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青林的视网膜上还残留着粒子对撞机的蓝光时,脚下的触感已经从合金地板变成了湿润的泥土。

他下意识地抓向腰间的量子定位仪,却只摸到一片粗糙的麻布——那是不知何时套在他身上的衣服,针脚歪歪扭扭,带着草木灰的气息。

“你是何人?”

一个苍老却沉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青林猛地回头,看见一个身披葛衣的老者,须发如雪,却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着。

老者的眼睛很亮,像浸在清泉里的黑曜石,正平静地打量着他,目光里没有惊慌,只有一种洞察世事的温和。

周围是连绵的夯土台,台上盖着半地穴式的房屋,屋顶铺着茅草,边缘还挂着风干的谷物。远处的田垄上,有人用石犁翻土,牛蹄踏过湿润的土地,留下一串串深浅不一的印记。

天空蓝得发脆,几朵白云像是被人用手揉碎的棉絮,缓慢地飘过。

青林的喉结动了动,大脑在飞速运转。

他是国家射电天文台的研究员,刚才正在调试新一代深空探测器的导航系统,突如其来的能量过载让实验室的灯光全部熄灭,再睁眼时,世界就变成了这副模样。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甲缝里还残留着机油,与身上的麻布形成了诡异的对比。

“我……来自很远的地方。”他斟酌着措辞,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无害,“或许,是你们说的‘天’之外?”

老者闻言,脸上露出一丝了然的微笑:“天之外?那可是帝俊和羲和居住的地方。不过看你的样子,倒像是个寻常人。”他顿了顿,指了指不远处的高台,“随我来吧,正好要商议治水的事,你若有兴趣,也可听听。”

青林跟在老者身后,心脏在胸腔里擂鼓。治水?帝俊?羲和?这些只在《山海经》和考古报告里见过的词汇,此刻却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口中说出。他注意到老者的步伐很稳,脚下的夯土路面平整得惊人,甚至能看到清晰的木夯印记,显然是经过精心处理的。

“敢问长者尊姓大名?”青林忍不住问道。

“人们都叫我放勋。”老者随口答道,“不过你若不嫌弃,叫我尧便可。”

青林的脚步猛地顿住,像是被无形的钉子钉在了地上。尧?五帝之一的尧?那个传说中制定历法、划分九州、禅让帝位的上古帝王?他使劲掐了自己一把,清晰的痛感告诉他这不是梦。他穿越了,穿越到了距今四千多年前的尧时代。

尧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异样,回过头来,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怎么了?”

“没……没什么。”青林咽了口唾沫,快步跟上,“只是听说过您的名字。”

尧笑了笑,没再追问。他们走上最高的那座夯土台,台上已经聚集了十几个人,男女老少都有,身上的衣服各不相同,有人穿葛布,有人穿兽皮,还有人戴着用贝壳串成的项链,显然是来自不同部落的首领。看到尧走来,众人纷纷起身行礼,动作整齐划一,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

“都坐吧。”尧摆了摆手,自己在一块打磨光滑的石板上坐下,“这次请大家来,是商议共工氏提出的治水方案。”

一个身材魁梧的壮汉站起身,他的胳膊上戴着铜环,说话时声音像打雷:“首领!我看还是堵!把河道两边的堤坝筑高,让洪水无路可走!去年我部落就是这么做的,保住了三成的庄稼!”

“不妥。”一个穿麻布长裙的女子立刻反驳,她的头发上插着骨簪,上面刻着细密的花纹,“前年我部落试过筑堤,结果洪水漫过堤坝,冲毁的田地比不筑堤时还多。水是活的,堵是堵不住的。”

众人立刻七嘴八舌地争论起来,有人说该堵,有人说该疏,还有人提出要向上天献祭,祈求神灵息怒。青林站在角落,惊讶地发现这场争论虽然激烈,却秩序井然,每个人都在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没有人因为愤怒而拔剑相向。

