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洲(今台湾)北部的大员港,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雪白的浪花。关平率领五千水军,乘坐二十艘楼船,缓缓驶入港湾——这是季汉首次派大军抵达夷洲,目标是清剿东吴残余孙秀的势力。
“将军,前方有艘小船驶来,说是孙秀的使者,要见您。”斥候登上楼船,躬身禀报。关平扶着船舷,眯眼看向远处的小船,只见船头插着一面白旗,两名使者身着东吴旧服,正挥手示意。
使者被带上楼船时,浑身带着海腥味,脸上满是惶恐。“关将军,我家主公孙秀,深知季汉天威,愿率部归降,只求朝廷能赦免我等罪过,让我们在夷洲安居。”为首的使者双手奉上降书,声音颤抖。
关平接过降书,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心中却生疑——孙秀身为东吴宗室,之前多次拒绝招降,怎会突然轻易归顺?他不动声色,问道:“你家主公既愿归降,为何不亲自前来?”
使者连忙解释:“主公怕将军误会,已在港内的赤嵌城备好酒食,等待将军入城受降。只是城中还有部分旧部不愿归降,主公需留在城中安抚,故派我等前来请将军。”
关平沉吟片刻,对副将道:“你率三千兵力留守楼船,守住港湾;我带两千兵力,随使者入城。若半个时辰后我未归,立刻率军攻城。”
赤嵌城位于大员港内侧,城墙由土石筑成,周长不足两里。关平率军入城时,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几面东吴旧旗在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诡异的寂静。“将军,不对劲!”身旁的亲兵突然喊道,“城墙上好像有伏兵!”
关平抬头,只见城墙垛后闪过寒光——是弓箭!“不好,中计了!”他立刻下令,“列盾阵!撤退!”
话音未落,城墙上箭如雨下,街道两侧的房屋突然冲出手持弯刀的士兵,正是孙秀的伏兵。“关平!你以为我真会归降?今日就让你葬身夷洲!”孙秀的声音从城楼上传来,带着得意的狂笑。
季汉士兵虽被包围,却训练有素,迅速组成盾阵,抵挡伏兵的进攻。关平挥舞长枪,斩杀两名冲上来的士兵,高声喊道:“跟着我,冲出去!”他率军朝着城门方向突围,亲兵们奋勇杀敌,硬生生撕开一道缺口。
可刚到城门,却发现城门早已被巨石堵住。“将军,走侧门!”一名熟悉地形的俘虏(之前抓获的夷洲土人)喊道。关平立刻率军转向侧门,与伏兵展开激烈厮杀。侧门的守军不多,很快就被击溃,季汉士兵冲出城外,直奔港湾。
孙秀见状,率军追击,却被留守的副将率领楼船弓箭手阻拦——弓箭射程远,伏兵不敢靠近,只能眼睁睁看着关平撤回港湾。此役,季汉损失三百兵力,孙秀也损失了五百伏兵,双方陷入对峙。
关平站在楼船上,看着远处的赤嵌城,眉头紧锁。他没想到孙秀如此狡猾,竟设下诈降之计。“传信回洛阳,禀报丞相:孙秀狡诈,夷洲易守难攻,请求增派战船和兵力,同时探查夷洲其他港口,寻找进攻机会。”
而赤嵌城内,孙秀正看着地图,嘴角露出冷笑。他早已派人联络夷洲南部的土人部落,约定共同抵抗季汉;还派人前往漠北,联络鲜卑残部,想要形成夹击之势。“关平,这只是开始,季汉想拿下夷洲,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