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画面一转,夜幕如墨,清平村上空飘着零星的雪花,在昏黄的煤油灯光晕里打着旋儿。村头的晒谷场中央,临时搭建的木台被几盏马灯照得影影绰绰,木台边缘用褪色的红绸布围着,布料上 “庆祝丰收” 的字样已模糊不清,两侧竹竿挑着的白纸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晃,烛光透过镂空的 “囍” 字剪纸,在覆着薄雪的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幅会动的水墨画卷。台下挤满了村民,大爷们裹着油亮的黑棉袄蹲在墙根,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大妈们抱着竹编火笼窃窃私语,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孩子们踩着板凳踮脚张望,鼻尖冻得通红,却依旧兴奋地指指点点,整个场景热闹非凡,又透着八十年代特有的质朴气息。
林宛如的身子不自觉地往前倾,羊绒毯滑落在地也浑然不觉。她的指甲深深掐进雕花沙发扶手,留下几道月牙形的痕迹,目光紧紧锁定在屏幕上那个忙碌的身影 —— 李晓聪正蹲在后台,帮小伙伴们整理道具。他身上那件补丁摞补丁的蓝布棉袄洗得发白,却浆洗得平平整整,针脚细密均匀,显然是王婶的手艺。袖口还别着一朵用红纸扎的小花,花瓣边缘被他细心地剪出波浪纹,那是他刚才帮二柱妹妹做的,此刻在寒风中轻轻颤动。
“这真的是我的晓聪吗?” 林宛如的声音颤抖得厉害,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以前学校的元旦晚会,他连邀请函都嫌烫手,说那是浪费时间……”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去年圣诞夜,李晓聪把学校寄来的文艺汇演邀请函撕得粉碎,还冷笑着说:“我为什么要去看那些无聊的表演?不如多打几局游戏来得痛快。” 说着,她的眼泪夺眶而出,滴落在手背,瞬间被冷风吹得冰凉。
李思成端起威士忌酒杯的手微微一顿,琥珀色的液体在杯中泛起细小的涟漪。他凝视着屏幕,镜片后的眼神中既有欣慰,又隐隐透着担忧。作为穿越计划的总策划,他深知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计划成败,此刻看着儿子认真的模样,心中却想起张明远发来的紧急报告 —— 李晓聪在帮村民修理收音机时,对电子元件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甚至用树枝在地上画出简易电路图。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杯,杯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指缝滑落,在黑曜石茶几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就在这时,台上的铜锣突然 “哐” 地一声敲响,惊得木梁上的麻雀扑棱棱乱飞,几片羽毛缓缓飘落。村支书老王头拄着拐杖走上台,他的中山装口袋别着两支钢笔,一支是掉了笔帽的英雄牌,另一支笔尖已经弯曲,胸前佩戴的毛主席像章在烛光下闪闪发亮。他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洪亮:“乡亲们!咱清平村一年一度的‘丰收喜乐会’正式开始!第一个节目,由初中生们带来的快板《夸夸咱村新变化》!”
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还夹杂着几声孩子的欢呼。李晓聪和五个小伙伴抱着竹制快板鱼贯上台,竹快板边缘被摸得发亮,看得出是村里的 “老物件”。林悦突然从沙发上跳起来,高跟鞋踩得地毯 “哒哒” 响,差点打翻茶几上的水晶果盘:“舅舅舅妈快看!表弟站 c 位!他以前最讨厌出风头了,体育课跑个步都要装病!” 她一边说,一边疯狂对着屏幕拍照,手机闪光灯在客厅里不停闪烁,照亮了她兴奋得通红的脸颊。
然而,当快板声响起的刹那,意外发生了。原本背得滚瓜烂熟的台词,在李晓聪口中突然变得结结巴巴。他的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在烛光下闪闪发亮,握着快板的手微微颤抖,竹片碰撞的节奏也乱了套。台下传来几声窃笑,坐在前排的狗剩甚至吹起了口哨,还朝身边的小伙伴挤眉弄眼。
“完了完了!” 林宛如猛地捂住嘴巴,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晓聪肯定要发脾气走人了…… 他以前被同学嘲笑游戏打得菜,直接把电脑砸了,还差点和人打起来!” 老太太在一旁急得直抹眼泪,助听器发出刺耳的啸叫,她手忙脚乱地调整着旋钮。
李思成的眉头紧紧皱起,手指在扶手上敲击出急促的节奏,发出 “哒哒哒” 的声响。他的对讲机在口袋里微微震动,张明远发来消息:“李总,需不需要安排村民带头鼓掌?” 他刚要回复,却见屏幕中的李晓聪突然抬起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倔强,那目光像极了他年轻时在商海拼搏,遭遇危机时的模样。
“咳咳!” 李晓聪清了清嗓子,突然提高音量,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带着破釜沉舟的气势:“各位父老乡亲!我要说的这段,其实是临时加的!” 这话一出,台下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好奇地盯着这个城里来的少年,连远处狗吠声都戛然而止。
只见李晓聪手腕一抖,快板发出清脆的声响:“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就夸夸咱清平村,人人顶呱呱!赵大爷耕地像猛虎,周婶拉车赛骏马……” 他将平日里村民们的辛勤劳作编成顺口溜,语气抑扬顿挫,表情生动夸张。说到赵大爷耕地时,他模仿起老人弯腰挥锄的模样,惟妙惟肖;讲到周婶拉车,又弓着背、喘着粗气,逗得台下哄堂大笑,掌声如潮水般响起。
“好!” 李老爷子突然激动地拍打着轮椅扶手,金属部件碰撞声在客厅里回荡,震得茶几上的玻璃杯嗡嗡作响,“这才是我李家的种!随机应变,有急智!比我当年在村里斗恶霸时还机灵!” 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假牙差点掉出来,她一边笑一边抹眼泪,嘴里念叨着:“我的乖孙子,出息了!”
