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在即,宫中人多事杂,”谢流光抬起眼,目光清凌凌地看向他,“太子这边,你需更加小心,饮食药物,务必再三查验。”
“微臣定当竭尽全力,护殿下周全。”
薛文晏退下后,谢流光看着棋盘上错综复杂的局势,眸色深沉。
选秀的波澜尚未起,暗处的黑手却已然在行动。这盘棋,是越来越复杂了。
她拈起一颗黑子,稳稳地落在棋盘一角,截断了一片白棋的生机。
无论如何,她都必须稳住。
为了承曦,为了谢家,也为了她自己。这场选秀,对她而言,既是挑战,也未尝不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
她倒要看看,在这新人旧人交替、明枪暗箭齐发的时刻,谁才能真正笑到最后。
殿外,春风吹拂,带来御花园里百花的香气,却也吹动了这深宫之中,无数潜藏的杀机。
-------
四月十二日,来自各地的秀女们,如同春日里最娇嫩的花朵,被小心翼翼地送入宫闱。
她们被统一安置在景福殿内,由内务府派出的嬷嬷们教导宫规礼仪,等待着一轮轮的筛选。
整个宫廷的目光都聚焦于此。
前朝,各方势力暗中较劲,期盼自家女儿能脱颖而出;后宫,旧人们则心思各异,或担忧,或观望,或盘算着如何在新人中寻找盟友或棋子。
谢流光端坐于椒房殿,听着内务府每日禀报秀女们的学习进展,神色平静无波。她并未亲自前往储秀宫,只偶尔透过嬷嬷们的回禀和王选侍等人暗中递来的消息,掌握着那些少女们的大致情形。
周棠琛果然容貌出众,琴艺精湛,在一众秀女中颇为拔尖,却也因家世显赫,隐隐透出几分骄矜。
李栖涵则如其名,沉静少言,骑射考核时却显露出不凡的身手,引人注目。
而那阮灵玥,看似温婉怯懦,于女红一道却极为出色,且为人低调,不显山不露水。
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初选、复选过后,名册上的人选已去掉大半,留下的皆是家世、品貌、才情俱佳的佼佼者。
这日,按流程,是通过终选的秀女们首次集体觐见帝后。
地点设在御花园的临水轩,以示皇家恩典,气氛稍显轻松。
谢流光身着明黄底绣金凤宫装,头戴珠冠,与一身常服的萧长恂并坐于上首。
下方,十数名身着统一浅粉宫装的秀女垂首肃立,屏息凝神,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期待。
萧长恂目光淡淡扫过,少女们青春明媚的容颜如同园中初绽的芍药,确实赏心悦目。他的视线在其中几人身上略有停留,正是谢流光名册上标记过的那几位。
周棠琛姿容最盛,微微抬眸间眼波流转;李栖涵身姿挺拔,别有一番英气;阮灵玥则低眉顺眼,显得格外乖巧。
谢流光将他的神色尽收眼底,唇边含着恰到好处的温婉笑意,依照规矩,对秀女们说了几句勉励和训诫的话,声音平和,却带着中宫独有的威仪。
觐见完毕,帝后赐下茶点。
气氛稍稍活络了些许,有胆大的秀女悄悄抬眼,偷觑天颜,脸颊飞红。
变故发生在一瞬间。
一名端着茶盘的宫女,行至周棠琛身侧时,脚下不知被何物绊了一下,身形一个趔趄,整盘滚烫的茶水竟直直朝着周棠琛泼去!
“啊!”周棠琛吓得花容失色,惊呼出声,下意识地向后躲避,裙摆却被身旁另一名秀女不慎踩住,一个不稳,竟踉跄着向前扑倒,方向正是帝后座前!
电光火石之间,站在周棠琛斜后方的李栖涵反应极快,她似乎习武的本能发作,伸手欲拉住周棠琛,力道却未控制好,非但没拉住,反而带着周棠琛一起,两人惊呼着,以一种极其狼狈的姿态,双双摔倒在地,滚作一团。
周棠琛精心梳就的发髻散乱,珠钗掉落,李栖涵的衣袖也被扯破,露出半截小麦色的手臂。
而那名始作俑者的宫女,早已吓得面无人色,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一切发生得太快,临水轩内瞬间死寂。
方才还仪态万方的秀女们惊得掩口,负责引领的嬷嬷们脸色煞白。
萧长恂的眉头瞬间拧紧,脸色沉了下来。
御前失仪,乃是重罪!更何况是在这选秀终选的关键时刻,如此狼狈不堪!
谢流光心中冷笑,这出戏,未免太过刻意。
那宫女是真绊倒,还是受人指使?
周棠琛是被牵连,还是本就心高气傲,想借此引起注意却弄巧成拙?
李栖涵是真心相助,还是……另有所图?
她不动声色,目光飞快地扫过在场众人,将那些或惊惶、或幸灾乐祸、或若有所思的表情尽收眼底,最后落在了那个自始至终都低着头,仿佛被吓坏了的阮灵玥身上。
方才混乱之中,她似乎悄然后退了半步,恰好避开了所有波及。
“成何体统!”萧长恂的声音冰冷,带着帝王之怒,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周棠琛和李栖涵已慌忙爬起,跪伏在地,浑身颤抖,泣不成声:“臣女失仪,求陛下、娘娘恕罪!”
谢流光在萧长恂发作前,适时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陛下息怒。”她转向跪地的二人,目光清冷,“周氏和李氏,御前失仪,惊扰圣驾,按宫规,当立即黜落,遣返回家。”
周棠琛闻言,猛地抬头,泪眼婆娑,眼中满是不敢相信与绝望,她看向萧长恂,哀声道:“陛下!臣女冤枉!是那宫女……”
“住口!”谢流光厉声打断,凤眸含威,“事已发生,众目睽睽,有何冤屈?身为秀女,连自身仪态尚不能稳住,遇事惊慌失措,如何能堪当妃嫔之责?难道还要陛下与本宫来替你分辨是非不成?”
她的话,字字如刀,断绝了周棠琛任何辩解的可能。
周棠琛脸色惨白,瘫软在地。
谢流光又看向李栖涵,语气稍缓,却依旧严厉:“李氏,你虽有相助之心,然行事莽撞,力道失控,反致局面更糟。宫中重地,非比江湖,一举一动,皆需分寸。你,亦需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