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声名鹊起
贡院的那场小火,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超任何人的想象。尤其是在信息传递主要依靠口耳相传的时代,一个兼具“意外”、“危险”与“幸运对比”的故事,其传播速度和发酵效果是惊人的。
“墨轩阁”这个名字,以及其提供的考篮、油灯和特制餐食,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汴京街头巷尾,尤其是与科举相关的圈子里,最热门的谈资。
故事的版本在不断演变和丰富。传到后来,几乎变成了:贡院内突发大火,使用劣质蜡烛的考生试卷尽毁,痛哭流涕,前程断送;而所有使用“墨轩阁”油灯的考生,因其灯体稳固、燃烧稳定,不仅安然无恙,甚至能在混乱中保持镇定,继续答题,超常发挥!
虽然事实远没有如此夸张,但民众和学子们显然更愿意相信和传播这种带有戏剧性的版本。“墨轩阁”的产品,被牢牢地贴上了“安全”、“可靠”、“关键时刻能保前程”的黄金标签。
其直接后果就是,“墨轩阁”店铺的门槛,几乎被蜂拥而至的人群踏破。
不再仅仅是赴考的学子,许多家中仍有读书郎的殷实人家,甚至一些好奇的普通市民,都纷纷前来围观、购买,仿佛能将这份“好运”和“安全保障”带回家一般。店铺内整日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之前准备的所有库存,在短短两三天内被抢购一空。租赁业务更是排起了长队,供不应求。
沈墨轩不得不再次扩大规模,让张老匠人带着几个临时招募的学徒日夜赶工,同时也增加了食物制作的份额。资金如同活水般源源不断地涌入,迅速填补了之前的亏空,并积累了相当可观的盈余。这第一桶金,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丰厚。
声名鹊起,达到了顶峰。
“沈掌柜,真是多亏了您那油灯啊!那晚我们那片号舍好几个人的蜡烛都摇摇晃晃,就我的稳如泰山!”
“何止油灯!那考篮才是真方便!三场考下来,笔墨一点没污,取用顺手,省了多少心!”
“还有那肉脯,放到最后一场都还能吃,隔壁号舍那兄弟带的炊饼都长绿毛了,只能干饿着!”
“沈掌柜,您可真是我们读书人的福星啊!”
登门致谢的、真心夸赞的、单纯凑热闹的,络绎不绝。沈墨轩站在柜台后,应对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和话语,脸上带着谦和而略显疏离的微笑,心中却并无多少欣喜若狂之感。
树大招风。
这个道理,他比谁都明白。眼前的繁华盛景,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看似坚固,实则根基脆弱。陈砚舟的默许是基于规则,慕容惊鸿的庇护源于利益交换,而那些潜在的敌人——眼红的同行、记仇的雷彪、乃至苏家内部可能存在的对立面——都在这盛名之下,被映照得更加清晰。
他们此刻的沉默,不代表永远的蛰伏。或许,他们正在暗处,用更加阴冷的目光,注视着这间小小的店铺,寻找着任何一个可以将其摧毁的破绽。
他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仿佛站在了聚光灯下,一举一动都被无限放大。之前的危机是明枪暗箭,而现在的危机,则化为了这无形的、却可能更加致命的“名声”本身。
然而,在这片喧嚣与赞誉的浪潮中,一丝不和谐的暗流,悄然涌动。
科举放榜还需些时日,大部分考生或在客栈焦急等待,或已启程返乡。这日午后,店铺内依旧人头攒动,沈墨轩正忙于给几位外地来的商人模样的人介绍产品——显然,“墨轩阁”的名声已经超出了学子圈,开始吸引其他领域的注意。
这时,一名身着半旧青衫的年轻学子,低着头,有些局促地挤过人群,来到了柜台前。他看起来年纪很轻,面容稚嫩,但眉眼间却笼罩着一层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与惶恐。
沈墨轩认得他,是之前租赁考篮和油灯的一名寒门学子,名叫赵铭,来自江南。印象中,这是个沉默寡言、有些内向的年轻人。
“赵公子,考完了?感觉如何?”沈墨轩像对待其他顾客一样,温和地打招呼。
赵铭却没有像其他人那样热情回应,他飞快地抬头看了沈墨轩一眼,眼神闪烁,又迅速低下头,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嘴唇嗫嚅了几下,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还……还好。多……多谢沈掌柜的考篮和油灯。”
