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藏疑惑道:“何为油嘴油舌?”
僧官道:“古人说,老虎进了城,家家都闭门。虽然不咬人,日前坏了名。”
唐三藏追问:“怎么就日前坏了名?”
僧官道:“往年有几个云游的行脚僧,来到山门口坐下。我见他们形容寒酸,一个个衣衫褴褛,鞋子破烂,光头赤脚,心生怜悯,便赶忙请进方丈,让他们上座,又款待了斋饭,还把自己的旧衣服各借了一件给他们,留他们住了几日。谁能想到,他们贪图这里的自在衣食,竟不思量起身赶路,这一住便是七八个年头。住下也就罢了,还做出许多不公道的事来。”
唐三藏忙问:“做了什么不公道的事?”
僧官道:“你且听我道来:闲时沿着墙壁乱扔瓦片,烦闷了就去扳壁上的钉子。冷天烤火就折断窗棂,夏日里拖着门拦住道路。把幡布扯来当作脚带,将牙香偷去换蔓菁。还常拿琉璃盏去倒油,为了赌胜负抢夺碗锅。”
唐三藏听了,心中暗自思忖:“可怜啊!我弟子岂是那般没骨气的和尚?”
想要哭出声来,又怕寺里的老和尚笑话,只能暗暗扯起衣角擦拭眼泪,忍气吞声,急忙转身走出去,见到了三个徒弟。
那孙悟空见师父面带怒色,赶忙上前问道:“师父,寺里的和尚打您了?”
唐三藏道:“不曾打。”
猪八戒接口道:“肯定打了,不然怎么还带着哭腔呢?”
孙悟空又问:“那是骂您了?”
唐三藏道:“也不曾骂。”
孙悟空疑惑道:“既没打也没骂,您这般苦恼所为何事?莫不是思乡了?”
唐三藏道:“徒弟,他这里不方便收留我们。”
孙悟空笑道:“这里莫不是道观?”
唐三藏生气地说:“道观里才有道士,这是寺院,只有和尚。”
孙悟空道:“您呀,就是太老实。只要是和尚,便与我们是一类人。常言道,既在佛会下,都是有缘人。您且坐下,待我进去瞧瞧。”
孙悟空伸手按了按头顶的金箍,束紧腰间的裙子,手持铁棒,径直来到大雄宝殿之上。
他指着那三尊佛像,大声喝道:“你们本是泥塑金装的假像,内里难道就没有感应?我老孙保着大唐圣僧前往西天拜佛求取真经,今晚特来此处借宿,趁早给我报上名来!倘若不留我等,就一棍子打碎你们的金身,叫你们现出本相,变回泥土!”
孙悟空正在前边气势汹汹地发狠,寻衅滋事,胡言乱语,恰好一个烧晚香的和尚,手持几炷香,前来佛前香炉插香。
被孙悟空猛地大喝一声,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
和尚好不容易爬起来,抬头一看孙悟空的脸,“哎呀”一声,又跌了一跤,吓得连滚带爬,慌慌张张地跑入方丈里,大声禀报道:“老爷!外面来了个和尚!”
那僧官:“你们这群人真是欠揍!刚不是说了让他去前廊下蹲着,还报什么报!再敢多嘴,就打二十大板!”
和尚赶忙说道:“老爷,这个和尚可和之前那个不一样,长得凶神恶煞,还蛮不讲理。”
僧官忙问:“长得啥模样?”
和尚道:“圆溜溜的眼睛,招风大耳,满脸都是毛,嘴巴像雷公一样。手里还握着根棍子,咬牙切齿的,一副找人干架的模样。”
僧官道:“待我出去瞧瞧。”
他刚一开门,孙悟空就直直撞了进来,那模样简直丑得惊人:脸长得七高八低,孤拐突出,一双黄眼睛滴溜溜转,额头还磕磕巴巴的;嘴里獠牙往外龇着,就跟螃蟹似的,肉在里头,骨头反倒露在外面。
老和尚吓得赶紧把方丈门关上。
孙悟空几步赶上去,“扑”的一声就把门扇给打破了,大声嚷嚷道:“赶紧给老孙打扫出一千间干净房子来,老孙要睡觉!”