尧静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敲击着石板,直到众人的声音渐渐平息,他才缓缓开口:“共工氏的办法,试过三次,成少败多。华胥氏说水是活的,有道理。但怎么疏?往哪里疏?这才是关键。”他看向众人,“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庄稼,要想想十年、百年之后,子孙后代该如何生活。”

青林的心猛地一跳。他忽然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上古时代的想象是多么错误。这里不是蒙昧的蛮荒之地,而是一个有着清晰治理思路的社会。尧的话里,已经蕴含着长远规划的意识,甚至隐隐透出“可持续发展”的雏形。

接下来的讨论更加深入。有人提出要勘察河道走向,有人建议迁移低洼地带的部落,还有人提到要储存粮食以备灾年。尧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问题:“勘察河道需要多少人?走哪些路线?”“迁移部落的话,新的居住地选在哪里?谁来负责选址?”“储存粮食的话,用什么容器?放在哪里最安全?”

他的问题精准而务实,没有一句空话。青林注意到,每当有人提出一个想法,尧都会追问具体的执行细节,仿佛在脑海里提前演练整个过程。这种注重实操的治理风格,让他想起了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落地思维”。

会议结束时,尧已经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治水方案:由三个部落分别负责上游、中游、下游的河道勘察,十天后汇总结果;另两个部落负责筛选新的居住地,要求地势高、靠近水源;所有部落都要按比例上缴粮食,统一储存在新建的粮仓里,由专人看管。

“此事关系重大,”尧最后说道,“每个部落的任务都写在木简上了,大家带回部落,务必落实。三个月后,我们再在这里商议下一步的行动。”

众人领了木简,行礼告退。青林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每个部落首领手里的木简大小一致,上面的刻痕清晰规范,显然是经过统一制作的。这说明,这里已经形成了标准化的文书系统,这可是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你好像有心事?”尧走到他身边,递过来一块烤熟的谷物饼,“尝尝吧,这是今年的新粮。”

青林接过饼,咬了一口,口感粗糙,却带着天然的谷物香气。他看着尧,犹豫了一下,问道:“您为什么不直接命令他们做事,还要费这么大劲讨论?”

尧笑了:“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是所有人的天下。我一个人的想法,难免有疏漏。让大家都说说,才能找到最好的办法。再说,他们自己说出来的办法,做起来才会更用心。”

“那如果有人不服从呢?”

“那就让他说说为什么不服从。”尧的语气很平静,“若是他说得有道理,我们就改;若是没道理,大家一起劝他。实在不听的,说明他心里没有大家,这样的人,留着也没用。”

青林怔住了。他忽然明白,这就是后世儒家推崇的“德治”。但这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基于共识的治理模式——通过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再依靠共识的力量推动执行。这种模式的效率或许不如高压命令,但却能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形成持久的合力。

接下来的几个月,青林成了尧身边的一个特殊“随从”。他自称是“天外来客”,对世间万物都充满好奇,尧也不疑有他,任由他跟着自己四处巡查。这段时间里,青林看到了更多让他震惊的景象。

他看到尧命人在高台上架起观测仪器——那是一个由七根长短不一的木杆组成的装置,通过太阳照射木杆产生的影子变化来记录时间。负责观测的人每天都会在龟甲上刻下影子的长度,日积月累,竟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历法。

“这是羲和他们观测了十年才定下来的。”尧指着龟甲上的刻痕对青林说,“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什么时候迁徙,都得看它的脸色。”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我总觉得还不够准,你看,去年秋分那天,本该降温,却热了三天,耽误了秋收。”

青林看着那些整齐的刻痕,忽然想起了现代的天文观测数据。他忍不住说道:“其实,地球绕着太阳转,公转一周是三百六十五天多一点,分成四季……”

他话没说完,就被尧打断了:“地球?太阳?你说的是‘天’和‘日’吗?”

青林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古人对天体的称呼不同。他点点头,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日是中心,大地绕着日转,转一圈就是一年。月亮绕着大地转,转一圈就是一个月。”

尧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拉着青林走到观测台前,指着木杆的影子:“那你说,为什么夏天的影子短,冬天的影子长?”

