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和凉州的事都平稳下来后,马谡又接到了新的任务——去交州协助吴巨治理刚平定的合浦郡。刘成(刘备)之所以让马谡去,是因为合浦郡经历了周泰的作乱,流民很多,需要好好安抚,而马谡之前在交州平乱时,就很擅长处理流民问题。
马谡出发前,刘成特意找他谈了一次话:“幼常,合浦的流民大多是因为水灾没了土地,才跟着周泰作乱的。你去了之后,重点要放在‘安置流民’上,比如给他们分土地、送种子,再帮他们建房子,让他们有地方住、有地种,这样才不会再跟着别人作乱。另外,交州湿热,容易闹瘟疫,你要让当地官员多注意卫生,比如让百姓勤洗手、勤晒被子,喝开水,别喝生水。”
马谡把刘成的话都记在本子上,还特意画了个简单的“流民安置流程图”,从“登记流民信息”到“分土地”“送种子”“建房子”,一步一步都标得清清楚楚。
半个月后,马谡抵达合浦郡。吴巨早就等着他了,一见面就诉苦:“幼常,流民太多了,光登记就花了三天,现在还有不少人没地方住,没地种,天天来郡府门口闹,我都快愁死了。”
马谡笑着拿出流程图:“吴太守别急,我带来了安置计划,咱们按步骤来。第一步,先把流民按家庭分好,每家分五亩地,土地不够就开垦城外的荒地;第二步,从交州的粮仓调种子,每家送两斗粟米种子,粟米耐旱,适合合浦的气候;第三步,组织流民自己建房子,郡府出木材,流民出力气,建那种简单的土坯房,又结实又凉快。”
吴巨看了流程图,眼睛一亮:“这个办法好!咱们现在就开始办!”
接下来的一个月,合浦郡热闹起来——流民们拿着郡府发的地契,去城外开垦荒地;工匠们带着流民一起建土坯房,很快就建好了两百多间;医匠们则带着士兵,挨家挨户教百姓喝开水、勤洗手,还在郡府门口挖了几口井,供百姓取水。
马谡每天都要去流民安置点看看,有时会帮着百姓一起挖地,有时会跟医匠一起检查卫生。有一次,他看到一个老流民因为没力气开垦土地,坐在田埂上叹气,就立刻让人找了两个年轻的流民,帮老流民开垦,还告诉老流民:“以后有困难就去郡府找我,别自己扛着。”
刘成偶尔会收到马谡的奏报,看到奏报里写着“流民已安置三百余户,开垦荒地一千五百亩,未发生瘟疫”,心里很是开心。他还特意让内侍给马谡送了些中原的蔬菜种子,比如白菜、萝卜,让他教流民种植,给流民添些新鲜蔬菜吃。
一个月后,马谡传回了更让人开心的消息:合浦郡的流民都已经安置妥当,不少流民已经开始播种粟米,土坯房也都住上了人,郡府门口再也没人闹事了,甚至还有流民送来了自己种的野菜,感谢郡府的帮助。
消息传到洛阳,刘成拿着奏报,笑着对诸葛亮说:“孔明,你看,幼常现在不仅能处理乱事,还能治理地方,越来越像个能挑大梁的人了。”
诸葛亮点点头:“是啊,幼常心思细,又能替百姓着想,将来把季汉的政务交给他,咱们都能放心。”
而交州合浦郡的田埂上,流民们正忙着播种,脸上满是希望。他们不知道,帮他们过上安稳日子的年轻官员,将来会成为季汉的栋梁,支撑起一统天下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