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十年六月,凉州的骄阳炙烤着大地,若羌部落的营帐内,气氛却冰冷如霜。司马昭看着帐内仅剩的八千兵力(含俄何烧当的五百残兵),又看了看案上赵云送来的劝降信,心中满是绝望——摩柯降汉后,西域商道被季汉控制,他的粮草只能靠劫掠羌胡小部落维持,不少将领已暗中联络赵云,准备归降。
“公子,咱们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士兵们都会归降季汉!”郭淮跪在地上,语气带着哀求,“不如孤注一掷,攻打武威,若能拿下武威,咱们还有翻身的机会;若不能,就战死沙场,也比投降强!”
司马昭猛地站起,拔出腰间的弯刀,斩下案角:“好!就按你说的办!明日一早,全军出击,攻打武威南门!俄何烧当,你率五百骑兵,绕到武威西门,袭扰他们的粮道,吸引守军注意力!”
俄何烧当心中虽不情愿,却也知道自己已无退路,只好领命。当晚,司马昭的军队悄悄向武威进发,却不知赵云早已通过归降的将领,得知了他的计划。“魏延,司马昭明日会攻南门,你率六千兵力守南门,配备投石机和诸葛连弩,务必守住;邓芝,你率四千兵力,在西门设伏,歼灭俄何烧当的骑兵;我率五千兵力,绕到司马昭的后方,截断他的退路;另外,让鄯善、且末部落的羌胡骑兵,共三千人,在若羌部落附近埋伏,防止司马昭撤军后返回部落。”
次日清晨,司马昭的军队抵达武威南门。“进攻!”随着他的号令,士兵们推着冲车,冲向城门。城上的魏延下令:“投石机发射!诸葛连弩准备!”巨石砸向冲车,将冲车砸得粉碎;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士兵,司马昭的军队纷纷倒下。
西门的俄何烧当,刚率军抵达粮道附近,就被邓芝的伏兵包围。“俄何烧当,你已无路可逃,归降吧!”邓芝喊道。俄何烧当的骑兵本就士气低落,见状纷纷弃械投降,俄何烧当本人也被生擒。
司马昭得知俄何烧当战败,心中一慌,想要撤军,却发现退路已被赵云截断。“司马昭!你已被包围,速速归降!”赵云勒马阵前,厉声喝道。司马昭的士兵见状,纷纷放下武器,郭淮也跪倒在地,向赵云投降。
“我不降!”司马昭挥舞着弯刀,冲向赵云,却被赵云一枪挑落马下,生擒活捉。赵云看着被绑的司马昭,叹息道:“你若早日归降,何至于此。”
随后,赵云率军前往若羌部落,鄯善、且末部落的羌胡骑兵已将若羌部落包围,残余的鲜卑士兵纷纷归降。凉州的叛乱彻底平定,司马昭被押往洛阳,郭淮、俄何烧当等降将被任命为凉州郡县属官,协助季汉治理凉州。
凉州平定后,赵云向诸葛亮上书,建议“汉羌共治”:羌胡部落首领可担任凉州郡县的副职,参与政务;羌胡百姓与汉民同等对待,免除三年赋税,推广中原的农事技术。诸葛亮采纳了建议,凉州的局势渐渐稳定,季汉西北的坚固屏障由此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