林悦兴奋地挥舞着手机,大声喊道:“这即兴发挥太绝了!我要发朋友圈,标题就叫‘废柴表弟逆袭成快板小王子’!点赞肯定破万!” 她的声音里满是骄傲,全然不顾表姐在一旁抹泪。
然而,高潮还未结束。当表演到 “科技种田有妙招,产量翻番乐陶陶” 时,李晓聪突然卡了壳。他想起白天帮刘奶奶修收音机时,对里面电路板的疑惑,那些现代科技的影子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就在这尴尬的瞬间,二柱突然从旁边凑过来,压低声音说:“晓聪哥,唱咱们的山歌!”
李晓聪眼睛一亮,快板声骤然一变,唱起了改编版的《清平小调》:“东边的日头西边下,西边的月亮爬山坡。咱山里娃志气高,不怕苦来不怕累……” 他的嗓音算不上嘹亮,却带着一股质朴的力量,每一个音符都仿佛从胸腔里迸发出来。台下的村民们先是一愣,随即跟着节奏拍手应和,几个大爷甚至站起来打着拍子,气氛愈发热烈。
林宛如早已泣不成声,泪水打湿了大片衣襟,哽咽着说:“我的儿啊…… 他居然能和大家一起唱山歌!以前他连家里的钢琴都嫌吵,说那声音像噪音!” 李思成轻轻拍着妻子的肩膀,眼中也闪烁着泪光,却在看到手机新消息时,脸色瞬间阴沉 —— 张明远发来李晓聪改编歌词的录音,其中 “科技种田” 四个字格外刺眼,仿佛在提醒他计划中的潜在危机。
台上,表演进入尾声。李晓聪和小伙伴们手拉手鞠躬谢幕,他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干净纯粹,如同山间的清泉。就在这时,台下突然传来尖锐的喊声:“城里人懂什么农村!这快板都是瞎编的!”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邻村来串门的二赖子站在人群中,他歪戴着破草帽,帽檐上还沾着草屑,嘴角叼着自制的卷烟,眼神中满是挑衅。他吐了口唾沫,大声喊道:“有本事别唱现成的,自己写个新节目!” 这话顿时引起一阵骚动,不少村民露出怀疑的神色,交头接耳起来。
李晓聪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大步走到台前。他挺直腰板,眼神坚定如炬,声音铿锵有力:“好!既然这位大哥想看新节目,我就现场编一个!” 他深吸一口气,手腕再次挥动快板:“竹板响连环,听我表一番。要说咱村啥最难,教育是大关……”
他一边打快板,一边讲述自己在清平村初中的学习经历,从解不开鸡兔同笼题的苦恼,到被老师表扬时的喜悦,再到和同学们互帮互助的温暖。说到数学考试及格那天,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讲到和狗剩从争吵到成为朋友,又变得温柔而真诚。他的话语真挚动人,说到动情处,连二赖子都听得入了神,不知不觉间,手中的卷烟早已熄灭。
表演结束,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周婶抹着眼泪从兜里掏出两个鸡蛋,非要塞给李晓聪,嘴里念叨着:“好孩子,快拿着补补身子!” 刘奶奶颤巍巍地站起来,带头喊起了 “再来一个”,周围的村民纷纷响应。李晓聪红着脸连连摆手,却在转身时,与后台角落的一双眼睛对上了 —— 那是负责监控的工作人员,此刻正紧张地调整着隐藏在灯笼里的摄像头,镜头的红光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视频里,李晓聪正在帮村民收拾场地,他认真地将散落的纸屑捡起,把歪斜的灯笼重新挂好,还细心地用麻绳加固了木台的支架。月光洒在他身上,为他镀上一层柔和的光芒,他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与周围忙碌的村民们的身影交织在一起。而在别墅客厅的阴影中,李思成的眼神愈发深沉 —— 这场精心策划的穿越计划,在看似顺利的表象下,实则暗潮涌动,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成为打破平衡的关键。他的对讲机再次震动,张明远发来新消息:李晓聪在收拾道具时,盯着舞台上的麦克风支架,若有所思地说了句 “要是有无线话筒就好了”。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