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要说这东晋年间的官场,那可比街坊邻里的菜市场热闹多了。你以为刀光剑影只在战场上见?错了,论起争功夺利的架势,文官们甩袖子的力度能掀翻议事厅的屋顶,武将们拍桌子的声响能惊飞十里外的麻雀。就说太兴二年那场不大不小的叛乱,起因竟不是粮草被克扣,也不是被上司穿小鞋,纯粹是因为朝廷论功时,把一块刻着的牌匾给错了人。

这事儿得从刘遐和徐龛这对难兄难弟说起。那会儿两人都是东晋的得力干将,说好听点是战友,说实在点就是俩互相比着较劲的职场同僚。当时朝廷下了道命令,让他们联手收拾一个叫周抚的刺头——这周抚也不是善茬,占着块地盘就敢跟朝廷叫板,活脱脱一个小区里霸占公共绿地种菜的蛮横邻居。

出征前,两人在军营里喝了顿壮行酒。刘遐拍着徐龛的肩膀说:老徐啊,这次咱哥俩并肩子上,拿下周抚后,功劳二一添作五,谁也别跟谁抢。徐龛端着酒碗嘿嘿笑:刘将军放心,我这人最懂规矩,该是你的,一根毛我都不碰。说这话时,他眼睛瞟着帐外那面象征先锋的红旗,心里早把功劳簿上的位置划好了。

谁知真到了战场上,局势比两人预想的要混乱。周抚这人打仗没章法,却擅长耍无赖,打不过就跑,跑累了就躲进山里当山大王,搞得刘遐和徐龛的队伍像俩追着苍蝇打的拍子,忙得团团转。最惊险的一次,刘遐率队追击时中了埋伏,眼看就要被包了饺子,徐龛带着亲兵从斜刺里杀出来,硬生生撕开个口子把他救了出来。当时刘遐喘着粗气说:老徐,这份情我记下了!徐龛抹了把脸上的血,咧嘴笑:记啥记,回头多分我点功劳就行。

真正的决战来得猝不及防。那天清晨,周抚带着残部想偷偷渡河跑路,正好撞上徐龛手下的于药——这于药是个出了名的飞毛腿,据说年轻时追兔子能追出二里地。他见周抚想溜,二话不说提刀就追,两人一前一后在河滩上上演了出速度与激情。周抚毕竟连日奔逃没力气,被于药赶上,咔嚓一刀结果了性命。于药提着周抚的脑袋回来时,徐龛正站在营门口翘首以盼,见了人头乐得原地转了三圈,当即赏了于药两坛好酒:小子,回头论功,我保你升官发财!

可谁也没想到,这颗人头成了后来的导火索。大军凯旋后,朝廷摆了庆功宴,文武百官齐聚一堂,就等着皇帝给功臣发奖状。按徐龛的想法,于药亲手斩了周抚,自己作为主将怎么也得是头功,就算退一步,至少也该跟刘遐平起平坐。他甚至提前让亲兵给自个儿做了身新铠甲,就等着在授勋时亮个相。

结果宣旨太监一张嘴,徐龛的脸当场就绿了。刘遐将军身先士卒,大破贼寇,特封泉陵公,食邑三千户!满朝文武掌声雷动,刘遐乐呵呵地起身谢恩,胸前的勋章晃得徐龛眼晕。等了半天,终于听到自家名字,太监却慢悠悠念道:徐龛将军协战有功,赏绢百匹,晋爵一级。

协战?徐龛手里的酒爵一声掉在地上,酒洒了满朝服。他瞅着刘遐被众人簇拥着接受道贺,再看看自己面前那点赏赐,活像主人给狗扔了块骨头。散朝后他堵着负责论功的吏部官员理论,人家却慢悠悠地说:徐将军有所不知,刘将军虽没亲手斩将,但他在前线牵制了敌军主力,按军规,这叫战略贡献,可比斩将值钱多了。

这话彻底点燃了徐龛的火气。他回到府里,把朝廷赏赐的绢匹全扔在地上踩,边踩边骂:什么战略贡献?我看是溜须拍马!于药追了三十里地斩的周抚,他刘遐在大营里喝着茶指挥,凭什么功劳比我大?副将劝他:将军息怒,要不咱再上书朝廷说说?徐龛冷笑一声:说?这群官老爷眼里只有门第高低,我徐龛出身寒微,再怎么说也是白搭!

