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郡王余党的彻底肃清与崔芷柔的再次“正名”,如同一阵凛冽的寒风,扫过了宫廷的每一个角落,带来了短暂却真实的宁静。年节的气氛,终于在这肃杀之后,略显松弛地弥漫开来。上元灯会,作为年节的尾声,亦是新朝展示与民同乐、海内升平的重要场合,其筹备更是紧锣密鼓。
今年的灯市设在朱雀大街,特许取消宵禁,与民同乐。届时,不仅帝后(虽然后位空悬,但皇帝会登楼与民同赏)将登临宫墙,许多宗室勋贵、文武大臣亦会携家眷出现在灯市之上,可谓万众瞩目。
尚宫局需协助内侍省,负责部分灯会流程、席位安排以及与民同乐环节的文书协调。经历过贡品风波,崔芷柔处理起这些事务更是驾轻就熟,章程细致,考虑周全,连内侍省总管都暗自点头。
然而,在这片看似祥和忙碌的准备中,崔芷柔却并未放松警惕。苏德妃的敌意并未因上次的挫败而消散,反而可能因陛下的雷霆手段而更加隐忍和深沉。灯市之上,人员混杂,极易生出事端。
她特意调阅了历年上元灯会的记录,尤其是曾出过纰漏的案例,逐一分析其中缘由与应对得失。她甚至通过玄影,不动声色地了解了今年可能出现在灯市上的、与苏德妃母族或永嘉郡王旧部有牵连的人员名单,暗自留心。
上元之夜,如期而至。
长安城火树银花,亮如白昼。朱雀大街上,各式花灯争奇斗艳,舞龙舞狮,杂耍百戏,引来观者如潮,欢声雷动。宫墙之上,灯火通明,李恪一身常服,立于楼前,身边伴着长孙皇后(代表皇室)及几位重臣,俯瞰着下方这片太平盛世的景象,面容平和,偶尔与身旁之人低语几句。
崔芷柔作为尚宫,并未在宫墙显眼处,而是依制在靠近宫墙的一处预留的、便于协调事务的偏阁内值守。阁内亦有窗户,可以望见楼下部分的灯市盛景与远处宫墙上的模糊人影。
她处理完几桩临时递来的事务,便走到窗边,静静望着楼下那片光的海洋。百姓脸上的笑容,孩童手中的糖人,情侣并肩的身影……这一切,与她记忆中那个战乱频仍、饿殍遍野的“前世”形成了鲜明对比。能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或许便是她如今站在这里最大的意义。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宫墙之上,那个模糊却无比熟悉的身影。隔着遥远的距离与璀璨的灯火,她仿佛能感受到那道沉静而威严的目光。
就在这时,楼下灯市中,一阵特别的喧闹引起了她的注意。并非欢庆,而是一阵骚动与惊呼!只见人群如同被劈开的波浪般向两侧散开,一匹受惊的骏马嘶鸣着,疯狂地冲撞而来,马背上空无一人,只有华丽的鞍鞯显示其身份不凡!马匹直直地冲向宫墙下守卫相对薄弱的区域,而那个方向,恰好有几名穿着宗室服饰的年轻子弟正在赏灯,吓得呆立当场!
“惊马!”
“保护殿下!”
楼下侍卫的厉喝与人群的尖叫混杂在一起。
偏阁内的崔芷柔心头一紧!惊马冲撞,若伤及宗室,乃至冲撞宫禁,皆是大事!她立刻对身边女官下令:“速去查探马匹来源,通知下面侍卫稳住人群,保护宗室后退!”
命令刚下,她的目光却猛地凝住——在那受惊马匹冲来的方向侧后方,她似乎看到了一个有些眼熟的身影,一闪即逝!是那个……曾在秋狩时,跟随在魏王世子李炜身边的随从?他怎么会在这里?而且,在那惊马出现前,他似乎……有意无意地靠近过那匹马?
不是意外!
这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掠过脑海!她立刻对另一名心腹低声道:“立刻去找玄影大人,告诉他,注意魏王府旧人,尤其是曾跟随李炜者,可能混在灯市中!” 她不敢明指惊马之事,只能以此方式提醒。
楼下,场面一度混乱。侍卫们试图拦住惊马,但那马匹受惊甚深,力大无穷,竟接连撞翻了几名侍卫,眼看就要冲到那几名吓傻的宗室子弟面前!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玄色身影如同鬼魅般从宫墙阴影处掠出,动作快得只留下一道残影!只见他并未直接去拦惊马,而是身形一折,精准地掠至马侧,手中寒光一闪,一枚细小的银针已刺入马颈某处穴位!
那狂躁的马匹浑身一僵,前冲之势骤减,发出一声哀鸣,前蹄一软,轰然倒地,溅起一片尘土,恰好倒在离那几名宗室子弟数步之遥的地方!
是玄影!他果然在暗中护卫!
人群惊魂未定,侍卫们迅速上前控制住倒地的马匹,将几位宗室子弟护在中间。
崔芷柔在楼上,看得分明,心中稍定。然而,她的目光依旧锐利地扫视着楼下混乱的人群,寻找着那个可疑的身影。忽然,她看到在人群外围,靠近一个卖面具的摊位旁,那个魏王府旧仆正低着头,快步向巷口退去,意图离开!
不能让他跑了!
崔芷柔心思急转,她不能亲自下去,也不能大声指认。她目光扫过偏阁,看到案几上用于记录事务的朱砂笔和一张废稿。她迅速拿起笔,在废稿背面飞快地画了一个简易的魏王符记(她曾在旧档中见过),然后在旁边写了一个“卒”字,意指“魏王卒役”,随即圈起,画了一个箭头指向宫外方向。
她将纸片折好,招来一名绝对可靠的小内侍,低声急促吩咐:“将此物,速速交给楼下穿玄色劲装、刚才制住惊马的那位大人,就说‘疑犯欲从此方向遁走’,快去!”
小内侍机灵,接过纸片,揣入怀中,飞快地溜出了偏阁,混入楼下尚未完全平息的人群中。
不过片刻,玄影似乎收到了什么讯息,目光如电般扫向崔芷柔所指的方向,随即对身边两名便装“青鸟”做了个手势。那两人立刻如同猎豹般,悄无声息地汇入人流,朝着那巷口方向追去。
一场可能的更大风波,被消弭于无形。
楼下的骚动渐渐平息,灯市恢复秩序,仿佛只是一段无关紧要的小插曲。宫墙上的李恪,目光淡淡扫过楼下,在偏阁的方向略微停留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继续与民同乐。
无人知晓,在这璀璨灯火与万众欢呼之下,刚刚经历了一场怎样的暗流交锋。
崔芷柔轻轻舒了口气,倚在窗边,感觉后背竟有些湿冷。她再次望向宫墙,这一次,她似乎看到,那道玄色身影在制住惊马后,曾极其短暂地抬首,望了一眼她所在的偏阁方向。
灯市惊鸿,危机暗伏。
梅影照夜,无声破局。
她缓缓坐回案前,提起笔,准备记录今晚灯会的流程。指尖却微微有些发颤。
不是害怕,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
在这九重宫阙,万千灯火之中,她与他,一个在明,一个在暗;一个执掌乾坤,一个协理宫闱;一个俯瞰众生,一个洞察细微。却在这喧嚣之下,拥有着无人能及的默契,共同守护着这片夜色下的安宁。
她低下头,看着宣纸上未干的墨迹,唇边,终是泛起了一丝清浅的、真实的笑意。
这深宫长夜,似乎也并非全然冰冷。
至少,有一道目光,始终与她,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