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口港,夜色浓稠如墨,咸腥的海风里裹挟着不安的气息。一艘悬挂着中立国旗帜的货轮“海星号”悄然靠岸,船上装载的,正是霍云苓费尽心力、几乎掏空半数流动资金才从瑞士和美国商人手中搞到的“特殊棉纱”(高级防寒材料)和“高能方块”(高性能低温电池)。
“动作快!卸货后直接装车,走预定路线三,连夜出发!”霍云苓穿着深色的男式工装,头发利落地盘在帽子里,亲自在码头监督。她秀美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鹰,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货物顺利装上了五辆加固卡车。车队在夜色中驶离港口,朝着北地的方向疾驰。然而,就在车队行至一处相对偏僻的盘山路段时,异变陡生!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划破寂静,领头卡车的轮胎瞬间爆裂,车辆失控地撞向山壁。紧接着,两侧山坡上亮起数道刺目的车灯,密集的子弹如同骤雨般倾泻而下!
“有埋伏!保护货物!”护卫队长声嘶力竭地吼道,率领警卫人员依托车辆进行还击。
袭击者火力凶猛,战术刁钻,显然不是普通土匪。他们目标明确,集中火力攻击装载货物的车厢,试图引爆或焚毁这批关键物资。
霍云苓被保镖死死按在座位下方,她能听到子弹击穿钢板的刺耳声响,闻到硝烟和汽油混合的焦糊味。一颗流弹击穿了车窗,玻璃碎片擦着她的脸颊飞过,留下一道火辣辣的血痕。
“小姐!对方人太多,火力太猛!我们快顶不住了!”保镖焦急地喊道。
霍云苓咬紧下唇,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她脑海中飞速旋转,这批物资关系到前线的存亡,绝不能丢!她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放弃头车!所有人集中保护中间三辆车,强行突围!把准备好的‘烟幕弹’扔出去!”
几罐特制的化学烟雾被扔出,瞬间浓郁的白色烟雾笼罩了山路,混淆了视线。护卫队利用这短暂的混乱,集中火力撕开了一个缺口,三辆装载核心物资的卡车咆哮着冲了出去,将身后的爆炸和枪声甩远。
霍云苓回头,看着在火光中燃烧的另外两辆卡车残骸,心在滴血。损失了近四成的物资,但核心保住了。她擦去脸上的血痕,眼神冰冷:“查!给我查清楚,是谁走漏了消息!这笔账,迟早要算!”
奉垣联合实验室内,气氛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弓弦。
沈未央和顾宗棠盯着又一次失败的低温测试数据,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传统的防冻液添加剂、物理预热方案,要么效果不佳,要么能耗巨大,无法满足实战需求。
“时间不多了。”沈未央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他抬起眼,看向顾宗棠,镜片后的目光却亮得惊人,“常规路径走不通,我们必须换个思路。”
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简易的电磁炮结构图,然后在其能源部分,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既然外部加热效率低,能耗大,为什么我们不利用战车本身最大的能量源?”
顾宗棠一愣:“你是说……主炮的脉冲能量?可那是瞬间释放的,怎么用来持续保温?”
“不是直接使用。”沈未央快速地在旁边写下一串公式,“还记得我们为下一代电磁武器设计的‘能量回收与缓存系统’吗?虽然还不成熟,但它的原理,可以将主炮射击时产生的部分废热和反向电动势,进行快速捕捉和存储。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化版的小型化系统,将这部分回收的能量,用于关键部件(如炮塔座圈、液压系统核心)的循环热维持。”
顾宗棠的眼睛瞬间瞪大了,他抓了抓本就凌乱的头发:“这……这太疯狂了!能量回收效率不稳定,控制回路极其复杂,强行小型化集成到现有战车上,风险太高了!万一失控,可能就是内部短路甚至……”
“所以需要你和你的团队,在十二小时内,解决控制回路的稳定性和小型化问题。”沈未央语气平静地打断他,仿佛在布置一个普通的实验任务,“前线每多等一小时,付出的就是鲜血和生命。我们没有万全之策,只能险中求胜。”
顾宗棠看着沈未央那冷静到近乎无情的眼神,又看了看黑板上那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设计草图,猛地一跺脚:“干了!这不科学……但也许能创造科学!我这就去拆几个备用电容组!”
朝鲜北部,狼林山谷。
北地“龙吟”第一营已被困超过四十八小时。暴风雪依旧肆虐,周围不断传来冷枪和零星爆破声。战车无法动弹,他们就成了固定在雪地里的靶子。
营长李振彪,一个脸上带着冻疮的粗犷汉子,通过无线电嘶哑地汇报着:“……又打退了敌人三次小规模冲锋。但我们弹药消耗超过六成,燃油告急,重伤员缺医少药……少帅!我们还能坚持!但请告诉沈工和顾工,快点!再快点!”
通话结束,李振彪看着周围在严寒中瑟瑟发抖、却依旧紧握着武器坚守在战车旁的士兵们,猛地拔出刺刀,狠狠在冻结的装甲上划了一道。
“弟兄们!督军和沈先生正在想办法!咱们北地的脊梁,不能折在这儿!就算用牙啃,用命填,也得给后方争取时间!坦克动不了,咱们就是步兵!就是钉子!把这群狗娘养的,给我钉死在这山谷里!”
“誓与阵地共存亡!”疲惫却坚定的吼声,在风雪中微弱却顽强地回荡。
他们拆下战车上的机枪,依托冻僵的钢铁躯体和积雪构建简易工事,用比环境更冷的意志,与敌人、与严寒进行着殊死搏斗。每一分钟,都显得无比漫长而残酷。
奉垣霍府,书房。
霍聿枭面前站着风尘仆仆、脸颊带伤的霍云苓,以及眼睛布满血丝、手里还拿着一个冒着细小电火花元件的沈未央和顾宗棠。
霍云苓言简意赅地汇报了物资遭遇截杀、损失部分但核心保住的情况,并指出了内部泄密或对方情报网络渗透的巨大可能。
沈未央则展示了那份近乎疯狂的能量回收保温系统初步设计图,直言风险巨大,但或许是当前唯一能快速破解僵局的方案。
霍聿枭静静地听着,刚毅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前线的惨烈,后方的危机,技术的冒险,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
就在这时,副官张旻敲门进来:“督军,南方代表宋文昌请求紧急会见,称携南京最高指示。”
霍聿枭眼神微眯,闪过一丝寒光。他知道,决定性的时刻到了。南方是雪中送炭,还是落井下石,即刻便见分晓。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军装衣领,目光扫过眼前最重要的三人——妹妹、爱人、挚友。
“云苓,辛苦了,先去处理伤口,物资接收和分配由你全权负责,内部清查秘密进行。”
“未央,宗棠,按照你们的方案,全力去试!需要什么资源,直接调用我的权限。”
“至于宋文昌……”霍聿枭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我去会会他。看看这金陵城的‘诚意’,到底有几斤几两。”
他大步走向会议室,背影挺拔如松。门外,是心怀鬼胎的南方代表;门内,是伤痕累累却意志如钢的北地核心。
风暴已然降临,而抉择,就在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