了自己的慈父心肠。
这次知道宋家人回来,当地正文府咬咬牙心一横,把宋华年当年捐的依然完好的不动产整理出来,该清退的清退,办公的全迁走,找出地契准备还给宋家。
他们还早早派人去了宋家老家,把祭祖的路线清扫干净,还组织当地村民把祖坟附近的杂草都清理干净。
好在村子里大多是宋家后裔,祖坟一直有人看顾,村民们知道对宋华年要携家人回来都很高兴。
宋华年有些吃惊,没想到会受到如此礼遇。
当年宋家在风雨飘摇之际远走他乡,他知道保全家小不是错,但偶尔午夜梦回,也会梦到祖宗指着他鼻子骂逃兵。
虽然女儿付出了性命,但这份大礼他受之有愧。
“这些我不能收,当初捐出去就没想过再收回来,只当是宋家对家乡的微末贡献吧。”
官员有些着急,精心准备的大礼送不出去怎么行。
“宋老先生……”
一边坚持要送,一边坚持不要。
在一番很符合中国传统习俗的来回之后,以宋华年收回祖宅、其余资产以宋锦书的名义捐献而告终。
扫墓之后就是晚宴,规格相当之高,当地是正式的外事规格来办的。
宋华年依然坐在顾清野旁边,当地的心意不好拒绝,但他更渴望的其实是家宴。
“等到了京城我们再一起吃顿饭,就我们一家人。”
“好。”
宋华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轻轻拍着顾清野的手:“不耽误你工作吧?”
“不耽误。”为了让他配合各部门工作,咅阝阝人专门给了他三天假。
“那就好,那就好!”
好不容易见到的外孙,老爷子巴不得顾清野24小时在他眼前。
什么资产、什么特权他都不稀罕,要是外孙能长长久久陪他,让他倒给钱都行。
外经贸咅阝的领导要是能听到宋华年的心声,估计会高兴得晕过去,也就是顾清野不归他们管,不然早就把人打包送到老爷子身边了。
宋家人在江南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乘专机前往京城。
飞机上顾清野说了顾伯淮的请托。
“宋老先生……”
顾清野刚开口就被打断,宋华年不赞同地看着他,眼里又是伤心又是悲切。
“清野啊,你、你……是不想认外公吗,还是对外公有什么意见?”
这边除了宋华年和顾清野,还有宋韵卿兄妹和宋敬亭的儿子,几个年轻人齐刷刷扭头看着老爷子。
我的天!
这个腔调,这个表情!
这是他们学贯古今、笔走龙蛇、铁画银钩的着名书法家、画家、收藏家爷爷吗?!
是什么蒙住了他们的眼睛?!
“不是。”顾清野只是不习惯罢了,见宋华年伤感,他开口喊了一句,“外公。”
“诶!好好好,以后都这么叫啊!”
宋华年立刻换了个表情,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宋家三兄妹你看我我看你,主动收回视线。
估计这段时间爷爷心里只会有新孙孙,没有旧孙孙了,不过他们一点都不嫉妒。
七十多岁的老人家能笑口常开是全家人的幸事,也是全家人的共识。
宋华年又把顾清野的手拉过来握住,没别的,握在手里才心安。
“清野啊,有什么事要和外公说?”
“顾伯淮问能不能见您一面,他想当面和您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