他的异常,与店内热烈的气氛格格不入。沈墨轩心中微微一动,面上不动声色,一边继续应付着旁边商人的询问,一边对赵铭低声道:“赵公子稍候片刻,待我处理完这边。”
赵铭如蒙大赦般,连忙点头,缩到柜台一旁的角落,不安地等待着。
好不容易打发走那几位兴致勃勃的商人,沈墨轩示意帮忙的伙计照看一下店面,自己则对赵铭使了个眼色,引着他走向店铺后方用布帘隔出来的一个小小休息间。
这里相对安静,隔绝了前店的喧嚣。
一进入这私密空间,赵铭仿佛再也支撑不住,脸色瞬间变得惨白,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他呼吸急促,看着沈墨轩,眼神里充满了恐惧和一种难以言说的挣扎。
“赵公子,你这是……”沈墨轩眉头微蹙,心中那种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
“沈……沈掌柜……”赵铭的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他几乎是扑到沈墨轩面前,抓住他的衣袖,力道大得指节发白,“我……我本来不想说的……但……但我心里实在害怕……睡不着觉……”
“莫慌,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何事?”沈墨轩扶住他几乎要瘫软的身体,沉声问道,语气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
赵铭深吸了几口气,又紧张地回头看了一眼布帘,仿佛害怕有人偷听,这才凑到沈墨轩耳边,用气声,如同惊弓之鸟般,吐露了他在考场内的惊人发现:
“沈掌柜……我……我在号舍里……无意间看到……看到对面号舍的考生……他……他好像……好像不是靠自己答题……”
沈墨轩心中猛地一凛!瞳孔骤然收缩!
科举舞弊?!
陈砚舟严厉的警告,慕容惊鸿意味深长的提示,瞬间如同冰水浇头,让他浑身发冷!他最担心,最不愿触碰的禁忌,竟然以这样一种方式,如此突兀地出现在他面前!
“你看清楚了?具体怎么回事?”沈墨轩的声音也压得极低,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
赵铭咽了口唾沫,脸上恐惧更甚:“我……我不敢百分百确定……但,但太可疑了!第二场考策论的时候,夜已经很深,巡场的官差也走得少了。我对面那个考生,穿着看起来挺普通的,之前答题似乎也很慢,愁眉苦脸的……但到了后半夜,我偶尔抬头,却看见他……他好像从考篮的夹层里……偷偷摸出了一小卷东西……极快地看了一眼,又塞了回去……然后,然后他答题的速度就突然快了起来,下笔如有神!”
他喘着气,继续道:“而且……而且更奇怪的是,后来有一次巡场官走过我们这片,按理说应该很警惕才对,可……可那个巡场官走到他号舍前的时候,脚步好像特意放慢了一下,目光……目光似乎和他对了一眼,却什么都没说,就那么走过去了!”
赵铭的声音带着哭腔:“沈掌柜,我……我寒窗苦读十年,家里倾尽所有才送我来考试……我……我只想求个公平啊!看到这种事,我……我害怕!我怕说出来惹祸上身,可憋在心里,又……又觉得对不起圣人教诲,良心不安……我……我不知道该跟谁说,只能……只能来找您了……”
他瘫坐在地上,身体因为后怕和激动而微微发抖。
沈墨轩站在原地,如同被冰封了一般。
好舍夹带?巡察官疑似默许?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舞弊,这很可能牵扯到考场内部人员!是一条隐藏在科场庄严表象下的黑色链条!
赵铭的这个发现,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之前所有关于“科场水深”的模糊警告,此刻都变得清晰而具体,带着血腥和肮脏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看着眼前惊恐无助的赵铭,又想起店外那一片繁华盛景。
他的“墨轩阁”,他好不容易挣来的名声和生机,竟然与这科举最大的丑闻,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
这个消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更是一个可能将他炸得粉身碎骨的惊雷!
他,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