当晚,徐龛就召集了心腹将领。酒过三巡,他把酒杯一摔:弟兄们,朝廷不公,咱没必要再替他们卖命!泰山地势险要,咱占了那儿,自己当老大,不比在这儿受气强?于药第一个响应:将军说得对!我斩了周抚,就赏了我十匹布,这口气我咽不下!一群人越说越激动,当场就决定反了。

第二天一早,徐龛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开赴泰山。守城的将士见是自己人,没多想就开了城门,等反应过来时,徐龛已经把令牌插在了城楼上。他站在泰山之巅,望着山下的平原,让人写了封降书送给后赵的石勒,信里说:东晋朝廷赏罚不明,我徐龛愿率兖州之地归顺大王,只求一个公道。石勒正想找机会南下,见天上掉下个馅饼,当即封他为兖州刺史,还送了不少粮草军械。

消息传到建康,晋元帝气得摔了龙椅上的垫子:徐龛匹夫!不过是赏绢少了些,竟至于投敌叛国?满朝文武吵成一锅粥,有人说该派兵征讨,有人说该安抚,还有人嘀咕:早知道当初把功劳分匀点,也不至于闹成这样。刘遐得知消息后,叹了口气:我就知道他会闹,可没想到闹这么大......

最哭笑不得的是于药。本以为跟着徐龛能捞个好前程,结果没过多久,东晋派大军来平叛,泰山城被围得水泄不通。城里粮草见底时,他半夜摸出城想跑路,被巡逻兵逮了个正着。临刑前他叹着气说:早知道争功会掉脑袋,当初还不如放周抚跑了呢......

这场因功劳分配不均引发的叛乱,前前后后折腾了两年多。最后徐龛兵败被杀,兖州重新回到东晋版图,但经此一闹,黄河流域的防线被撕开个大口子,后赵的势力趁机南下,东晋朝廷不得不花更多力气去填补这个窟窿。有老百姓编了段顺口溜:朝廷论功瞎胡来,将军一怒反泰山,若非当初分不均,哪有后来血光灾?

司马光说

夫功过赏罚,国之纲纪也。徐龛之叛,看似因一己之私,实则朝廷失察之过。盖赏不避仇、罚不避亲,方为至公。若论功者能细究本末,不偏不倚,则徐龛虽有怨怼,何至于投敌叛国?故治国者当知,爵禄乃驭人之器,轻授则失威,错授则生乱,不可不慎也。

作者说

其实徐龛的叛乱,藏着个亘古不变的职场困境:看得见的功劳VS看不见的付出。于药斩将是显性功劳,像块明晃晃的金子;刘遐牵制敌军是隐性功劳,像地基里的钢筋——平时没人注意,少了却要塌楼。可人性总容易高估自己亲眼所见的价值,就像现在的打工人,总觉得自己熬夜改的ppt比领导协调资源的功劳大。

更有意思的是功劳换算公式的混乱。当时朝廷既没量化标准,又掺杂门第偏见,就像现在的公司,一会儿说看业绩,一会儿说看奉献,最后全凭领导拍脑袋。这种模糊性最容易滋生不满:你觉得自己该拿A,结果只得了b+,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评分标准在别人嘴里随时变。

说到底,徐龛的悲剧不在于争功,而在于他把的定义权完全交给了别人。就像职场里总有人等着老板良心发现,却没想过自己能不能制定规则——当然,他选择投敌肯定是错的,但那份对价值被低估的愤怒,倒是从古到今都没变过。

本章金句

功劳这东西,就像切蛋糕,分的人觉得公平,吃的人未必同意,可要是连分蛋糕的刀都握在别人手里,不闹才怪。

如果你是文中的角色,你会怎么选择?是像徐龛一样掀桌子走人,还是像刘遐那样接受规则,或是有第三条路可走?欢迎留言点评!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