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皇宫里,刘备和诸葛亮正在商议全局的战略部署。经过半年的动荡,季汉虽然平定了辽东劫狱、江南叛乱、西域诡谋,击退了鲜卑的偷袭,控制了中原的蝗灾,但各方势力的暗流依然存在——轲比能在草原蛰伏,司马昭在洛阳暗中联络旧部,公孙渊的旧部还在辽东观望,西域的康居、休循等国也只是暂时屈服。
“孔明,现在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积蓄力量,咱们必须做好长远的布局,才能彻底消除这些隐患。”刘备说,“你有什么打算?”
诸葛亮拿出一份战略计划,递给刘备:“陛下,臣的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加强北方的防务,让赵云在幽州继续推行‘互市’,分化鲜卑的势力,同时让张飞在并州推行‘军屯’,解决军粮问题,防止轲比能再次南下;第二步,稳定西域的局势,让马谡在西域推广中原的文化和农事,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彻底消除西域的隐患;第三步,整顿中原的吏治,培养年轻将领,为将来统一天下做准备。”
刘备接过计划,仔细看了看,点头同意:“好!这个计划很周全。不过,培养年轻将领很重要,咱们的老将们年纪都大了,赵云、关羽、张飞都快六十了,将来还需要年轻将领来支撑大局。”
“陛下说得对。”诸葛亮说,“臣已经选拔了一批年轻将领,比如魏延的儿子魏容、赵云的儿子赵广、关羽的儿子关兴、张飞的儿子张苞,他们都很有才华,而且勇猛善战。咱们可以让他们在军中历练,跟着老将们学习打仗和治军,将来就能成为季汉的栋梁。”
刘备高兴地说:“好!就按你说的办。让这些年轻将领分别去幽州、并州、西域等地,跟着赵云、张飞、马谡历练;另外,在洛阳开设‘将校学堂’,专门培养年轻将领,教他们兵法和谋略。”
几天后,将校学堂在洛阳正式开学。魏容、赵广、关兴、张苞等年轻将领都进入学堂学习,刘备还亲自去学堂讲课,教他们“仁德治军”的道理。这些年轻将领都很刻苦,进步很快,没多久就掌握了基本的兵法和谋略。
同时,诸葛亮还在中原整顿吏治,罢免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提拔了不少有才华的年轻官员,比如之前在交州平叛中立功的王祥、在辽东安抚百姓的陈泰等。中原的吏治渐渐清明,百姓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看着季汉的局势渐渐稳定,刘备和诸葛亮都松了口气。可他们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轲比能还在草原上虎视眈眈,司马昭的野心也没有熄灭,统一天下的路,依然漫长。
夕阳下,刘备和诸葛亮并肩站在洛阳的城楼上,看着繁华的洛阳城和远处的农田。“孔明,”刘备轻声说,“有你辅佐朕,有这些年轻将领和官员,朕相信,咱们一定能彻底消除所有隐患,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诸葛亮点点头,眼神坚定:“陛下放心,臣会一直辅佐您,直到那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