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聘的回旋镖,终于扎到了杨少峰的身上。
李善长现在已经彻底疯狂,根本不在乎自己能不能活到杨少峰被返聘的那天。
反正我李某人的头发不能白掉。
你杨癫疯也别想着独善其身。
李善长特意压低了声音,咬牙切齿的说道:“殿下不妨好好想一想,等再过上几十年,宁阳县出来的可就不只是几十个周敬心、李明臣那样儿的生员,宁阳农场出来的也不只是六百个上等牛马。”
“要是不返聘驸马爷,这成千上万个周敬心、成千上万个农场牛马,全都挤在朝堂上,殿下还能有一天安生日子么?”
“你就想想周敬心写的那些奏本,那个阴阳怪气的劲头。”
“啧。”
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朱标当即便打了个寒颤。
成千上万个周敬心?
成千上万个农场牛马?
孤滴个亲娘七舅姥爷啊!
眼下就只是一个姐夫,再加上一个周敬心,还有宁阳县出来的四十几个知县,我爹就愁得每天都长吁短叹。
要是这些家伙全都挤在朝堂上,孤还不得被他们气死?
朱标连忙摇了摇脑袋,把这个可怕的场景赶出脑海。
“那就先这么说定了。”
“宁阳县的那六百个人,韩国公打算用多少?”
李善长直接捋着胡须笑了笑,说道:“既然能调用宁阳农场的人手,那就好办得很了。”
“一个刘琏。”
“一个涂节。”
“再加上常家两兄弟。”
“这四个人就足矣。”
朱标毫不迟疑的点头应下:“行,那就这四个人,只等他们调回京城,孤就把他们安排到李相手下。”
至于说调动刘琏会让刘伯温怎么想,调动涂节会不会让胡惟庸骂娘,朱标这会儿是一点都不在乎。
反正要骂也是骂韩国公,跟孤有什么关系?
就算再退一万步讲,也该是骂姐夫才对,怎么可能骂得着孤?
朱标悄然瞥了杨少峰一眼,又低声对李善长说道:“李相,其实还有一个人可以用。”
李善长微微一怔,问道:“谁?”
朱标嘿嘿干笑两声,说道:“克虏伯。”
“这可是不靠任何人,单单只靠八百骑兵就能席卷大半个草原的狠人。”
“论起杀伐果断,克虏伯也不见得就比常家叔父差多少。”
既然李善长要在江南掀起几场大案,从而对江南士绅进行清洗,那就必须得有一个能够镇压局面的厉害角色。
但是!
徐达、常遇春、汤和、傅友德、李文忠等等勋贵,要镇压局面是肯定够了,但是这些人都属于名声在外的那种,有他们坐镇江南,只怕江南的士绅们也不会跳出来找死。
至于姐夫?
姐夫倒也是个厉害角色,问题是他这名声早就在江南臭了大街,甚至比徐达和常遇春他们的名声还要响亮。
有他在江南,搞不好就会重复上一次的铁器案和孩童案,任凭他在江南怎么折腾,那些乡绅士绅们都会捏着鼻子忍下,哪怕明知道忍下去也多半是个死,都不会有人跳出来造反。
而克虏伯李明臣就不一样了。
要说名声,李明臣的名声不算有多响亮。
甚至有很多士绅和读书人都认为李明臣之所以能封伯,倚仗的并不是他自己有多厉害,更多的还是靠了杨少峰。
嗯,有这么厉害的老师,有皇帝和太子的关照,换我带人去草原,我也能打出这么亮眼的战绩。
总之就是我上我也行。
李善长眼前一亮,当即便向朱标拱手拜道:“多谢殿下指点。”
正所谓五根手指还有长短,人与人之间当然也有亲疏远近。
杨少峰和刘琏、李祺、常家兄弟之间的关系再怎么亲近,难道还能比得过他跟李明臣之间的关系?
那可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学生!
而师生之间的关系,又跟父子之间的关系差不多。
有李明臣坐镇江南,基本上也就可以看做是有他杨癫疯坐镇江南。
反正他杨癫疯绝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李明臣倒霉。
只是转念一想,李善长又忍不住有些头疼:“克虏伯虽然好用,但是眼下克虏伯正率兵前往北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京?”
朱标嘿嘿笑了一声,向着杨少峰那边儿使了个眼色,低声道:“估计克虏伯很快就该回来了。”
李善长再次愣住,望着朱标问道:“跟驸马爷有关?”
朱标点了点头,低声道:“李相刚才应该听到了吧,姐夫要提高战马的收购价格?”
李善长也点了点头,朱标便又继续说道:“那李相应该没听到,姐夫要常小九派人去喊菊池武光。”
“哦,菊池武光就是矮矬子们派来登州榷场的使节。”
“姐夫的意思是,矮矬子这玩意儿没什么人性,拿来做仆从军是再好不过。”
李善长不自觉的点了点头,随后却悚然一惊,望着朱标说道:“矮矬子?仆从军?战马?”
朱标嗯了一声道:“李相猜的没错,他就是这么打算的。”
略微顿了顿,朱标又特意补充了一句:“当然,姐夫要用矮矬子的重点方向肯定不是草原,而是欧罗巴。”
“但是在让矮矬子们去欧罗巴之前,孤可以想办法从他手底下抠出一部分矮矬子,再把他们派去草原。”
随着朱标的话音落下,李善长当即便倒吸一口凉气。
让矮矬子组建仆从军,然后再把他们派去草原?
好家伙!
就冲着矮矬子们敢大烹活人的狠辣劲儿,让他们去草原,他们还能干出什么人事儿?
殿下这是奔着要彻底灭掉草原部族去的啊!
李善长直接摇了摇头,说道:“殿下,哪怕不调回克虏伯,也绝不能让矮矬子们去草原。”
朱标微微一怔,问道:“为何?”
李善长微微叹息一声,没有直接回答朱标的问题,反而有些莫名其妙的问道:“敢问殿下,为何自古以来都是草原各部南下劫掠,却从来没听说过中原王朝主动派兵去草原劫掠?”
没等朱标回答,李善长就自顾自的说了下去:“因为草原穷。”
“一口破铁锅,搁在草原上就是传家宝一般的好东西。”
“吃了上顿没下顿才是草原上的常态。”
“话本里将草原上的牧民描述成膀大腰圆、穷凶极恶之辈,实际上的草原牧民,殿下也是亲眼见过的,又有几个能称得上是膀大腰圆?”
朱标直接摇头。
草原上不是没有膀大腰圆之辈,但是能够称得上膀大腰圆的,几乎全都是各个部族的首领,又或者是那颜(即军事贵族)。
普通的草原牧民,大多都是面黄肌瘦之辈,离膀大腰圆这四个字,差了足足有十万八千里。
李善长又继续说道:“中原的老百姓穷苦不堪,能吃饱穿暖就不会想着造反,草原上的普通牧民同样如此。”
“眼下咱们大明正是缺人之际,无论是男丁还是女子都奇缺无比。”
“倘若能让草原牧民归化,便可稍微缓解一二。”
“可要是让矮矬子们去了草原,除了逼得那些草原牧民跟大明不死不休,基本上不会再有什么好处。”
略微顿了顿,李善长又补充道:“殿下难道没有发现么,驸马爷对草原牧民一直没有下过死手。”
朱标欸了一声,奇道:“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