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火炼之法,因其用时最短,在炼丹界大行其道,几乎一统炼丹界。
用时短暂效果显着的灵丹,就是修士追求的全部目标,这对于争分夺秒追求提升的修真者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至于火炼之法炼制出来的丹药,基本上是所有炼丹法中,残留丹毒最多的,则基本上没有多少人会介意。
然而,即便火炼法效率较高,炼制出一炉高品阶的丹药,依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以陈明现在的见识,在火炼法中,耗时最长的当属“三合胎芽丹”,须耗时三月之久。
如此漫长的炼制周期,也从侧面反映出高品阶丹药的珍贵与难得。
因此,炼丹室内,有时候需要有人较长时间停留在此。床榻自然也就成为了常备的用品,以便炼丹师在长时间炼制丹药的过程中,能够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状态。
但对于现阶段的陈明来说,他所炼制的丹药等级很低,用时短暂,自然不需要这些东西。
不过,从这些设施配备,却可以看得出来,此地原主人的炼丹等级必然极高;
毕竟只有经常炼制高难度、长周期丹药的炼丹师,才会对炼丹室有如此周全的布置。
一般而言,专业的炼丹师,都需要数量不等的助手,通常被叫做炼丹童子。
这些炼丹童子承担着诸多重要职责,他们须要时刻照看火炉,确保火候恰到好处;
因为哪怕是细微的火候变化,都可能对丹药的品质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炼丹童子还要负责灵药材的前期处理,比如将灵药材进行清洗、切割、研磨等操作。
否则,倘若这些杂事都要炼丹师亲自去做的话,会消耗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追求高效炼丹的专业人士来说,是极不合算的。
然而,事事亲力亲为的炼丹师也并不少见,这类炼丹师大多都是散修出身。
他们或是由于自身境遇,无法招募到合适的炼丹童子;或是出于保密等方面的考虑,担心炼丹之法泄露,故而选择独自承担所有炼丹环节。
而且,这类炼丹师大多炼制出来的丹药数量有限,或者只是供自己本人使用,主要只是满足自身修炼所需。
陈明走进炼丹室内,目光扫向左面墙壁下,那里摆放有一张巨大的石台,这便是用来处理灵药材的工作台。
石台表面光滑平整,看得出经过精心打磨,想必在其上曾经处理过无数珍贵的灵药材。
紧挨着石台的正面墙壁左侧,是一个巨大的杂物架,上面摆放着小铡刀,捣药器、研磨器等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每一件工具都有着独特的用途,它们或用于切割灵药材,使其大小适宜;
或用于将灵药材捣成碎末,便于后续的炼制;
或用于研磨,让灵药材的质地更加细腻,以提升丹药的品质。
杂物架旁边,是一个更加宽大的药物架,可惜上面空空如也,只剩余有少量的空药瓶。
这让陈明颇为遗憾,他心想,若是这些药架上摆满各种灵药材,那该多好,自己炼丹时也就不会为灵药材短缺而发愁了。
虽然炼丹室内有着许多东西,但由于房间过于巨大,整个房间看上去还是显得颇为空旷,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落寞。
由于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此时陈明径直来到蒲团上盘膝坐好。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紧张的心情平复下来。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尝试炼丹,心中难免有些忐忑。
随后,他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小巧的丹炉,正是上次用来为刘振峰解毒的那一座,刘振峰已经将它送给了陈明。
这丹炉虽小,却承载着陈明的希望,他相信,凭借这个丹炉,自己能在炼丹之路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陈明又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些青黑色的木炭,这种木炭并不是世俗界所用的普通木炭,而是叫做“青竹炭”。
它乃是用一种常见的灵竹所制,是修真者专门用来炼丹或炼器的灵木炭。
这种灵木炭火力温度较高且火焰稳定,能够为炼丹提供持续而稳定的热源,是炼丹的绝佳燃料。
陈明将青竹炭小心地放入丹炉下方的火膛中,看着那乌黑发亮的木炭,仿佛看到了,成功炼制出丹药的希望。
他回忆着玉简中关于炼丹的步骤和要点,以及刘振峰传授给他的经验。
首先,要对灵药材进行预处理。他从储物袋中拿出今天准备用来试手的灵草,这些灵草虽然没有炼制丹药的价值,但却能帮助他熟悉流程。
他拿起小铡刀,将灵草切成均匀的小段,动作虽略显生疏,但却十分认真。每一刀都倾注了他对炼丹成功的渴望。
接着,他又使用捣药器将切好的一些灵草段捣成碎末。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调整力度,力求将灵草捣得足够细碎。
处理好灵药材后,陈明开始点燃青竹炭。他轻轻挥动手中的法诀,一道灵力注入火膛,青竹炭瞬间燃起熊熊火焰。
火焰呈青蓝色,散发着淡淡的灵气波动,仿佛在向陈明展示着它的力量。
陈明全神贯注地盯着火焰,心中默默感受着火焰的温度和强度。他知道,控制好火候是炼丹成功的关键之一。
随着火焰的燃烧,丹炉开始逐渐升温。陈明深吸一口气,将处理好的灵草碎末缓缓放入丹炉之中。
灵草一接触到高温,立刻发出“滋滋”的声响,一股淡淡的青烟升腾而起。
陈明紧紧盯着丹炉,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不断调整着灵力的输入,以维持火焰的稳定,同时仔细观察着丹炉内灵草的变化。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陈明一直保持着高度的专注。他的眼神紧紧锁定丹炉,额头上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浑然不觉。
此刻的他,仿佛与丹炉融为一体,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与火焰和灵草的较量之中。
他根据玉简中教授的方法,仔细控制着火焰的大小。将神识探入到炼丹炉内,仔细感应着炼丹炉内的各种变化。
一直到难以支持时,才收回灵识,弹出一颗水球,将炉火熄灭。
陈明继续闭目感悟良久。便再次重复起来。如此几遍之后,又是长时间的调息。
等到灵识大致恢复之后,便又开始操纵火焰的分合。直至将这些所有的变化都了然于胸。
再次默默回想了一遍,确定并没有什么遗漏。这才结束结束了这次的温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