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凌云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筹备接应郭嘉等人从草原换回的汉民,整个朔方郡如同一张逐渐拉满的强弓之际。
一骑来自晋阳的快马,携带着并州刺史府的正式回文,风尘仆仆地抵达了朔方城。
一切正如荀攸、戏志才二人当日于书房炭火旁所推演的那般,分毫不差!
丁原在收到凌云第一封言辞恳切、请求协助安置流民的信件后,正为并州北部各郡凋敝残破、府库空虚、实在无力接收数万张口的沉重负担而焦头烂额、束手无策之际。
紧接着又收到了凌云那封“主动请缨”、愿自行筹集一切、北上收复并治理五原郡以安置流民的第二封信。
这封信,对于急于甩掉包袱却又想沾名钓誉的丁原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霖,雪中送炭!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如释重负,立刻大笔一挥,下发了一道盖着并州刺史大印的正式文书,明文准许朔方郡守凌云“暂代五原太守事,一切便宜行事,抚辑流亡,整饬边备”!
这道文书,虽未经过朝廷正式任命程序,给的是“暂代”之名,却白纸黑字地赋予了凌云管辖五原郡一切的临时全权!这正是凌云及其谋士们运筹帷幄、苦心谋划所期望的最佳结果!
接到这份期盼已久的文书,饶是凌云心性沉稳,也不由得面露喜色,眼中精光一闪。他立刻下令,召集麾下所有核心文臣武将,于郡守府正堂议事。
“元叹(顾雍字)!”凌云当机立断,将那道墨迹未干的文书亲手递给肃立一旁的顾雍,语气沉肃而充满信任。
“五原郡历经胡尘,百废待兴,收复失地、重建官府、安置流民、恢复生产,千头万绪,事务繁杂至极,非沉稳干练、精通民政之能吏不可胜任。”
“你在朔方辅佐我多年,历练已久,于钱粮、户籍、田亩、刑名等诸般民政要务皆已娴熟,此事,我便全权交付于你!”
“你即刻以代行五原太守事之名,总揽五原一切军政民政大权!可自行选派得力士子、属吏,迅速重设郡县各级官府,丈量荒芜土地,规划军屯民垦,编练乡勇维持地方,务必在最短时间内,让五原恢复基本秩序与生机,具备接纳、安置数万归乡同胞的能力!”
顾雍神色凛然,双手郑重接过那分量千钧的文书,深深一躬,声音坚定无比:“雍,蒙主公信重,委以此等重任,敢不竭尽驽钝,呕心沥血?必当夙兴夜寐,勤勉政务,务必使五原尽快重现生机,不负主公今日之托!”
“子布(张昭字)!”凌云目光转向另一侧的张昭,语气同样不容置疑,“朔方乃我等根基所在,不容有失。”
“如今郡内民政事务,在你与元叹共同努力下,已步入正轨,条理清晰。自即日起,由你全面接手、总揽朔方郡一切民政事务!”
“你的首要之务,便是统筹协调朔方全部资源,倾力协助元叹,做好接收、安抚、初步安置从草原归来的三万同胞之准备!”
“朔方、五原,如今已如唇齿,两郡事务,需紧密相连,你二人务必密切配合,人员、粮秣、物资、工匠,皆可视情况灵活调配,不得有误!”
张昭亦是肃然拱手,沉声应道:“主公放心!昭,领命!必与元叹兄同心协力,确保朔方稳固,并全力支持五原重建与流民安置事宜,使我北疆双郡,连为一体,固若金汤!”
人事安排已定,凌云沉吟片刻,又下达了一道充满人情味与政治智慧的明令:“即刻在朔方郡城及各属县,广泛张榜公告,将此事告知全体军民百姓!”
很快,一张张盖着鲜红朔方郡守大印的告示,被衙役们郑重地张贴满了朔方城以及各县城门、市集、要道等所有人流稠密之处。告示上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文字,向全体军民宣告:
“朔方郡守、凌公谕示全体军民知悉:
赖天子洪福庇佑,我将士用命效死,今已与匈奴于夫罗部达成和议。不日之内,彼部所掳我大汉子民,凡三万余人,将得脱胡虏苦海,重返故国家园!
凡我朔方籍百姓,有亲族、乡邻昔年不幸被掳往匈奴者,可于同胞归来之日,前往郡府指定之地点,凭籍贯、姓名、体貌特征等仔细寻访、认亲。一经双方确认,骨肉至亲,即可由亲族接回家中安置,共享天伦团聚之乐!
其余无亲可投之归乡同胞,郡府亦将一视同仁,妥善安置于新近光复之五原郡境内,分予田宅、粮种、农具,助其重建家园,安居乐业!
此乃皇天浩荡、凌公仁德所致之天大喜讯,望我朔方全体军民人等奔走相告,周知此情,届时同沐恩泽,共庆团圆!”
这告示一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万钧巨石,瞬间在整个朔方郡引发了前所未有、席卷一切的巨大轰动与狂喜浪潮!
“真的?!这是真的吗?!那些年被胡人抢走的亲人……要回来了?!”
“长生天……不,是老天开眼啊!凌将军!凌将军他真的做到了!他真的把咱们的人从胡虏手里救回来了!”
“我的儿啊!娘等了你这十几年,眼泪都流干了,终于……终于把你等回来了啊!”一位白发老妪拄着拐杖,望着告示,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阿姊!阿姊!你听见了吗?你要回来了!你一定在那队伍里!”年轻的弟弟紧紧攥着拳头,激动得浑身颤抖。
无数百姓从四面八方涌到各处告示前,识字的人大声地、反复地念诵着每一个字,不识字的则焦急地拉着旁人询问,生怕漏掉一丝细节。
当消息被最终确认属实后,许多人当场喜极而泣,与身边的陌生人相拥而庆,整个朔方城乃至各县城乡,都弥漫在一片即将迎来失散亲人、骨肉团圆的巨大喜悦与殷切期盼之中。
这早已不仅仅是三万人的简单回归,它更是点燃了成千上万个破碎家庭破镜重圆的希望之火,极大地抚慰了边郡百姓常年累积的伤痛,前所未有地凝聚了民心、军心!
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深切而直观地感受到,跟随这位凌将军,不仅能在这乱世烽火中求得一份安定的生活,更能夺回被践踏的尊严,寻回失落的至亲,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与希望!
朔方与五原的军民之心,因这一纸充满温度的告示,被一种强烈的情感与共同的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联结在了一起。
在顾雍与张昭这两位能吏的高效运作下,整个朔方郡,这台早已为此刻准备好的精密机器,开始全力开动,发出轰鸣。
无数的人员被调动,海量的物资被清点、集中,通往五原的道路被加紧修整……一切都在为迎接游子归乡、也为开拓五原那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土,进行着紧张而有序的万全准备。
一场承载着无数血泪、无尽思念与无限希望的大迁徙、大安置、大开拓,即将在这广袤的北疆边地,轰轰烈烈地展开,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