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跳了一下,我收回手。
刚才那道裂痕消失了,就像从未出现过。可我记得清楚,系统不是死物,它不会无缘无故产生异样。但眼下没时间深究,倒计时只剩最后六个时辰,答案必须在这之前提交。
我低头看向桌上的残图。三处坐标依旧安静地连成三角,中心那个黑点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净魂焰烧了两次,兽皮边缘已经微微卷曲发黑,可它给不出更多东西。
线索到这里就断了。
但我已经不需要更多了。
凤族的动作太有规律。第一次偷录玉简,目标是藏书阁和丹房交接处,那是我们存放古籍最密集的地方。第二次暗探现身,却蹲在丹房外墙画火纹,行为从刺探转为测绘。他们不再关心我们有什么,而是开始确认大地的灵脉走向。
这说明他们已经有了部分地图,只是需要实地验证坐标的准确性。
三处古墟——炎烬台、焚骨丘、赤心原,都是上古火战留下的余烬之地,地底还残留着未散尽的火源印记。若以这三地为引,布下联动阵法,在特定时辰同时点燃,便能形成共鸣,直通南离旧渊的地心火核。
这不是猜测,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他们要的不是控制几座山头,也不是抢夺某件法宝,而是重新掌握洪荒火脉的主导权。一旦成功,所有修火之道的修士都得看凤族脸色行事。
而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一切告诉系统。
我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识海里回放着过去几天的所有细节:焦羽上的残念、幻影桩炸裂的方向、屋顶松动的镇灵石、暗探测绘时比对的玉片……这些碎片拼在一起,最终指向同一个结论。
我没有再犹豫。
心念一动,我在系统界面上写下答案:“凤族将在炎烬台、焚骨丘、赤心原三地设引火阵,意图重启南离旧渊火核。”
字迹落下的瞬间,倒计时停止。
界面静了一瞬。
我以为会立刻弹出结果,但什么都没发生。没有光,没有声音,连平日那种轻微的震动感都没有。整个系统像是陷入了沉寂。
我盯着那行字,手指不自觉地搭在剑柄上。屋子里很安静,只有烛芯偶尔爆出一点轻响。
五息过去。
十息过去。
就在我的心跳开始加快时,系统文字缓缓刷新。
【答案正确。奖励发放:高级功法《凤翔诀》全篇】
一道金红色的光芒从虚空中浮现,凝成一枚玉简,静静悬在我面前。它不大,约莫两指宽,表面刻着细密的纹路,像是某种鸟羽的形状。
我没有立刻去碰。
上次奖励是《焚天诀》残篇,这次却是完整的《凤翔诀》。名字听起来像身法类功法,但既然是凤族相关的传承,必然涉及火焰与飞行两大核心。
我伸手触碰玉简。
指尖刚碰到表面,它就化作一道流光钻入掌心。刹那间,大量信息涌入识海,像洪水冲开闸门。我猛地闭眼,身体晃了一下,扶住桌角才稳住身形。
功法内容远比我想象的复杂。
《凤翔诀》共分九重,第一重“羽动初鸣”主修气息运转与火灵感应,第二重“振翼微掠”可借火势腾空短距滑行,第三重“流焰踏空”则能在空中短暂停留……越往后,速度越快,控火越精,到了第九重“涅盘归真”,甚至能在烈火中重塑肉身,短暂脱离生死界限。
这不是普通的飞行功法,而是一套融合了火道精髓与极速身法的高阶传承。
更关键的是,它对火焰的操控方式极为特殊。不是靠蛮力催动,而是以自身气机引导天地火灵,如同召唤同伴一般自然。这种理念,和凤族掌控火脉的手段如出一辙。
他们想重启南离旧渊。
而我现在,已经拿到了打开那扇门的钥匙之一。
我盘坐在蒲团上,调匀呼吸,开始尝试运行第一重口诀。经文在识海中流转,我按照顺序引导灵气从丹田出发,沿督脉上升,再分流入双臂经络。
起初很慢,每一个节点都需要仔细感知。但三个周天之后,体内气流逐渐顺畅。一股温热从胸口扩散开来,顺着四肢蔓延。
当我再次睁眼时,眼前的世界似乎清晰了一些。
