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半刻钟,议事厅里便站了七八名文官,皆是身着青衫,一个个屏息静立,等着应元正开口。
巡抚衙门的户房掌赋税户籍,营田司管农桑田亩,都是与‘摊丁入亩’最相关的部门,应元正要选的人,自然从这里挑。
他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过众人,开门见山。
“接下来,需要有人去部族推行摊丁入亩,负责清丈田亩、登记户口。
这事看似简单,实则要跟部族子弟打交道,既要精于丈量算学,又得会安抚人心,半点差错都出不得。”
他顿了顿,语气放缓了些,“衙门本着自愿原则,谁愿担此任的,可自行站出来。”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有两人上前一步。
两人互相看了看,都有些惊讶。
左边一人身着湖蓝色长衫,面容白净。
“应大人。”苏季同激动地开口。
“属下数月来整理岭南各州田籍,熟稔丈量之法与算学,摊丁入亩的细则也已背熟,愿往峒溪部一行,确保税基清晰,不出纰漏。”
应元正上下打量他,这斯文模样,像是他老师那一挂的。
而右边那人则透着些不一般。
他是营田司的巡检谢飞英,严格来说不算纯粹的文官。
却因工作需掌农桑、调纠纷,又带着几分文职色彩,是官僚体系里最底层的存在。
当初还是前任布政使卢怀远见他做的不错,才特招他入衙。
此刻谢飞英将袖口挽至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脸上的络腮胡修剪得齐整,比寻常文官多了几分彪悍气。
他声音本就洪亮,此刻刻意收了力道,免得显得粗莽,“大人,我也愿去!”
“我在营田司待了三年,岭南各部族的话能懂七八分,田垄地界怎么量、水源怎么分,都门儿清。
部族子弟不喜欢听文绉绉的大道理,我跟他们能说上话,遇事也能镇得住。”
这话一出,旁边几个户房书吏忍不住对视一眼。
谢飞英性子直是直,但先前调解过两部族的水源争执,当时双方都服服帖帖,办事确实靠谱。
应元正心里犯了难,怎么看都是那个大汉更有实际经验。
他沉吟片刻,突然有了主意。
“既然二位都愿去,便以五天为期限。这段时间,你们张贴《安民告示》即可,不用主动宣讲,有人问起再解释。
五天后,我再根据你们的表现,选出一人。”
毕竟真要去部族里推行开,五天连赶路都不够。
两人齐声应下:“是!”
待他们退去,赵明才小心翼翼地开口,“世子,许诺的这些好处都要花钱……
可咱们眼下还有些路没修、有些桥没补,这些银子,从哪里来啊?”
应元正故意装出一副为难模样,轻轻叹了口气,“我准备回去跟父王提一提,让王府捐些银子出来。”
这话一出,厅内众人顿时感激涕零。
赵明率先拱手,“世子高洁!王爷大义!”
王刚紧随其后,“属下替岭南百姓,谢过世子,谢过王爷!”
傅丘愣了一下,连忙跟着附和:“多谢世子!多谢王爷!”
应元正强忍着嘴角的抽动
这帮人该不会,就等着他这句吧。
四月上旬,岭南的梅雨突然而至。
这雨是下的突然,收的突然。伞还没打开,这雨就停了。
回到王府,他那身难得穿一次的官服已被淋得湿透。
他赶紧把衣服递给小东儿,又从喻容手里接过干净麻布,胡乱擦着湿发。
原本打算回来就去见王妃,如今只能先等头发干透。
这时刘健找到他,手里攥着一封信,“世子,何江寄来的信。”
“哦?”
应元正眼睛一亮,接过信时还打趣,“这人总算肯写信回来了,我还以为他在珠海失踪了呢。”
他随意坐在椅子上,拆开信扫了几眼,下一秒又‘噌’的一声站起来。
“特罗洛普先生来了!”
其他三人都面面相觑,他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包括小东儿。
应元正这才想起,当初去海上浮动市场时没带小东儿,只有孙使跟着。
便简单解释,“特罗洛普先生是范德明老师的友人,既是植物学家,也懂农学。”
三人这才恍然大悟。
应元正感叹,“之前我见到他时,就想请他去珠海。可当时他有工作在身,只说有空会来。没想到现在真来了,我却走不开。”
“世子是想请他当老师?”小东儿问道。
应元正点头,“是挺想的,但我也知道没法强人所难。只希望何江能代替我和先生多聊聊岭南农业的事。”
他这才想起要仔细读信,准备从头开始看。
信里写着:他送兄弟姐妹去抽签,但运气不好,没有一个人抽中。便只能将他们都送回岭南。
自己则准备在学院待两天,见见朋友。
因为新抽中的学生需要摸底识字情况,柳玉清便让他帮忙组织考试。
反正来都来了。
他便留到了三月,也就在那时得知,范德明的朋友特罗洛普要来。听说对方懂农学。
何江便准备留下来,见一见他。
柳玉清见他有空,便让他帮忙教授几门课。
反正,来都来了。
等特罗洛普抵达珠海,学院的老师和院长一起去迎接。
信里说,特罗洛普很喜欢学院的氛围,准备多留一些时日,约莫四月中旬才会离开。
应元正赶紧摸出铅笔,铺开纸就开始写。
让何江留住特罗洛普,有机会请他来南越。
可写到一半,他突然想起什么,在心里问系统。
‘外国人是不是不能随便来内地?’
【需凭“行牒”通行,至少要地方大员签发。】
应元正笑了笑。
‘这不就是我吗?’
【宿主,你忘了?一直待在南越城的平南王世子,从没去过珠海。你要怎么解释认识这位外国人?】
一盆冷水浇下,应元正瞬间冷静。
‘……要不通过南良翰和方阳云的关系,先让人进来,我再去教堂见他……’
【首先,教堂还没建好。其次,五月四皇子要来,不宜节外生枝。最后,人家也没说要来南越啊。】
应元正无奈叹气,只能把‘邀请’二字划掉。
转而嘱咐何江好好招待特罗洛普,多跟对方学些农学知识,不用急着回来。
写完又想起什么,掏出之前王妃让小东儿送来,让他买礼物的一千两银票,塞进去。
最后补了一句:若能说服先生留下教学,这笔钱就当是给先生的红包;若是不愿,便捐给学院用。
信写好,他赶紧催小东儿,“让人快些寄过去。”
可不能让对方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