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军涌入徐州城后,巷战随即打响。这座千年古城的街道狭窄曲折,房屋密集,清军残部利用熟悉的地形,在街道、小巷、房屋内构建起临时防线,负隅顽抗。复国军的推进虽势如破竹,却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王小六所在的班组,跟着大部队沿着主干道推进。街道两旁的房屋里,不时有清军士兵探出头来射击,子弹呼啸而过,逼得他们只能贴着墙根前进。“注意左侧房屋!” 王小六大喊,一枪击中一名从窗户里探出头的清军士兵。那名士兵惨叫一声,倒在屋内。
“班长,前面有清军设置的路障!” 一名新兵喊道。王小六抬头望去,只见前方的街道中央,清军用沙袋和废弃的马车筑起了路障,路障后面架着两挺机枪,正对着他们疯狂扫射。冲锋的士兵们纷纷倒下,无法前进。
“用手榴弹!” 王小六下令,两名士兵立刻掏出新型手榴弹,拉开导火索,朝着路障扔去。“轰隆!” 两声巨响,路障被炸开一个缺口,机枪也停了火。“冲!” 王小六带着班组的弟兄们,趁机冲过马路障,与路障后的清军士兵展开白刃战。
清军士兵虽然顽抗,但士气低落,根本不是复国军的对手。王小六挥舞着大刀,砍倒一名清军士兵,又一脚踹倒另一名,很快就清理了路障后的残敌。可刚推进没几步,旁边的小巷里突然冲出一队清军,对着他们发起偷袭,一名新兵躲闪不及,被刺刀刺穿了胸膛。
“小心巷战偷袭!” 王小六大喊,立刻组织弟兄们依托房屋,形成防御阵型,对着小巷里的清军射击。小巷里的清军被打得无处可藏,纷纷逃窜。王小六看着倒下的新兵,心里充满了悲痛——战争无论何时,都伴随着牺牲。
与此同时,张铁率领第三旅,朝着徐州府衙推进。府衙是清军的核心据点,图尔格带着最后的精锐部队,在这里构建了坚固的防御。府衙的围墙高达两丈,上面布满了射击孔,墙外还挖了一道深壕,壕底插满了尖桩。
“将军,府衙防御坚固,咱们很难直接进攻。” 参谋说道。张铁点点头:“用迫击炮轰击围墙,工兵炸开缺口,步兵跟进冲锋!” 迫击炮连立刻架起炮位,对着府衙的围墙发起炮击。炮弹炸开,围墙出现了多个缺口,可清军很快就用沙袋堵住了缺口,继续抵抗。
“工兵上!” 张铁下令,工兵们背着炸药包,冒着枪林弹雨,朝着围墙冲去。他们跳进壕沟,踩着尖桩,艰难地向对岸爬去。清军的子弹落在壕沟里,溅起水花,几名工兵被击中,倒在壕沟里。剩下的工兵们咬牙坚持,终于爬到对岸,将炸药包放在围墙的根基处。
“轰!” 炸药包炸开,围墙被炸开一个大口子。张铁立刻率领步兵,朝着缺口冲去。府衙内的清军士兵们冲了出来,与复国军展开白刃战。图尔格手持佩剑,亲自督战,大喊:“弟兄们,跟他们拼了!” 可士兵们早已无心抵抗,纷纷扔下武器投降,只有少数亲信跟着他顽抗。
张铁看到图尔格,立刻冲了上去:“图尔格,投降吧!你已经没有退路了!” 图尔格冷笑一声:“我乃大清将领,岂能向反贼投降!” 说完,挥舞着佩剑,朝着张铁冲来。两人立刻缠斗在一起,佩剑与大刀碰撞,火花四溅。
张铁的武艺在战火中不断提升,渐渐占据了上风。他瞅准一个破绽,一刀砍在图尔格的手臂上,佩剑掉在地上。图尔格捂着伤口,还想反抗,被张铁一脚踹倒在地,生擒活捉。
府衙的抵抗被瓦解,但城内的零星战斗还在继续。不少清军士兵躲在百姓家中,负隅顽抗,给复国军的清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为了保护百姓,复国军的士兵们只能逐屋搜索,小心翼翼地清除残敌,进度缓慢。
赵罗进城后,立刻下令:“严禁士兵骚扰百姓,保护城内古迹和民房;对投降的清军士兵,一律优待;对负隅顽抗的残敌,坚决清除!” 士兵们严格遵守命令,在清理残敌的同时,尽量保护百姓的安全。
城内的百姓们,看到复国军纪律严明,不抢不烧,纷纷走出家门,主动为复国军指引清军残敌的藏身之处。一名老人拉着王小六的手,指着一处房屋:“将军,里面藏着几名清军,他们抢了我的粮食,还威胁我不准说出去。” 王小六立刻带着弟兄们,包围了那处房屋,喊话劝降。屋内的清军士兵见无法躲藏,只能放下武器投降。
巷战持续了整整一天,夕阳西下时,城内的零星抵抗才基本平息。复国军的士兵们疲惫地坐在街道上,身上沾满了血污,却没有胜利的欢呼,只有历经战斗后的沉静。徐州城的大部分区域,已经被复国军控制,只剩下少数残敌,还在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