不是视觉变了,而是感知变强了。我能感觉到空气中细微的温度差异,能察觉到烛火跳动时那一丝微弱的波动。
这就是《凤翔诀》带来的变化。
我抬起手,掌心向上。一缕火苗凭空燃起,颜色偏金红,不像寻常灵火那样躁动,反而带着一种奇异的稳定感。我试着用意念拉长它,火苗立刻延展成一条细线,像羽毛的茎脉般笔直。
再轻轻一抖,火线分裂成三股,各自盘旋绕行,互不干扰。
能做到这种程度,说明我已经初步掌握了功法中的控火要领。
我心中振奋。
这套功法不仅适合应对凤族的行动,更能让我在速度和灵活性上实现飞跃。若是配合镇元子给的定风符,下次面对高速敌人时,我不再只能靠预判封锁路线,而是可以直接追上去交手。
我继续闭目体悟,将第一重的运行路线又走了七遍。每一次循环,经络的承受力都在提升,灵气流动也更加自如。到最后一次收功时,周身泛起淡淡的赤光,发丝无风自动,脚下的地面留下一圈极浅的灼痕,转瞬即逝。
我知道,这是功法真正融入身体的标志。
我睁开眼,目光落在案前的洪荒舆图上。三处古墟的位置已经被我标记出来,中间那片空白区域,正是南离旧渊的所在。
凤族还在偷偷摸摸地测绘坐标。
而我已经开始修炼他们的核心功法。
这场博弈,我已经抢先进入下一阶段。
我站起身,走到内格抽屉前,取出一个青玉匣子。这是红云走前留下的,说是能封存功法玉简,防止外泄气息。我把《凤翔诀》的信息刻进一块空白玉符,放入匣中锁好。
然后回到蒲团坐下,准备再走一遍基础运功。
刚闭上眼,识海忽然一阵波动。
是功法记忆深处的一段注释浮现出来——
“修此诀者,需以纯阳之体为基,若阴阳失衡,易引火反噬。”
我一顿。
纯阳之体?我倒是听过这个说法,指的是天生火灵亲和、气血旺盛的体质。但我穿越而来,根骨如何,一直没明确判定。
难道会有隐患?
我回想刚才的修炼过程,并未感到不适。气息通畅,火灵温顺,完全没有失控迹象。也许我的体质恰好契合,或者系统在激活时就已经调整过根基。
不管怎样,接下来必须小心。
不能因为一时顺利就贸然冲击第二重。
我压下急切的心思,重新专注于呼吸节奏,一点点梳理体内残余的热流。等到全身经络都恢复平静,我才缓缓收功。
这时,窗外天色已经微亮。
一夜过去,营地还没传来新的警报。看来凤族暂时不会再派人来了。他们上次吃了亏,丢了玉片,又没能完成测绘,短期内应该会调整计划。
而这段时间,正好给我留出了修炼的窗口。
我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体内灵气流转顺畅,动作比以往轻盈许多。尤其是双臂展开时,竟有种想要腾空而起的冲动。
我按住这种感觉,没有尝试跃起。
现在还不是时候。
真正的试炼,等我能完整施展第三重“流焰踏空”再说。
我走到桌边,提起笔,在《战思录》新一页写下:
“七月十五,辰时初刻,《凤翔诀》入手,已完成第一重回路验证,控火初成,身法未动。后续须稳扎根基,防反噬之险。”
写完合上册子,我把它放回原位。
然后重新盘坐,闭眼调息。
这一次,我要把第一重彻底吃透,做到无需刻意引导也能自然运转的地步。
我深吸一口气,灵气再次沿着经络游走。
当热流第三次经过肩井穴时,我忽然察觉到一丝异常。
不是来自体内,而是识海深处。
《凤翔诀》的记忆文本中,有一小段字符的颜色与其他不同,极淡的暗红,若不仔细查看根本发现不了。
我集中精神放大那段文字。
内容只有两句:
“若见火瞳现,速闭左目。”
“勿信羽衣人。”
我睁开眼,心跳快了一拍。
这两句话,不在功法正文里,也不属于任何一重境界的说明。它们像是被人悄悄加进去的提醒,甚至带着警告意味。
火瞳?
羽衣人?
我皱眉思索,却毫无头绪。
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人知道这部功法存在风险,而且特意留下提示。
是谁?
我盯着虚空,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
系统……真的只是个答题工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