青林拿起一根小木棍,在地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太阳系模型:“因为大地是斜着转的,夏天的时候,我们这边离日近,影子就短;冬天离日远,影子就长。”

尧盯着地上的模型看了很久,忽然一拍大腿:“原来如此!怪不得羲和说,观测十年才能校准一次历法,因为每年都差一点!”他抬头看向青林,眼神里充满了兴奋,“你这个说法,能让历法更准吗?”

“能。”青林肯定地说,“只要算出大地绕日的周期,再结合月亮的周期,就能制定出更精确的历法。”

接下来的几天,青林成了尧的“天文顾问”。他凭着记忆中的天文知识,指导观测人员调整木杆的角度,计算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尧每天都来观测台,亲自记录数据,有时甚至会通宵守在那里,眼睛里布满血丝,却依然神采奕奕。

半个月后,新的历法初步成型。当青林根据计算,准确预测出一次日食时,整个部落联盟都沸腾了。人们围着青林和尧欢呼,把他们当成了能与上天沟通的神人。

“这不是神力,是道理。”尧站在高台上,对众人说道,“天上的日月星辰,和地上的河流山川一样,都有自己的道理。我们只要找到这个道理,就能预知它们的变化。”

青林看着尧的背影,忽然明白了“敬鬼神而远之”这句话的由来。尧不是不相信神灵,而是更相信规律。他把神秘的天象转化为可观测、可计算的自然现象,这种理性精神,或许才是中华文明最珍贵的基因。

除了天文历法,青林还见识了尧在其他方面的创举。他看到尧建立了“谤木”制度——在部落联盟的中心立起一根木柱,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刻下对首领的意见,哪怕是批评和指责。

“如果首领做得不好,百姓却不敢说,那这个首领迟早要把大家带向灭亡。”尧对青林解释道,“让他们说出来,我才能知道自己哪里错了。”

他还看到尧推行“五刑”,但很少真正使用。更多的时候,是通过调解和教化来解决部落之间的矛盾。有一次,两个部落因为争夺水源差点打起来,尧亲自跑去调解,他没有评判谁对谁错,而是带着两个部落的首领一起勘察水源,最后想出了一个轮流取水的方案,让双方都满意。

“刑罚是用来惩恶的,但最好的办法是让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善。”尧说,“就像种树,光想着除虫不行,还得施肥浇水,让树自己长得结实。”

青林渐渐明白,尧的“德治”不是空洞的道德口号,而是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它包括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注重共识的决策机制,畅通民意的反馈渠道,以及以教化为主的矛盾解决方式。这套体系虽然简陋,却蕴含着现代治理的核心智慧。

三个月后,治水方案的执行情况汇报上来。河道勘察已经完成,绘制出了详细的河道图;新的居住地也选好了,正在组织迁移;粮仓里储存的粮食足够应对半年的灾荒。

“很好。”尧看着面前的木简地图,对众人说道,“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疏通河道。但这不是一个部落能完成的事,需要大家合力。”他指着地图上的一条大河,“这条河是洪水的主要通道,我们要在它的下游挖一条支流,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

有人提出疑问:“挖支流需要很多人,而且不知道要挖多久,部落里的农活怎么办?”

尧早有准备:“我已经算过了,每个部落出十分之一的人,轮流去挖河,既不耽误农活,又能保证工程不停。粮食由粮仓统一供应,不会让大家饿着肚子干活。”

青林看着地图上那条用朱砂标出的支流路线,忽然觉得有些眼熟。他想了想,猛地意识到,这条路线和后世的某条人工运河惊人地相似。难道说,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早在尧时代就已经有了如此长远的规划?

