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勤政殿内烛火摇曳。赵祯批阅完最后一份奏折,揉着眉心看向斜倚在软榻上的连翘。她手中握着本游记,书页间还夹着几片西域带回的干花,是她上月微服出访时收集的。
\"陛下,该歇息了。\"连翘放下书,走到案前为他添茶,腕间的银铃随着动作轻响,那是他们大婚时赵祯亲手所赠。
赵祯却突然起身将她拥入怀中:\"如今边关安稳,朝堂清明,可朕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连翘挑眉:\"缺什么?是缺江南进贡的云锦,还是西域的葡萄美酒?\"
\"缺个小皇子,陪朕下棋骑马。\"赵祯低头在她额间一吻,温热的气息拂过耳畔,\"朕听闻,镇远大将军已经开始物色孙女婿了。\"
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老将军提着酒坛大步闯入,身后跟着的是连翘的兄长,怀里还抱着个虎头虎脑的孩童。
\"臭小子!又在欺负我女儿!\"老将军将酒坛重重砸在案上,\"来,陪老夫喝两坛!\"
孩童从舅舅怀里挣脱,跌跌撞撞扑向连翘:\"皇姨!皇姨!我要学射箭!\"
看着满屋喧闹,连翘靠在赵祯肩头轻笑。窗外月光如水,洒在紫禁城的飞檐上,远处传来更夫打更的梆子声。这场曾让她以为会失去一切的宫变,却让她收获了最珍贵的东西——一个可以并肩看遍山河的人,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家。
赵祯握住她的手,在她耳边低语:\"明日带你去猎场,教咱们的小外甥骑马如何?\"
连翘点头,目光望向殿外璀璨星河。原来,这天下最美的风景,不在金銮殿的龙椅上,而在与所爱之人共度的每个寻常晨昏里。
数月后,御花园内玉兰盛开,洁白花瓣随风轻舞。连翘身着淡青色女官服,手持奏折穿梭于回廊间,发间的银簪随着步伐轻轻晃动。自宫变平息,她依旧保留女官身份,时常与赵祯一同处理政务。
这天,她刚踏入书房,便见赵祯负手而立,案上摆着一卷明黄诏书。“连翘,你看这写得如何?”他眉眼含笑,将诏书递来。
连翘展开,只见上面赫然写着要册封她为后,还特别注明皇后可继续参与朝政,与皇帝共理天下。她脸颊微红,嗔道:“又搞这些,朝堂事务还不够你忙?”
赵祯却握住她的手,郑重道:“当初的承诺,我一直记着。有你在旁,治理天下才更有滋味。”
正说着,殿外传来喧哗声。老将军大步流星地走进来,手里拎着两坛美酒,“听说要册封皇后了?我这当岳父的,可得好好喝两杯!”
连翘又羞又急:“爹!你乱说什么!”
老将军爽朗大笑:“还害羞了?这满朝文武,谁不知道你俩的事!”
这时,卓玛匆匆赶来,她如今已成为宫中暗卫统领。“陛下,西境传来急报。”她将密信呈上后,朝连翘眨眨眼,“恭喜未来皇后娘娘啊。”
赵祯快速看完密信,眉头微蹙。连翘见状,立刻恢复女官模样:“可是西夏又有异动?”
“正是。不过...”赵祯看向她,眼中满是信任,“有你在,朕相信定能妥善解决。”
连翘点头,这一刻,她忽然明白,经历过生死与共,他们早已成为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数日后,册封大典如期举行。连翘头戴凤冠,身着华服,却依旧在腰间别着那枚虎符形状的玉佩,那是父亲在她临行前悄悄塞给她的。当赵祯牵起她的手,向天下宣告她的身份时,连翘望着下方的老将军、卓玛,还有满朝文武,心中满是感动。
夜色渐深,帝后二人并肩立于城楼之上。远处万家灯火,星河璀璨。“今后,我们便要一起守护这天下了。”赵祯轻声道。
连翘靠在他肩头,“不仅要守护天下,还要时不时出宫游历,看看这大好河山。”
赵祯笑着应下:“都依你。”
风拂过两人衣袂,月光洒在巍峨宫墙上。这场惊心动魄的宫变,不仅让他们收获了爱情,更让他们找到了携手同行、共护山河的意义。属于他们的传奇,在这朗朗乾坤下,正缓缓续写新的篇章。
而这本小说也迎来了大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