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洲南部的卑南溪流域,湿热的风卷着雨林的水汽,扑在人脸上黏腻难耐。孙秀的临时营地就扎在溪畔的空地上,四周环绕着手持骨矛的土人——这是卑南部落的勇士,三天前刚与孙秀达成盟约,承诺协助对抗季汉。
“首领,季汉的关平派人来了,说要在溪畔的大榕树下和您谈土人部落的‘共治’之事。”卑南部落首领阿力的儿子阿勇,浑身涂着红漆,快步走进孙秀的营帐。他手中捏着一封皱巴巴的信,信上的汉隶歪歪扭扭,显然是关平身边的参军代写。
孙秀展开信纸,目光扫过“共享资源、互不攻伐”的字样,嘴角勾起冷笑。他转头看向身旁的陆景:“关平这是想分化咱们和土人的关系。阿力首领,你觉得该如何应对?”
阿力黝黑的脸上满是警惕,手中的骨矛重重戳在地上:“季汉人没安好心!去年他们占了北部,抢咱们的鹿群,还逼咱们种他们的‘粟米’,现在又想骗咱们‘共治’,我看是想把咱们的土地都抢走!”
陆景适时补充:“首领说得对!关平此来,必是想挑拨您和其他部落的关系。不如咱们将计就计,在大榕树下设伏,擒住关平,让季汉群龙无首!”
阿力立刻点头,召集部落勇士,在大榕树周围的雨林里布下陷阱——他们将藤蔓编织成绊索,在地上埋好削尖的木刺,还在树干上藏了十名弓箭手,只等关平自投罗网。
次日清晨,关平带着五百士兵,牵着十头载满丝绸、铁器的水牛,来到大榕树下。他穿着轻便的铠甲,身后跟着两名懂土语的参军,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阿力首领,我带了中原的好物,想和您商量部落的生计,咱们……”
话音未落,雨林里突然响起尖锐的哨声!十名弓箭手从树上跳下,骨矛如雨点般射向季汉士兵,地面的绊索瞬间绊倒了二十余人,木刺穿透了他们的小腿,鲜血染红了草地。“关平!你中了我们的计!”阿力手持骨矛,率领百名勇士冲出雨林。
关平心中一沉,却并未慌乱,他拔出腰间的环首刀,大喝:“列盾阵!护住两翼!”季汉士兵迅速举起铁盾,组成紧密的阵型,骨矛撞在盾上发出“砰砰”的闷响。两名参军趁机带着受伤的士兵后撤,关平则率军顶住土人的进攻,慢慢向溪边撤退——那里有季汉的小船,可随时接应。
可阿力早已料到他们会退向溪边,提前派阿勇带着五十名勇士守住渡口。“想跑?没那么容易!”阿勇挥舞着石斧,拦住退路。季汉士兵腹背受敌,士气渐渐低落,几名士兵甚至放下了武器。
就在这危急时刻,远处突然传来土人的呼喊声——是东部的阿美部落!他们的首领阿山带着百名勇士,手持季汉赠送的铁刀,冲了过来:“阿力!你勾结外人,欺负季汉朋友,我们不答应!”
阿美部落与卑南部落素有旧怨,去年季汉在北部推行“互市”,阿美部落通过交易获得了不少铁器,对季汉颇有好感。关平得知两部落的矛盾后,提前派参军联络阿山,承诺若协助解围,会再赠送百把铁刀。
阿山的突然出现,让阿力的阵脚大乱。关平抓住机会,率军反击,与阿山的勇士前后夹击。卑南部落的勇士本就缺乏训练,很快就溃不成军,阿力带着残部逃回营地,阿勇则被关平生擒。
“阿山首领,多谢相助。”关平对着阿山拱手,让人送上铁刀。阿山接过铁刀,掂量着分量,笑道:“季汉朋友够意思!以后咱们阿美部落,就跟你们站在一起!”
可关平心中清楚,这只是开始。孙秀已拉拢了卑南、泰雅两个大部落,阿美部落虽归附,却势单力薄。他立刻派人回北部营地,请求增派兵力,同时加强对各部落的联络,防止孙秀进一步渗透。
而孙秀得知伏击失败,阿美部落归附季汉后,并未生气,反而对陆景说:“土人部落本就矛盾重重,让他们互相牵制,咱们才能坐收渔利。你去泰雅部落,告诉他们阿力败了,季汉下一步会打他们,让他们主动来求咱们帮忙。”
陆景领命而去,孙秀则站在卑南溪畔,望着远处的雨林。他知道,夷洲的土人是他对抗季汉的关键,只要能掌控更多部落,就算季汉兵力再强,也无法轻易拿下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