工程开始后,青林跟着尧去工地巡查。他看到成千上万的人在河道两岸忙碌,有人用石斧砍伐树木,有人用耒耜挖掘泥土,还有人用独木舟运送工具。虽然没有现代机械,但人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进度竟然比青林预想的快得多。

“你看,”尧指着正在夯土的人们,“他们不是在为我干活,是在为自己干活。这条河通了,他们的田地就不会被淹,子孙后代都能受益。”

青林忽然想起了自己时代的一个争论:文明的本质是什么?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制度的完善?看着眼前这一切,他似乎有了答案。尧时代的技术或许落后,但这里已经形成了一套能够凝聚人心、调动资源、解决问题的制度,而这,正是文明的核心。

日子一天天过去,青林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不再想念实验室的仪器,反而对每天的观测、讨论、巡查充满了兴趣。他甚至开始学着用石刀在木简上刻字,虽然刻得歪歪扭扭,却乐在其中。

这天,尧把青林叫到观测台,指着夜空说:“你说天之外还有世界,那里的人,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在努力生活?”

青林看着尧的侧脸,在星光下,老者的皱纹里仿佛藏着千年的智慧。他忽然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技术如何进步,人类面临的问题其实从未改变: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为未来打算。

“应该是的。”青林轻声说,“无论在哪里,人们都在寻找更好的生活。”

尧笑了,他转过身,递给青林一块龟甲,上面刻着新的历法数据:“你看,我们的历法又准了一些。等这条河挖通了,我们还要观测星辰,制定更准的历法;还要教大家种植新的庄稼,让粮食更多;还要把各个部落的语言、习俗整理出来,让大家更好地相处。”

青林接过龟甲,冰凉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见证的不仅仅是一个远古时代,更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尧所做的一切,看似琐碎,却在为一个庞大的文明奠定基础:他制定的历法,成为了农耕文明的时间坐标;他建立的议事制度,孕育了“民为邦本”的政治理念;他倡导的教化,塑造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

就在这时,天空中忽然闪过一道蓝光,与青林来时看到的一模一样。他的身体开始变得透明,像是被无形的力量拉扯着向上飘去。

“看来,你要回去了。”尧平静地看着他,眼神里没有惊讶,只有一种了然的温和,“也好,你的世界,或许也需要你去做些什么。”

青林想说些什么,却发不出声音。他看着尧,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治水工地,看着夯土台上整齐的房屋,眼眶忽然湿润了。

“记住,”尧的声音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无论在哪里,治理的根本,是人心;文明的根基,是传承。”

蓝光越来越亮,青林的意识渐渐模糊。最后一刻,他看到尧转身走向观测台,拿起木杆,继续观测着星空,仿佛要把整个宇宙的规律都刻进自己的眼睛里。

当青林再次睁开眼时,实验室的灯光正刺得他睁不开眼。同事们围在他身边,脸上满是焦急:“青林,你终于醒了!刚才能量过载,你突然晕倒了,吓死我们了!”

青林猛地坐起身,看了看自己的手,指甲缝里的机油还在,身上穿着熟悉的白大褂。一切仿佛只是一场梦。

“导航系统怎么样了?”他下意识地问道。

“已经修复了,”同事递过来一份报告,“不过很奇怪,系统里多了一段陌生的代码,像是某种校准程序,让导航精度提高了好几个数量级。”

