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元正也看出来了,王妃的教育做的真的很好。
“慈幼院里有教你们识字吧?”他问道,“是专门请的女夫子吗?”
喻容摇头,“不是,是邓嬷嬷教的。”
“那负责管理的人,也是她?”
“是的。”
一听就知道是王妃身边的人。这么一想,他之前在佛堂还真没见过什么嬷嬷,只有翠竹一个贴身侍女。
难道都派出去做事了?
应元正大致了解了个七七八八,决定亲自去慈幼院看一下。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因为他要建立一个新的慈幼机构,去参考一下别家的完全没问题。
喻容听后,立刻表示要先回去通知邓嬷嬷做好准备。
应元正摆手打断,“不用特地准备,我只是去看看日常运转。”
正说着,他忽然灵光一闪。既然喻容能在他这里,那是不是也可以再接几个人过来?
他可以教她们一些技能,比如怀表制作。等她们学成之后,再去学院当老师教别人。
这样就可以不用关闭那门课,也符合他目前无法亲自去学院教学的处境。
应元正忍不住感慨:我可真是个天才!
“事不宜迟,现在就走吧。”
他回房间换上一身简单的衣服,出门坐上马车,前往城西的慈幼院。
刚出王府大门,他就感觉有不少人在跟着他。
‘系统,这是怎么回事?’
【像是有事来找你的。】
‘那怎么没见他们通报?’
【或许是在等……】
‘等?等什么?’
应元正瞬间明白过来。
‘你是说……他们是等着来给我捐钱的?’
【是……的呢。】
刘健也察觉到了异常,“世子,有人在跟着咱们,但看动作,不像是刺客。”
应元正点头,表示知道了。
慈幼院的位置在城西快靠近城南了,而在南部和西部的交界地地带,有人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房屋。
应元正认得那位置,原来教堂选在那里。
负责监工的方阳云远远望见一顶轿子,又认出随行的小东儿,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跑了过来。
要不是刘健和小东儿认出他,早拔刀对着他了。
方阳云跑到轿前,恭敬地行了一礼,“世子,是您吗?”
应元正掀开车帘,没想到这人居然跑过来了。
他露出歉意的笑容,“抱歉,我这边还有要事在身,等我回来,再与你细谈。”
方阳云连连点头,“没问题,我在这等您。”
应元正放下帘子,马车继续前行。
穿过几条街巷,他们终于抵达慈幼院。门楣上赫然挂着一块大牌匾。
喻容上前敲门,开门的是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女孩。一见是喻容,她眼睛一亮,“你怎么回来了?”
但一看到喻容身后跟着这么多陌生人,对方顿时闭上了嘴。
喻容赶紧介绍应元正,“这位是平南王府的世子,我们是过来……参观的。”
女孩打量了应元正一眼,神情略显戒备,“世子请稍等,我去请邓嬷嬷。”
他们在门外等了一会儿,一位年长的嬷嬷走了出来。她显然没料到会有人突然来访,神情中带着几分警惕。
“不知世子驾临,有何贵干?”她语气不卑不亢。
应元正便说了自己的来意。邓嬷嬷想了想,才将他们请进去。
【不愧是王妃那边出来的人,连个嬷嬷都这么谨慎。】
‘谨慎好啊。’
像慈幼院这样聚集弱者的地方,不谨慎怎么行。
走进院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比应元正预想中宽敞许多的空地,几名孩子正低着头认真地扫地。
邓嬷嬷将孩子们都叫出来,大大小小的排成三排,站在他面前。
队伍中只有两个男孩,看起来也就两三岁模样。
刘健低声解释道:“男孩大多像我当初一样,再大一点就会被带去训练;女孩子则是出类拔萃的才会被选走。”
归根结底,还是男孩太少了,没得挑。
这么一想,难怪刘健见到小桃和小荷时,不认识她们。
应元正笑着向孩子们打招呼,但气氛明显有些拘谨。
原本是来看日常运作的,现在这样也看不到什么了。
为了不成为那个‘你怎么还不走’的人,应元正直入主题,开始考察孩子们的学业情况。
他先问谁的成绩最好。虽然没人开口,但所有人的目光都悄悄落在最后一排、角落里那个低着头的女孩身上。
孩子们是按年龄排列的,看那女孩的位置,年纪应该和喻容相仿。只是她始终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
应元正没有立刻点名,而是随口出了几道算术题,看看谁能答上来。
大家答题还是挺积极的,但那个女孩依旧低着头,仿佛这一切与她无关。这下把应元正也弄不明白了。
【宿主,这是让你不要注意她。】
应元正一下想到了个熟悉的人,林婉仪。
怎么回事?他看起来像个坏人吗?
这时,邓嬷嬷悄悄走到他身边,“世子今日前来,到底有何用意?”
应元正将她带到一旁,语气诚恳,“我想挑几个聪明的孩子,教她们一些新东西。”
邓嬷嬷看着他,没有说话。
应元正继续说:“我想教她们怎么做怀表,等她们学会了,再让她们去教别人。”
他这么说,邓嬷嬷就明白了。
毕竟小桃和小荷就在世子办的学堂里读书,还时常写信回来,她多少也了解那边的情况。
“世子,以后有话,直说就好。”邓嬷嬷注视着他。
应元正尴尬地笑了笑。
邓嬷嬷转身走到孩子们面前,将那个一直低头的女孩,和她斜前方的女孩带到应元正面前。
她拍了拍那个一直低头的女孩,“这个叫小真,另一个叫小霞。小真很聪明,读书、算术样样出色,只是不爱说话。小霞则擅长与人沟通,尤其是和小真沟通。”
应元正一下就明白了这两人的配置。
他对两人说道:“你们两位愿不愿意……”
“跟着世子走吧,他那里有看不完的书,小真你也不用天天在房间里发呆了。”
小真猛地抬起头,只看了一眼应元正又猛地低下。
邓嬷嬷转向应元正,语气认真,“世子,我们这儿有个规矩。年满十三岁后,孩子们就算正式做事了,必须给工钱。”
应元正连忙点头,“嬷嬷您放心。”
邓嬷嬷这才满意地点头,“那就签字画押吧。”
啊?连他都要这么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