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里的收获接近尾声,最后一茬黄瓜和西红柿被仔细采摘,顾辰翊开始清理藤蔓,准备播种耐热的夏豆。
那几株月季已然盛开,大朵大朵的红花在绿叶间怒放,为小院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小院里的气氛,因着即将到来的暑假和那个“海边露营”的承诺,变得格外活跃,冲淡了陆云瑶暑期无法归来的最后一丝遗憾。孩子们的心思早已飞向了碧海金沙,飞向了爸爸描述的篝火与星空。
顾辰翊言出必行,开始认真筹备这次特殊的“家庭远征”。这不仅仅是一次游玩,更是他作为父亲,要在妻子缺席的情况下,为孩子们创造独特成长记忆的郑重承诺。他的“作战日志”上,增加了新的页面:
【 六月五日,勘察海边露营地点,选定东岙角背风处。】
【 六月八日,准备露营装备:帐篷(军用旧款修补)、防水布、绳索、炊具、急救包。】
【 六月十二日,采购储备物资:压缩饼干、肉罐头、鱼钩鱼线、食盐、火柴(防水处理)。】
【 六月十五日,对予安予乐进行安全教育:潮汐识别、野外取火、紧急避险。】
他将准备工作变成了有趣的预演。
周末,他在院子里支起旧帐篷,教孩子们如何打结固定;他示范如何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点燃枯叶,看得予安目瞪口呆;他画了简单的潮汐时间表,让予乐学着辨认。
这些实用的生存技能,比任何书本知识都更让两个孩子着迷。
予安彻底化身为此行的“护卫队长”,每天都要检查他的“装备”——一个装着弹壳、小刀和绳索的挎包,并严肃地告诫予乐要听从指挥。
予乐则准备了一个厚厚的速写本和她的新蜡笔,决心要把这次冒险的每一个瞬间都画下来,“给妈妈看一个不一样的夏天”。
陆云瑶的来信在六月中旬抵达,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无法团聚的歉意,但更多的是对孩子们这次“探险”的羡慕和支持。
她寄来了一本《海边生物图鉴》和一个便携式指南针。“让予安学着用指南针辨方向,让予乐对照图鉴认识海洋生物,”她在信里写道,“替我多看看海浪,多听听海风。” 这份来自远方的“参与”,让孩子们对这次出行更加期待。
六月的最后一周,学校放假了。
出发的前一天,小院里充满了出征前的兴奋与忙碌。顾辰翊最后检查了所有装备,打包妥当。
予安和予乐早早把自己要带的东西摆放在床头,激动得难以入眠。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吉普车装载着物资和兴奋的孩子们,驶向了选定的东岙角。那是一片相对僻静的海湾,有柔软的沙滩、嶙峋的礁石和一小片可以遮荫的松林。
到达目的地后,真正的“战斗”开始了。
顾辰翊指挥着予安帮忙搬运物资、搭建帐篷。予安劲头十足,虽然常常帮倒忙,但在爸爸沉稳的指令下,也渐渐摸到了门道。予乐则负责清理营地周围的碎石,并把她和哥哥的小睡袋铺得整整齐齐。
当帐篷稳稳地立在海滩上,当炊具和物资都摆放到位,面对着广阔无垠的大海,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由感笼罩了每个人。
午饭后,顾辰翊带着孩子们去礁石区赶海。凭着老侦察兵的眼力和陆云瑶寄来的图鉴,他们找到了吸附在礁石上的牡蛎、藏在沙坑里的蛤蜊,甚至还发现了一只横着走路的小螃蟹。
予安大呼小叫,予乐则小心翼翼地观察,在本子上画下这些海洋居民的模样。
傍晚,是最美妙的时刻。顾辰翊用礁石垒了一个简易灶台,煮了一锅鲜美的蛤蜊汤,烤了带来的馒头片。
夕阳将海面染成金红色,他们围坐在小小的篝火旁(顾辰翊严格控制着火势和位置),吃着简单的晚餐,听着海浪轻柔的拍岸声。
夜幕降临,繁星渐次点亮了深蓝色的天幕。远离了营区的灯光,这里的星空显得格外璀璨、低垂。顾辰翊把孩子们裹在薄毯里,指着天空,教他们辨认北斗七星和银河。
“爸爸,妈妈现在能看到星星吗?”予乐靠在爸爸怀里,小声问。
“能,”顾辰翊肯定地说,“科学家说,我们看到的星光,可能来自很多很多年前。也许妈妈看到的,和我们看到的,是同一颗星很久以前发出的光。”
这个带着科学和浪漫色彩的回答,让予乐仰头望着星空,陷入了沉思。予安则更关心实际问题:“爸爸,那颗最亮的星星,能当导航星吗?就像指南针一样?”
“能的,”顾辰翊耐心解释,“等爸爸以后慢慢教你。”
海风微凉,涛声阵阵,星空浩瀚。在这个远离日常的小小营地里,在父亲坚实温暖的怀抱中,予安和予乐体验着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新奇与震撼。这不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切身的感受。
临睡前,顾辰翊在篝火的余烬边,给陆云瑶写了一张简短的明信片:
“瑶瑶,已安营东岙。孩儿甚喜,收获颇丰。今夜星河璀璨,海涛伴眠,一切安好,勿念。父子女三人,于此间,念你。”
他相信,这份来自海角的思念,一定能穿越千里,抵达妻子伏案的灯下。
这一夜,帐篷里枕着海涛声入睡的孩子们,嘴角都带着甜甜的笑意。而守夜的最后,检查完帐篷绳索、望着海上生明月的顾辰翊,心中充满了平静的满足。
这个夏天,以这样一种独特而充满力量的方式开始了。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们,即使妈妈不在身边,生活依然可以充满冒险、学习和爱。
分离,或许改变了团聚的形式,却从未改变这个家的内核与力量。
一九七九年,七月。
盛夏以不容置疑的姿态笼罩了海滨,阳光炽烈,将沙滩与礁石烤得滚烫,连海风都带着灼人的气息。
小院里的乌桕树在烈日下纹丝不动,叶片边缘微微卷起,知了的嘶鸣声浪一波高过一波,搅动着午后的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