青林接过报告,目光落在那段代码上。他愣住了,那段代码的逻辑结构,竟然和尧时代观测台的木杆排列方式惊人地相似。

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城市,脑海里却浮现出尧的身影。

那个身披葛衣的老者,那个在夯土台上讨论治水方案的首领,那个仰望星空的探索者。

青林忽然明白了,自己带回的不仅仅是一段代码,更是一种智慧。

尧的贡献,从来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而是朴实无华润物细无声的付出。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重生归来后,大佬说他甘愿当替身亿万神豪靠缺德惊爆全球两张藏宝图穿书误入反派团我和反派师兄谈了成神风暴万域神芒天荒神域恋综后和死对头感情变质天行剑祖致我亲爱的探灵博主从为地虎侠正名开始陆总别求了,夫人已被宠上天名柯穿越:系统他们偏心安室透岁月如梦!我被逃婚的未婚夫带回家了大雍翻译官轻吻她替身死遁后,京圈大佬急疯了惊世女将:我的空间藏雄兵同时穿越:不吃牛肉养成系之小狼狗重生后,我把渣夫卖了一百万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太子只准我生娃,压力有些大!八零嫁绝嗣首长多胎后,全员破防重生:蛇蝎毒后浮沉一世是清欢丹仙重生,夺舍娇俏女掌柜诱她失控,小商总化身男妖精武魂之翼死在韩娱UMA合集天地日月神域败家王爷,富婆王妃穿书成女配:只为泡男二重生之摄政王妃太嚣张这个白猫有点坏修仙到处薅羊毛这末世过得也太滋润了!四合院的普通人生重生后中奖8亿怎么花重生之娇软小王妃我堂堂炮灰小师妹,贱一点怎么了崩坏:守梦的无想者姐姐你马甲掉了风水特卫局玩恐怖游戏吗?包对象的那种天灾:沃利贝尔日落无涯【刑侦】就打个篮球,却成了天选之子鬼片世界:正派的我,越走越歪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锦鲤弃妇:大吉大利,今日和离电霸厨娘小俏媳之带着全家致富穿越之农家老四失业后,我从位面交易开始致富绑定交换系统后,上交国家当首富阴阳秘术之鬼瞳重生后,将军嫂嫂想娶我你想抄家,问过我公主媳妇了吗?三国经销商迷局密说他爱上了土包子女生斗罗:开局教皇祭天穿越废物世子,开局申请发配边疆快穿:炮灰男配要翻身【娱乐圈】脸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末日穿六零的快乐生活戏仙记穿成反派儿子的亲女儿?开局融合巅峰雷阿伦,我单骑救主咸鱼被迫在修仙界搞内卷希腊神话:诸神宠儿四合院:万岁军退伍,掌权保卫处豪门弃妇被迫走红了全是孽缘男主绝嗣?她靠系统母凭子贵!那片天空那片云反派心尖黑月光假太监:皇后请排队,我是真忙不过来啊!年少情深:阎少的撩人甜妻不好追创世穷神揽青华鬼灭:我的哥哥是上弦和初始剑士是六眼,也是火红眼天剑之剑回到最初,我说我喜欢你小小夫君殇祭茅山道士传奇2在柯南世界里柯学开挂望川忘川她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我气运!纵横诸天:我能无限许愿!醉哑公子他偏要以下犯上死神之鬼差开局死亡缠绕,库里跟我学灌篮镜灵世界怀了死对头的崽后我跑路了绑定系统,农门长姐靠打人致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综影视:如烟很忙夫人马甲遍地跑,全球大佬追着宠从追星到相恋:我与TNT的浪漫星铁:粉毛傻子如是说龙族剑终逆臣超心动,这道题竟该死的甜美快穿GB:反派他娇软可欺何老师:与你相随半生重生之警途重启,我要纵横官场白鹿原续集物业通知:违反规则将被抹杀抗战:我,神枪手,团长当祖宗供全民:F级天赋?我能锻造神器!神级NPC的伪装守册妖尾之听见物品心声之后我无敌了漫画工具人努力救世中穿越兽世:抑郁的我,成了掌心娇入住男寝,我比病娇舍友更疯批重生后我把欢宜香换掉了综影视之帅哥都是我的仙人抚我顶,授我钛合金第十八劫女祭司赋予美男开挂技能四合院根据地的红小鬼两界穿:吾以中二之名,重定秩序修真之多宝葫芦背靠大理寺发放手工活刑侦档案:情迷真相原神:烈风,但白月光剧本玄牝之门1金王帝国您的外卖到了快穿:软萌娇夫被反派女神捡走了亮剑:用无限物资建设根据地港岛:从60年代开始称霸商界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四合院:忽悠加截胡,众美归心金兰厌胜劫完美仙路东南亚军阀混战重生1990这一世逆转乾坤岚影日记:致九个人的世界多了一道乖了一辈子,重生后,她不装了太初:开局获得太初锻体决我竟是水怪不能修炼?那就换个修炼体系!洪荒第3001位魔神东京:开局神选,三天制霸铃兰科研兴国:投胎是门技术活中国灵异地标真实地点灵异故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