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只靠强硬手段压着,或许能让他一时听话,却难保不会在暗处生怨,长此以往,这支护卫队到底心向谁,还真不好说。
“亏得二叔让蓉哥儿去护卫队跟着。”
贾琏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几分庆幸,又有几分后怕,
“若没蓉哥儿在那边盯着,只靠贾虎自己调度,日子久了,他怕是会觉得这支队伍是他自己的,而非荣国府的。到时候再想收束,可就难了。”
贾蓉站在一旁,听着贾琏的话,也隐约明白过来:自己去护卫队,不只是历练,更是荣国府安在那里的“眼线”,是为了让护卫队始终认“贾家”这个主子。
贾琏看向贾蓉,语气严肃了几分:“往后你在护卫队,既要学管束,也要多留心——贾虎若再犯倔,别硬顶,先跟他讲清楚规矩的用处,比如‘补说明是为了日后查岗有据’,他懂了道理,自然会配合。实在说不通,再报给我。”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这些护卫是咱们贾家的底气,却也得好好调教,不能只靠威压。你记住,管人的难处,不在‘命令’,在‘让人心服’。”
贾蓉连忙点头记下,心中对“做事”的认知又深了一层——原来不是身居高位就能随心所欲,想把事情做好,得懂人心、会调教,这比在京里混日子难多了。
贾琏看着贾蓉的模样,心中也暗自感慨:二叔让小辈来扬州历练,不仅是为了培养他们,也是在帮自己——若不是亲身经历这些,他怕是至今还不懂“管理”的真正难处。
往后调教贾虎这类人,还得慢慢来,急不得。
扬州的日光透过窗棂照进官署,贾琏拿起笔,将护卫队的情况详细写进给贾政的回信里。
他知道,这看似不起眼的“调教护卫”小事,实则是荣国府在江南立稳脚跟的关键——唯有把人管好了,把规矩立住了,往后的产业布局,才能真正稳如泰山。
半个月后,贾政收到贾琏的书信,展开一看,关于贾虎抵触规矩、贾蓉初学管束的内容,让他眼神微沉——扬州护卫队是产业安全的根基,他自始至终极为关注,即便远在京城,也常悄悄以神魂离体,飘至扬州查看众人动向。
每当夜深人静,贾政的神魂便会笼罩护卫驻扎的庄子:有时看贾虎带着人操练,动作虽刚劲,却偶有懈怠;有时见贾蓉跟着巡逻,从最初的手足无措,慢慢变得能主动清点人数;更多时候,是观察护卫们的日常言行,看是否有离心离德的苗头。
而对副队长贾山,贾政另有安排——他深知贾山心思缜密、敬畏权威,便几次在贾山熟睡时,以神魂托梦。
梦中,贾山会看到荣国府的赫赫威势,看到贾政端坐堂上,语气威严地叮嘱:“扬州护卫,乃贾家屏障,需守规矩、忠主子,若有二心,必遭天谴。”
每次梦醒,贾山都会冷汗涔涔,对贾政的敬畏又深一层。
他本就感念贾家给的差事与月银,经这几次托梦,更是认定贾政“有神明庇佑”,愈发坚定了“忠心护贾”的念头。
此刻看着贾琏的信,贾政心中了然:贾虎的抵触、贾蓉的成长,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神魂巡查能及时掌握动向,托梦贾山则是暗中加固人心,双管齐下,既能让护卫队不脱离掌控,也能让贾蓉在历练中真正学会管束。
他提笔给贾琏回信,特意写道:“贾虎粗野,需以规矩磨其性;贾山可用,可多与他商议护卫调度。蓉儿初涉事务,你多指点,勿要苛责,也勿纵容。护卫队乃扬州根基,需时时留心,不可懈怠。”
写完信,贾政望向南方,神魂再次悄然离体,飘向扬州——夜色中的护卫庄子,贾虎正对着补好的书面说明皱眉,贾山在一旁轻声劝说;不远处,贾蓉正借着灯火,记录当日的巡逻情况。
一切都在朝着稳妥的方向发展。
贾政心中稍安:护卫队的调教,急不得,需用些“明规矩”与“暗手段”,方能让这些悍勇之士真正归心。
唯有他们稳住了,扬州的纺纱工坊、棉花田,乃至后续的所有布局,才能无后顾之忧地推进。
贾政的神魂在扬州夜色中停留,目光扫过熟睡的贾虎——他并非没想过像对贾山那样,给贾虎托梦立威,但几番斟酌后,终究放弃了这个念头。
贾虎性子粗野却带着股难得的血性,是护卫队里的“武力担当”。
他虽抵触文书规矩,却对操练、巡逻也算尽心尽力,手下的人也因他的悍勇而服帖。
贾政清楚,若用托梦的方式强行施加敬畏,固然能让贾虎瞬间顺从,却也可能磨掉他骨子里的那股冲劲——没了血性的护卫,再听话也难成“屏障”,反而会影响整个队伍的战斗力,不利于后续应对扬州可能出现的风险。
“托梦需择人,不可一概而论。”贾政的神魂在虚空中低语。
贾山心思缜密、敬畏权威,托梦能让他更坚定忠心,成为队伍里的“稳压器”;
而贾虎这类悍勇之辈,更适合用“规矩打磨”而非“神力震慑”——让他在与贾琏、贾蓉的磨合中,慢慢明白“服从规矩不是软弱,而是护业保身的根本”,这样既能保留血性,又能学会守矩。
所以,他只给贾山等少数心思细腻、能影响队伍走向的人托梦,借梦境加深他们对荣国府的敬畏,再由他们暗中引导其他护卫;
至于贾虎这类战力,则留给贾琏和贾蓉去“调教”,在日常事务中磨去棱角、立住规矩。
待神魂返回京城,贾政在给贾琏的回信中特意补充:
“对贾虎,勿用强压,可让贾山多劝,你与蓉儿多以实务教他——保留其血性,方能让队伍有冲劲;立住其规矩,方能让队伍不散乱。”
他深知,调教护卫队就像“驯鹰”:既要束住翅膀防其失控,也要保留利爪让其能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