僧官躲在房里,对道人嘟囔道:“怪不得他长得这么丑,原来是说大话把脸给折成这样了。咱这儿连方丈、佛殿、钟鼓楼带两廊,统共都不到三百间,他居然要一千间睡觉,这不是胡扯嘛!”
和尚也慌了神,说道:“师父,我都快被吓破胆了,您就随便答应他点啥吧。”
僧官哆哆嗦嗦地高声喊道:“那位借宿的长老啊,我们这小荒山条件简陋,实在不方便留您,您还是去别处投宿吧。”
孙悟空把棍子变得跟盆口一般粗细,直挺挺地竖在天井里,喝道:“和尚,你说不方便是吧,那你们就搬出去!”僧
官道:“这寺是我们从小就住的,从师公传到师父,又从师父传到我们手里,我们还指望着传给子孙后代呢。他也不知道是干啥的,就这么冒冒失失地跑进来,叫我们搬出去。”
和尚也在一旁附和:“老爷,实在没法子了,要不就搬出去吧,人家扛着棍子都打到门里来了。”
僧官道:“你别胡说!咱们老老小小加起来四五百号和尚,能搬到哪儿去?搬出去也没地方住啊。”
孙悟空听到了,大声道:“和尚,没地方搬是吧,那就派一个人出来挨我一棍试试!”
老和尚喊道:“道人,你出去给我挨这一棍试试。”
和尚吓得脸都白了,哭丧着脸说:“爷爷呀!那么粗的扛子,您让我去挨这一棍!”
老和尚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你怎么能不去?”
和尚哭喊道:“那扛子别说打下来,就是倒下来,也能把我压成肉泥啊!”
老和尚道:“也别说压成肉泥了,就光说竖在天井里,晚上走路不小心,一头撞上去,也得撞出个大窟窿来!”
和尚委屈道:“师父,您明知这棍子这么厉害,还让我出去挨这一棍,这不是要我命嘛!”
他们在里头吵得不可开交,孙悟空听到后心想:“看来还真不能随便一棍打死人,不然师父又该怪我行凶了。且让我找个别的东西打给你们看看。”
忽然一抬头,瞧见方丈门外有个石狮子,二话不说,举起棍子“乒乓”一下,就把石狮子打得粉碎,跟麻絮一样散了一地。
和尚在窗眼儿里瞅见这一幕,吓得骨头都软了,麻溜地往床底下钻,和尚则一头扎进锅门里,嘴里不停地喊着:“爷爷呀,这棍子太重啦!扛不住啊!求您行行好,饶了我们吧!”行
者道:“和尚,我不打你。我问你,这寺里一共有多少和尚?”
僧官哆哆嗦嗦地回答:“前前后后有二百八十五间房舍,有度牒的和尚总共五百个。”
孙悟空道:“你赶紧把这五百个和尚都叫起来,收拾得齐齐整整,穿上长衣服出去,把我那唐朝来的师父恭恭敬敬地接进来,我就不打你了。”
僧官道:“爷爷呀,只要您不打,就算抬,我们也把您师父抬进来。”
孙悟空道:“那还不赶紧去!”
僧官赶忙吩咐和尚:“你也别管是不是吓破胆了,就是吓破了心,也得去给我把这些人叫来,迎接唐三藏老爷爷。”
和尚没办法,只好拼了老命,不敢走大门,从后边狗洞里钻了出去,一路小跑到正殿上,东边使劲打鼓,西边用力撞钟。
钟鼓齐鸣,响声惊动了两廊的大小僧众,他们纷纷上殿问道:“这还没到早晚念经的时候呢,敲钟打鼓干啥呀?”
和尚一边喘气一边说:“快换衣服,跟着老师父排好队,到山门外迎接从唐朝来的老爷。”
那些和尚一听,赶忙收拾整齐,排着队出门迎接。有的披上了袈裟,有的穿上了褊衫,实在穷得没长衣服的,就把两条腰裙接起来披在身上。
孙悟空见了,指着一个和尚问:“你穿的这叫啥衣服?”
