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内,檀香如雾。
一副黑白棋盘,横亘在李世民与魏征之间。
棋盘之外,是人间帝王布下的天罗地网,只为兑现君王一诺。
棋盘之内,黑白子交错纵横,每一次落子,都敲击在时间的脉搏上。
“爱卿,近日关中大旱,朕心甚忧,当以何策解之?”
他必须让这位耿直到近乎古板的老臣全神贯注下棋。
用国计民生这把大锁,牢牢锁在这方寸棋盘之上。
直到,午时三刻过去。
魏征,字玄成,闻言眉头深锁,并未察觉今日君王的异样。
他只当是寻常的国事商议。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乃开官仓,行赈济。”
“国之根本,在乎民生,民心若安,则江山永固。”
他一边说着,一边随手落下一枚黑子,棋路中正平和,一如其人。
“善。”
李世民点头称赞,内心却焦灼如焚。
他瞥了一眼殿角那巨大的滴漏铜壶。
清水正一滴一滴落下,敲击铜盘。
滴答。
滴答。
每一声,都像一记重锤,砸在李世民的心头。
“朕近日读史,见前隋之亡,皆因炀帝好大喜功……爱卿以为然否?”
李世民再度抛出一个足以长篇大论的话题。
魏征果然被引动心绪,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李世民认真听着,不住颔首,殿内一派君臣相得的和谐景象。
可他全部的心神,都只在两个字上。
拖延。
斩仙台上,众仙神透过轮回镜,看着人间皇宫中的这一幕,尽皆屏息。
“好一个人皇!竟以国事为枷锁,困住了代天行罚的人曹官!”太白金星抚须赞叹。
“凡人小计。”
普法天尊面无表情,冷冷吐出一句。
天道煌煌,岂是凡间帝王用些许计谋就能蒙蔽?
轮回镜中,时间无声流逝。
铜壶中的水,已滴漏过半。
午时,已至。
魏征毕竟年事已高,又为国事日夜操劳,与帝王对弈更是耗费心神。
他强撑着精神,眼皮却越来越沉。
一股莫名的、无法抗拒的困意,正从他神魂深处涌出。
李世民落下一子,发出清脆的撞击声。
“爱卿!此步棋,你可看清了?”
魏征一个激灵,猛地抬头,眼神中已是藏不住的疲惫。
他揉了揉眼睛,口中应道:“臣……臣在看……”
声音已然含糊。
他的头,开始不受控制地一点一点,如同风中残烛。
“魏征!”
“朕问你!兵部尚书一职,朕欲以秦琼代之,你意下如何?!”
这石破天惊的一问,让即将沉睡的魏征再次强行清醒。
“万万不可!秦将军……不善调度……臣举荐……”
他话未说完。
那股积攒了许久的困意,如同九天之上压下的潮水,终于彻底淹没了他。
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身子一晃。
手里的棋子“啪嗒”一声,掉在棋盘上。
而后,这位刚正不阿的老臣,竟一屁股坐回软榻,头一歪,靠着凭几,发出了沉沉的鼾声。
呼……
呼……
鼾声如雷。
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李世民呆呆地看着伏案睡去的魏征,又看了看殿外那已经移至正中的日头。
午时三刻……马上就要过了!
而魏征现在已经熟睡。
成了!
李世民紧绷的身体瞬间松弛,一股狂喜与自豪冲上心头。
他缓缓站起,走到窗边,俯瞰着自己一手缔造的煌煌帝都,胸中豪气万丈。
君王一诺,重于泰山。
今日,他以凡人之躯,为人皇之尊,真正从天条之下,保住了一条龙的性命!
人间之事,终究是朕做主!
然而,就在他心潮澎湃的瞬间。
一股毫无来由的阴冷寒气,突兀地在暖殿内弥漫开来。
紧接着,一股浓郁的血腥味,凭空钻入他的鼻息。
李世民的笑容,凝固了。
他猛地回头。
只见酣睡中的魏征,眉头紧锁,额上冷汗涔涔,仿佛正经历着一场极度可怕的噩梦。
“奉天承运……”
魏征的嘴唇无意识地蠕动着,吐出含糊的呓语。
“……违逆天旨……罪……罪无可赦……”
李世民的心,猛地一沉!
“斩!”
一声梦中的厉喝,从魏征口中清晰地吐出!
也就在这一刻,酣睡的魏征猛地一个哆嗦,被无形的力量惊醒。
他豁然睁眼,眼神中充满了惊魂未定的茫然。
“陛下……”
他看着李世民,脸色苍白地拱手。
“臣……臣失仪了。方才臣做一奇梦,梦见自己成了监斩官,在一处云端高台之上,亲手……亲手斩下了一颗硕大的白龙龙头。”
“龙血……溅了臣一身……”
轰!
魏征的话,像是一道无声的天谴,在李世民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踉跄后退一步,脸色瞬间煞白,难以置信地看着魏征,又看向窗外那片晴朗的天空。
人,在人间沉睡。
魂,于九天行刑!
他设下了天罗地网,困住魏征,可没想到他居然梦中斩了龙王!
斩仙台上,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仙神,包括杨戬和孙悟空,都看得遍体生寒。
这,便是天道!
润物无声,却又无孔不入!
片刻的死寂之后,普法天尊那压抑着极致快意的声音,缓缓响起。
目光却像两把冰冷的锥子,死死钉在林澈身上。
“林澈,你看到了吗?”
“你算人心,算时机,算人皇的承诺,你以为你困住了行刑之人。”
普法天尊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一字一顿,宣读着最终的审判。
“可你算不到,天道杀人,何须动刀?”
“神魂出窍,梦中斩龙!”
“在绝对的法理秩序面前,你所谓的智慧,所谓的布局,不过是凡尘泡影,一场自以为是的笑话!”
天威煌煌,不可逆转!
此局,已是死局!
然而,面对这彻底的失败,面对普法天尊诛心的话语,轮回镜前的林澈,脸上依旧没有半分绝望。
他知道这之后又将如何悄无声息地,牵动了另一桩更大的因果。
他的眼神幽深,仿佛在欣赏一幅早已烂熟于心的画卷。
画的下一步,该落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