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的初夏,辽西走廊的草刚长到脚踝,赵云正率领骑兵巡查边境。突然,斥候快马赶来,声音发颤:“将军,高句丽的强硬派首领渊盖苏文,率领五千骑兵,突袭了玄菟郡的屯田区,抢走了粮食,还掳走了三十多个农户!”
赵云脸色一沉,立刻下令:“传我命令,全军向玄菟郡进发!另外,派人快马去并州,通知魏延将军,让他率军从侧翼支援!”
骑兵们翻身上马,朝着玄菟郡疾驰。赵云心里清楚,渊盖苏文是高句丽国王高琏的侄子,一直反对向季汉臣服,这次突袭,肯定是想破坏辽东的稳定,给季汉迁都添乱。
玄菟郡的屯田区里,渊盖苏文正指挥士兵搬运粮食。他看着被掳来的农户,冷笑道:“季汉想迁都洛阳?我就让他们知道,辽东不是那么好守的!等我抢够了粮食,就率军攻打幽州,让刘成首尾不能相顾!”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马蹄声——赵云的骑兵到了!“渊盖苏文!你竟敢犯我边境,还不放下武器!”赵云手持银枪,大喊着冲了过来。
渊盖苏文没想到赵云来得这么快,连忙下令迎战。高句丽骑兵虽然勇猛,却不是季汉骑兵的对手,很快就节节败退。渊盖苏文想率军逃跑,却发现侧翼出现了魏延的骑兵——魏延接到消息后,率领三千轻骑,日夜兼程赶来,正好堵住了他的退路。
“渊盖苏文,你逃不掉了!”魏延手持佩剑,大喊着冲上来。
渊盖苏文看着前后夹击的季汉骑兵,心里满是绝望,却依旧不肯投降,挥刀向赵云冲来。赵云侧身避开,反手一枪,挑落渊盖苏文的弯刀,再一挥手,士兵们立刻上前,将他绑了起来。
剩下的高句丽骑兵见首领被擒,纷纷弃械投降。赵云让人将被掳的农户救回来,归还粮食,同时派人将渊盖苏文押往长安,听候刘成发落。
魏延走到赵云身边,笑着说:“子龙兄,这次多亏了你及时赶到,不然渊盖苏文就跑了。”
赵云摇头:“还是你来得快。渊盖苏文是高句丽的强硬派核心,抓了他,高句丽就不敢再轻易犯边了。”
随后,两人联名向长安发送捷报,建议朝廷加强玄菟郡的防御,同时派使者去高句丽,警告高琏管束族人,不要再犯边境。
长安的皇宫里,刘成接到捷报时,正和张飞商议迁都的粮草运输。他看着捷报,脸上露出笑容:“赵云和魏延立了大功!传朕旨意,赵云赏黄金五十两,魏延赏黄金三十两;另外,派诸葛瞻的弟弟诸葛均为使者,前往高句丽,警告高琏若再纵容强硬派,季汉就会出兵讨伐!”
张飞笑着说:“太好了!这样一来,辽东就安稳了,咱们迁都也能安心了。”
刘成点头,却也有些担忧:“高句丽只是小患,真正的隐患还是曹魏残部和洛阳的士族。咱们得加快迁都的进度,同时加强各地的防御,确保万无一失。”
而此时的高句丽王都平壤,高琏接到季汉的警告,气得摔了茶碗:“渊盖苏文这个蠢货!坏了我的大事!”他知道,季汉兵力强盛,若是真的出兵讨伐,高句丽根本抵挡不住。他立刻下令,将渊盖苏文的家人流放,同时派使者去长安道歉,承诺永远约束族人,不再犯边。
辽东的危机暂时解除,但赵云和魏延都明白——只要高句丽还在,边境就不会永远太平。他们加强了玄菟郡的防御,训练士兵,准备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