和尚见他长得凶恶,战战兢兢地说:“爷爷,您别打我,听我给您说。这是我们在城里化缘得来的布,这儿没有裁缝,就自己做了这么个凑合穿的,叫‘一裹穷’。”
孙悟空听了暗自好笑,押着这群和尚,来到山门下,让他们都跪下。
僧官赶忙磕头,高声叫道:“唐老爷,请您到方丈里坐。”八
戒在一旁看到,忍不住说道:“师父,您也太没用了。您进去的时候,还眼泪汪汪的,嘴巴撅得都能挂油瓶了。师兄怎么就有这本事,能让他们磕头来迎接?”
唐三藏道:“你这个呆子,一点礼数都不懂!常言说得好,鬼都怕恶人哩。”
唐三藏见他们磕头礼拜,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上前说道:“列位请起。”
众僧一边叩头一边说:“老爷呀,只要您跟您徒弟说声行行好,别动手打人,我们就是跪上一个月也心甘情愿。”
唐三藏赶忙叫:“悟空,别打他们。”
孙悟空道:“我还没打呢,要是打了,这会儿他们骨头都断了。”
那些和尚这才战战兢兢地起身,有的去牵马,有的去挑担,抬着唐三藏,驮着猪八戒,拉着沙僧,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了山门,来到后面的方丈中,依次坐下。
众僧又要行礼,唐三藏赶忙说道:“院主请起,不必再行礼了,别折煞贫僧,我和你们一样,都是佛门弟子。”
僧官道:“老爷您是上国来的钦差,小和尚有失远迎。今日您来到我们这荒山,奈何我们肉眼凡胎,不识您的尊贵仪容,与您意外相逢。冒昧问一句,老爷一路上是吃素还是吃荤啊?我们好去准备饭菜。”
唐三藏道:“吃素。”
僧官扭头对徒弟们小声嘀咕:“这个爷爷看起来倒像是爱吃荤的。”
孙悟空听到了,大声道:“我们都吃素,从娘胎里就吃素。”
那和尚惊讶道:“爷爷呀,这么凶的大汉居然也吃素!”
有个胆子稍微大点儿的和尚,上前又问:“老爷既然吃素,那得煮多少米的饭才够吃呀?”
猪八戒不耐烦地说:“你这小家子气的和尚!问那么多干啥!一家煮上一石米。”
和尚们一听都慌了神,赶忙跑去刷洗锅灶,各房里忙着安排茶饭,把灯点得亮亮的,摆好桌椅,招待唐三藏师徒。
师徒们用完晚斋,众僧收拾好餐具,唐三藏起身称谢道:“老院主,叨扰贵寺了。”
僧官道:“不敢当,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唐三藏道:“我师徒今晚在哪儿安歇呢?”
僧官道:“老爷莫急,小和尚自有安排。”说着,叫过和尚,问道:“那边有几个能听使唤的?”
和尚回答:“师父,有呢。”
僧官吩咐道:“你们派两个人去准备草料,给唐老爷的马喂上;再派几个去把前面那三间禅堂打扫干净,铺上床帐,赶紧请老爷去安歇。”
那些和尚领命,各自忙活起来,不一会儿就准备妥当,过来请唐老爷去休息。
师徒们牵着马,挑着担,走出方丈,来到禅堂门口一看,只见里面灯火通明,两边靠墙摆着四张藤屉床。
孙悟空见状,叫来准备草料的和尚,让他们把草料抬进禅堂,拴好白马,然后把和尚都打发走了。
唐三藏坐在中间,灯下两排站着五百个和尚,都毕恭毕敬地伺候着,不敢擅自离开。
唐三藏欠了欠身,说道:“列位请回吧,贫僧也好自在安寝。”
众僧却都不敢退下。
僧官上前吩咐众人:“等老爷安置好了再回去。”
唐三藏道:“这样就已经安置好了,都请回吧。”
众人这才敢散去。
徒弟三人各自往一张藤床上睡下。只留下唐三藏掩上禅堂门,把银灯挑亮,铺开经本,默默地看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