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地下二层的特殊实验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空间,比起楼上合成实验室的,这里安静得能听到每个人的呼吸声。
在房间中央的防爆工作台上,躺着一个巴掌大小的银灰色方块。它看起来朴实无华,甚至有些笨重,外壳是临时加工的金属材质,上面布满了各种传感器接口。但就是这个小东西,让在场十几位顶尖专家屏息凝神。
开始最终封装。崔明远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他已经连续三十六小时没有合眼了。
王磊戴着特制手套,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片固态电解质薄膜放入电池壳体中。他的动作极其轻柔,仿佛在安置一个新生儿。在他身旁,两位工程师正在仔细检查每一根导线,确保连接万无一失。
这是他们第一次尝试将实验室的突破性材料组装成完整的电池原型。过去的三个月里,团队解决了无数个难题:电极与电解质的界面优化、多层薄膜的堆叠工艺、特殊封装材料的选择...每一个环节都经历了数十次失败。
氢源罐压力正常。
固态电解质层检测完毕,无破损。
密封圈安装到位。
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林烨和陈薇站在观察区,透过防爆玻璃紧张地注视着里面的每一个动作。吴坤也来了,这个平时大大咧咧的汉子此刻却紧握着拳头,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最后一道封装工序,崔明远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准备注入氢源。
实验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机械声,特殊的注氢设备缓缓对接在电池原型的进气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是最关键的步骤,任何微小的泄漏都可能导致前功尽弃。
注氢开始...压力稳定...注氢完成!
立即进行气密性检测!
漫长的十分钟等待后,检测仪器的绿灯亮起。
气密性达标!无泄漏!
实验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但很快又安静下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连接测试系统。崔明远命令道。
工程师们将密密麻麻的导线连接到电池原型的接口上。在房间一侧的监控墙上,数十个参数开始跳动:电压、电流、温度、内阻...
初始电压3.2伏,正常!
内阻...天啊,比预期低了20%!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但崔明远的脸色却越来越凝重。他知道,最关键的测试还在后面。
开始能量密度测试。
测试仪器开始运转,电池原型被接入一个特制的充放电系统中。监控屏幕上的曲线开始波动,所有人都紧盯着那条代表能量输出的红线。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转的嗡鸣声。突然,测试工程师猛地抬起头,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初步测算...能量密度...达到每公斤650瓦时!
这个数字像一道惊雷在实验室里炸开!
多少?吴坤第一个跳起来,你再说一遍!
每公斤650瓦时!是现在顶级锂电池的三倍!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能保持冷静了。观察区里,林烨紧紧抓住陈薇的手,两人眼中都闪烁着泪光。实验室里,研究员们相拥而泣,有人甚至激动地跪在了地上。
我们...我们真的做到了...王磊扶着工作台,泪水模糊了双眼。为了这一刻,他们经历了太多次失败,度过了太多不眠之夜。
崔明远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保持冷静:继续测试,我要看循环稳定性。
然而,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在接下来的循环测试中,问题开始显现:电池的电压输出不稳定,在第三次循环时出现了明显的性能衰减。
果然...崔明远叹了口气,界面稳定性还是不够。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没有人感到沮丧。
崔博士,这已经很了不起了!王磊激动地说,这可是从0到1的突破!性能不稳定我们可以慢慢优化,但能量密度的数据是实实在在的!
李晶的团队也给出了积极的分析:根据我们的模型,性能衰减主要来自电极材料的相变,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材料改性来解决。
林烨走进实验室,来到那个银灰色的电池原型前。他轻轻抚摸着还带着余温的外壳,眼中满是感慨。
知道吗,他对在场的所有人说,很多年后,当固态氢电池像今天的锂电池一样普及时,人们会记得,第一块原型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他转向崔明远:给它起个名字吧,老崔。
崔明远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就叫它星火一号吧。象征着我们星火科技,也寓意着这是燎原的星星之火。
好!星火一号!众人齐声赞同。
虽然这个原型机还远未达到实用标准——体积笨重、循环寿命短、性能不稳定,但它证明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径是可行的。三倍于锂电池的能量密度,这个数字本身就具有颠覆性的意义。
当晚,研究院破例举行了一场庆祝会。在庆祝会上,林烨举杯说道:
今天,我们证明了固态氢电池不是天方夜谭!虽然前路依然漫长,但最难的从0到1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敬每一位为此付出心血的同仁!
在欢声笑语中,崔明远却悄悄离席,回到了实验室。他站在星火一号前,陷入了沉思。作为首席科学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把实验室的原型变成可以量产的商品,他们还需要攻克更多的技术难关。
怎么一个人在这里?林烨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
在想接下来的路。崔明远轻声道,界面稳定性、循环寿命、成本控制、安全性能...每一个都是硬骨头。
但我们至少有了攻坚的方向,不是吗?林烨微笑道,还记得三个月前吗?那时候我们连一片合格的薄膜都做不出来。
崔明远也笑了:是啊,进步确实很大。
两人并肩站在实验台前,注视着那个改变游戏规则的原型。在它的银灰色外壳下,蕴藏着足以颠覆整个能源行业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