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瑜沉吟片刻,道:“戚堂主在巴蜀潜伏多年,手下定然有不少可靠的线人和据点。或许可以交由她,让她想办法将这些孩子悄悄送还家乡,或者暂时安置起来。”
李丰衣其实也想到了戚曼这条线,但他仍有顾虑:
“这里的孩子足足二十一人,而且都是不明事理的年龄,目标太大。
巴蜀的夜巡人和官府不是傻子,很容易顺着蛛丝马迹追查到戚堂主头上。
万一因此导致她身份暴露,多年的经营毁于一旦,那损失就太大了。”
恭瑜点了点头,表示理解李丰衣的担忧。
他目光扫过那些渐渐停止哭泣的孩子,眼中闪过一丝决然,缓缓说道:“那我们就……正大光明地送!”
李丰衣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恭瑜的意图:“大师兄是想……以身为饵,诱敌以战?”
“不错!”恭瑜重重地点了点头,“雅州城一事,虽然被朝廷极力压制,但真相已然流传开来,使得朝廷在巴蜀的威信大受打击。
据我所知,普贤教也借此机会,在巴蜀各地暗中煽动起义,点燃了反抗的星星之火。只是这些火苗缺乏足够的‘燃料’,很快就被扑灭了。”
他指了指那些孩子,“而这些被拐卖的孩子,以及背后皇族主导的人口贩卖、甚至残害孩童炼制邪丹的惊天黑幕,就是能让这星星之火彻底燎原的的火油!”
李丰衣瞬间明白了。
之前戚曼也提过各地有小规模起义,但都迅速被镇压,说明缺乏一个能引爆民愤的契机。
而如果他们一行人,明目张胆地护送这些被解救的孩童返回各自家乡,沿途将鸿兴楼与朝廷勾结的罪行公之于众,这无异于将一桶油直接泼在那些压抑已久的民怨火星之上!
效果必然惊人!
然而,这样做也意味着他们将从暗处走到明处,必然会遭到巴蜀官方力量的全力围剿!
他开始在心中快速权衡利弊,评估己方能否扛住随之而来的狂风暴雨。
恭瑜眼神坚定,分析道:“巴蜀官方的顶尖高手虽然远胜于我们,但他们不可能全部派出来。
一部分精锐被牵制在云岭前线,另一部分必须留守重要的城池和关隘。能够被叶赫拉拉·明郝抽调出来,专门围杀我们的力量,终究有限。
在四品这个层级的高手方面,我们这边有曲长老、孔日使,黎氏大统领,还有……崽崽,”
他看了一眼在李丰衣怀里睡着了的李国宝,“未必会逊色太多!”
他顿了顿,语气冷峻:“一旦叶赫拉拉·明郝的主力被我们这支队伍吸引、汇聚过来,那么,李将军便可趁机发力,一举攻下防御相对空虚的蜀山一带!
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可作为我们反攻巴蜀、建立根基的绝佳据点和跳板!”
李丰衣深吸一口气,缓缓道:“但作为吸引火力的诱饵,我们很可能……会死在重重围剿之中。”
恭瑜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平静而豁达的微笑,反问道:“那么,李师弟,你怕吗?”
李丰衣看着恭瑜眼中那毫无畏惧的光芒,想起了自己曾经吟诵过的诗句,也想起了这一路走来所见的不公与黑暗。
他轻轻吐出那句诗:“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恭瑜眼中爆发出明亮的光彩,两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随即不约而同地放声大笑起来。
正在笨拙地安抚一个还在抽噎的小女孩的赵缨,被这两人突如其来的大笑吓了一跳,没好气地转过头,嗔怪道:
“喂!你们两个!不要笑得这么放肆好不好?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是什么反派角色呢!”
她嘴上虽然抱怨着,但看着李丰衣和恭瑜那豪气干云的模样,握着胡来剑的手,也不自觉地更加用力了几分,眼中同样燃起了炽热的火焰。
这趟护送之旅,注定不会平静,但她赵缨,何曾怕过?
而在猿愁涧的振山原石矿场,朝廷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之后,短短半个月,便在矿场外围将提炼振山原石的熔炉建造起来。
之前带队围剿普贤教与剑阁的叶赫拉拉·明郝,收到熔炉建成的消息后,立刻带着满腔恨意的唐肆返回了矿场,亲自监督,着手提炼制造“灭世唐莲”的核心材料——振山母金。
又过了七日,在唐肆全力以赴之下,一朵全新的的“灭世唐莲”被成功制造出来。
若是按照唐肆以往留后手的进度,没个把月根本造不出来。
可如今唐门总部被毁,亲族长老死伤殆尽,巨大的仇恨让唐肆彻底抛开了所有小心思,开始不留余地协助朝廷。
远在金流江前线,坐镇指挥对云岭战事的讨逆大元帅爱辛觉罗·福康安,在收到第一朵新“灭世唐莲”成功造出的消息后,立刻发来信函,对唐肆表达了嘉奖,并特意在信末注明:
若能以此利器助王师攻破云岭,本帅必亲自上表朝廷,为唐门主请功,赐世袭子爵爵位,并助唐门恢复荣光!
福康安早已不想再僵持下去了。
数万精锐大军被盖光宗凭借金流江天险,硬生生阻拦在外半年多,每日的粮草、军械消耗都是天文数字。
若是再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他这位大元帅都没法向朝廷和皇帝交代。
而且,巴蜀后方在普贤教的不断鼓动下,暴乱事件越来越频繁,随时可能燃起燎原大火,让他寝食难安。
云岭一方同样心思沉重。
云岭多山少地,本就贫瘠,即便处于防守态势,支撑这场长期战争的开销也已是捉襟见肘。
若不是之前覆灭吴家,并将其占据的田产土地分发给穷苦百姓,勉强支撑起了今年的秋粮征收,恐怕云岭的战争机器早已瘫痪。
双方,都在等待一个能够打破僵局的契机。
福康安将希望寄托于“灭世唐莲”。
他估算着,只要唐肆能再赶制出五朵,集中使用,足以在金流江防线上撕开一个巨大的缺口,云岭叛军绝对守不住!
而云岭官府和普贤教高层,则将希望寄托于巴蜀内部。
他们期盼着巴蜀的起义能形成更大声势,从而有效配合李青婵率领的那支深入敌后的联军,从内部瓦解朝廷对巴蜀的统治,最终实现两面夹击,一举击败福康安的主力大军。
然而,巴蜀各地的起义刚有苗头就被当地官府和驻军迅速扑灭,声势一直未能扩大,这让普贤教和云岭的高层们愁眉不展。
直到李丰衣通过咫尺天书,将恭瑜提出的“明送孩童,引爆民怨”的大胆计划上报之后,立刻在云岭和普贤教高层引发了激烈讨论。
这个计划风险极高,作为诱饵的队伍很可能全军覆没,但收益也同样巨大,一旦成功,足以点燃整个巴蜀的反抗怒火!
在经过反复权衡,并由温庭筠最终拍板之后,云岭与普贤教决定:全力配合此次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