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陈明笑着说道:“生意啊!正好,我这里有些丹药,你帮我卖了,再买些灵药材,佣金就按你们的规矩收。”
说着,他取出一只储物袋,递了过去。
阚远接过一看,发现里面整齐摆放着各类丹药,瓶瓶罐罐上都贴有详细的标签。
他又从袋中取出一块玉简,神念探入,仔细查看里面记录的丹药信息;
看完后说道:“没有问题,只是这佣金...。”他抬眼看向陈明,似乎想说些什么?
陈明摆手笑道:“我们可是要长期合作的,还是按规矩来得好。
我相信你们的规矩一定是公平合理的,这样大家合作起来也更舒心、更长久。”
阚远洒脱一笑,眼中满是感激:“那就多谢陈师弟了。”
他深知陈明此举,不仅是对他能力的信任,更是一种尊重,这让他心中暖意涌动。
陈明也笑道:“本该如此!只是我师尊让我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修炼上,不大赞成我在炼丹方面耗费过多的时间,阚远师兄可有办法?”
阚远笑道:“这有何难?陈师弟只要负责炼丹就好,其余的像购买和前期处理灵药材、售卖丹药等等一切杂事,都交给我们就行了;
这样就能为你节省大量的时间,只是这样做的话,陈师弟你炼丹的利润,恐怕就要降低了。”
陈明抚掌大笑:“妙极,就这样说定了,少赚一些利润,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搞定了这件大事,陈明心中大为畅快,阚远今天的来意也正在于此。
二人便开始了闲谈,谈到讲经的事情,陈明问道:“不知阚师兄对新亭师叔的讲道有何高见?”
陈明一直对修行有着深入思考,此时便想听听阚远的看法,期望能碰撞出更多火花。
阚远想了想,表情变得认真起来,缓缓说道:“以我等现在的境界和见识,不大可能有什么高见。
但我估计宗门安排这样的讲道,用意其实是想提醒我们,不要一味地追求修为的提升,而忽略了心境的修炼,以至于走入歧途。
一旦心境失衡,不但大道难寻,修炼一途也是险阻重重,更难以走得长远。
遍观高阶修士,虽然性情各异,但论起心境修养,与低阶修士判若云泥,这里面的道理不言自明。”
他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但我等身为散修,修炼之途甚是艰难,以前为了生存和提升实力,哪里会顾得了那么许多?
也只能急功近利、先顾得了眼前再说,现在我们加入了门派,虽然还是需要搜集修炼资源,但比起以前,却是要好上太多了。
以后确实还当多注意心境的提升,对这些修真经典,也要好生钻研一番才是,这是提升心境的有效途径。”
陈明听闻,不禁鼓掌大笑:“说得好,果然高见,阚师兄此言,深合我心。
依我看,现在的修真界中,起码在低阶修士中,极少有人去钻研这一类看似无用的经典。
大家都在拼命地抢夺资源,只是抱着自己所修的功法,不顾一切地拼命苦修,甚至不择手段地提升境界。
但这样做是否就一定是最好的途径呢?”陈明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对当下修真界的普遍现象,提出了质疑。
阚远想了片刻,遽然一惊,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失声说道:“是啊!
我问过了,每当开山门后,新弟子被收入门中,宗门必然在短时间内,为新弟子们讲上三次道经;
其实有一次就够了,哪位修真者会没有看过道经?莫非其中竟然含有深意?”
阚远的发现,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明灯,让两人的讨论有了新的方向。
也提醒了陈明,他原本只是想跟阚远探讨对于修真的看法,却并没有想到,宗门的做法是否还含有深意?
经阚远这一提醒,他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但口中却还是疑惑地说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宗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们?那样岂不是更好?”
陈明实在想不明白宗门此举背后隐藏的真正意图。
阚远眉头也蹙了起来,陷入了苦思:“是啊,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定有原因。”
他绞尽脑汁,试图从自己有限的认知中寻找答案。
片刻后,阚远眼前一亮,兴奋地对陈明说道:“缘,对,就是缘。”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兴奋和自信,仿佛找到了关键线索。
陈明疑惑道:“缘?什么缘?”
陈明被阚远突然冒出的话,弄得一头雾水,急切地想知道他的想法。
阚远有些得意地说道:“佛家常说,佛渡有缘人,修真也是如此,遍观修真界,哪个人没有读过道经?
但又有几个人真正重视过它?并且,像钻研本身的修炼功法一般,去钻研过它?
可是,宗门却在新弟子入门之后,第一时间做出这样的安排,也只不过是做出提醒罢了。
对有缘人自然会产生作用,否则,你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也不会产生多大效果?
何况,宗门也许并不能确定,研读纯粹的经典,会对修炼有多大的作用?但有用,却是一定的。”
他越说,思路便越发活跃了起来,话语如流水般倾泻而出。
陈明赞许地说道:“阚师兄当真是好悟性,门派必定也是这样想的。
看来,我们以后不能只是埋头苦修,还必须要追本溯源才是。”
陈明对阚远的见解深感佩服,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修行道路上,不能仅仅局限于功法修炼方面,而是要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修真这件事情。
阚远感慨道:“陈师弟此言,深合我心,成为散修这些年,过的太过艰辛,以至于,只注重于眼前的利益,却被蒙蔽了长远眼光。
悟道修真、悟道修真,还有多少人只是沉迷于修真,又哪里还记得起悟道?”
阚远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过去修行方式的反思。
陈明也是心有戚戚,心中涌起万千感慨,很是感叹了一番。
二人越谈越投机,彼此的观点相互交融,只觉得此时此刻,一切尽都莫逆于胸,不由得升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陈明感慨道:“修真四要素,法财侣地,缺一难成,果不虚也!
以后,我们当时常相聚,以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成大道。”
陈明深知在修真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朋友之间的相互扶持和启发,至关重要;
他期待着与阚远共同在修真之路上探索前行,一起追寻那缥缈而又令人向往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