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文二十年,帝薨,一月后,皇三子即位,称景和帝。
景和帝上位后,下的第一道指令,便是命镇国公带领镇国军前往迎战北疆。
总之一句话,用女人换和平不可能,要打便打,我不怕你。
沈琼华倒是想要再捐些银子,谢南渊没要。
从前那是没办法,如今他怎么能要沈琼华的银子,那不是吃软饭吗?
虽然吃软饭很香,但谢南渊还是决定维持一下他那为数不多的脸面。
也没有动先皇后留给他的嫁妆,那是要充作聘礼娶沈琼华的。
便将谢荣的私库拾掇拾掇,看看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别说,这一收拾,还真是发现了不少好东西。
折合成银子,支撑北疆这一战,应当是不成问题。
发现这一点,谢南渊又是黑了好几天的脸,沈琼华废了老鼻子劲儿才将人哄好。
北疆本是和谢荣约定好了,事成之后,将永乐公主送与北疆和亲,再送与三座城池当做陪嫁给北疆。
结果兵是集结好了,劳民伤财的,却发现大越忽然便了天。
之前说的那些好处,半点都没有了,甚至还放话要打便打。
北疆哪能咽的下这口气。
当即便与大越真的打起来了。
要说这边关的将领也是个有眼色的,知道京城变了天,之前还和谢荣通信算计镇国军呢。
转眼间,便又欢欢喜喜地迎接镇国军的到来。
有了镇国公坐镇,又无后顾之忧,所有将士的心往一处使,仅仅两个月这场战事便结束了,班师回朝了。
大捷的消息传回京城,高兴之余,京城的这些大臣们心思便又开始活泛起来。
纷纷上奏,请皇上立皇后。
照这些大臣的想法,沈琼华当个瑞王妃便已经是高攀了。
如今瑞王当了皇帝,一个商户之女还想当皇后不成?
就算是皇上贪恋她的美貌,给一个妃位就行了,难道她一个商户之女还敢与皇室闹不成?
哪知这些大臣还没来得及把自家的适龄女子呈上去,谢南渊的口谕就传遍了京城。
总结成三句话就是:
多谢诸位大臣为朕的大婚着想,朕知道了,朕也很想成婚,可这不是还在孝期不是?
至于人选,也不必诸位大臣费心,嘉林县主是先帝都同意了的准瑞王妃,自然也该是朕的皇后。
尔等让朕换人,岂非辜负了先皇的心意,将朕处于不孝之地?安的什么心!
诸位大臣听到谢南渊的这个口谕,都有些无语。
不孝?
若非先皇被皇后给杀了,瑞王就要逼宫弑帝了,现在跟他们说什么孝不孝顺的,这不搞笑吗!
这些大臣可不知道,这已经是谢南渊退一步的做法了。
当时看到这些大臣的上疏时,谢南渊差点就想要顺水推舟要与沈琼华成婚了。
反正他与谢荣之间到底怎么样,这些大臣们都门儿清。
一个孝顺的名声与三年独守空房相比,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最后还是沈琼华拦住了他,绞尽脑汁的劝他,最后还是搬出了她自己的名声,才让谢南渊改了主意。
大臣们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请奏谢南渊选妃。
选妃不同于大婚,大婚立后不成,选妃总成了吧?
若是他们家族的女子,能够先嘉林县主一步入宫,在其之前生下皇长子,那也是好的。
可惜,又被谢南渊打回去了。
又是那一套孝顺的说辞,甚至还质问大臣,问他们是不是就是想往他头上扣一盆不孝的屎盆子才安心。
大臣们:“……”
镇国公还没回京,谢南渊与这些大臣就已经连续过招两轮了。
洛希瑶在镇国公府内,看热闹看的嘴笑得都合不拢,一点也没有身为表妹担忧的自觉。
不光如此,在镇国公回京的第一日,与谢南渊和沈琼华,还有镇国公吃了一顿团圆饭之后。
第二日,洛希瑶便留下一封书信,拉着沈琼华,拖着在宫里读书快读傻了的五皇子离开了京城。
说要去游历山川,等谢南渊和沈琼华婚期将近了再带人回来。
谢南渊,镇国公和傅琛三个大男人看着洛希瑶留下的那封薄得不能再薄的信,怎么也不敢相信就这么被抛下了。
镇国公与傅琛倒还好,听洛希瑶说得多了,起码还有一点心理准备。
但谢南渊却气得脸都黑了。
洛希瑶要走便走,谁乐意管她,但是将他的人一并拐走算怎么回事!
还婚期将近了再回来!
这意思,岂不是一走就要两年?
这怎么可以!
京城还有一堆事情等着谢南渊处理,他不能离开,更何况洛希瑶只留下一封信,并未说要去哪里。
遂只能派临泽去找人。
人是找到了,但沈琼华不愿意回来,要与洛希瑶一起。
沈琼华自己不愿意回来,谢南渊还真是……只能忍着,不敢用强……
转头就派了一堆活儿给傅琛。
怨气不能撒在亲舅舅身上,那就只能傅琛这个未婚夫承受了,谁让他惯着洛希瑶。
就为这,洛希瑶还写了信回来骂谢南渊。
谢南渊不痛不痒,继续加派重活。
两年时间,谢南渊留在京城劳心劳力地处理国事。
洛希瑶,与沈琼华还有五皇子在外头玩得乐不思蜀。
若非成婚的时间快到了,谢南渊恨不能一天八封信来催,一行人还不舍得回去。
回京的那天,永乐公主也到了城门口来迎接。
永乐公主安置好了皇后的遗体后,在江南外祖家待了一段时间便回了京。
随后被谢南渊赐给了一个文采斐然的世家公子,那公子性情好,长得俊俏,公婆也和顺。
永乐公主婚后过得很幸福,已经怀孕了。
沈琼华回了京便进入了紧张的筹备婚礼的环节。
三个月后,一个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谢南渊用皇后仪仗将沈琼华迎进了皇宫。
大红色的绸缎挂满了宫殿,床榻上洒落着象征着早生贵子的花生桂圆,龙凤双烛置于台上。
在欢喜的烛爆声中,沈琼华与谢南渊共饮合卺酒。
床幔落下。
昏黄的烛光下,沈琼华看见那双漆黑的眼眸中满是欢喜,又似坠满了星辰,一晃一晃的,有些头晕目眩。
这一世,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家人安康,与心爱之人互相依伴。
真好。
……
景和帝一生励精图治,只皇后沈氏一个妻子。
帝后恩爱有加,相依相伴,共育两子一女,死后共葬皇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