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西部的若羌部落,寒风卷着沙砾,打在帐篷上噼啪作响。司马昭正与若羌首领唐突会面——唐突是羌胡部落中有名的极端势力首领,因季汉推行“汉羌通婚”“土地均分”政策,他的部落利益受损,一直对季汉心怀怨恨,之前曾多次袭击季汉的商队,却因势力弱小,始终未成气候。
“唐突首领,季汉想同化咱们羌胡,夺走咱们的牧场和土地,你就甘心吗?”司马昭坐在羊皮垫上,面前摆着从张掖缴获的铁器,“我愿给你一千把弯刀、五百副铁甲,助你壮大势力;若能联手拿下武威,我便将武威西部的草原全部分给若羌部落,让你成为羌胡最强大的首领。”
唐突看着铁器,呼吸变得急促——羌胡部落最缺的就是精良铁器,有了这些,他便能吞并周边的小部落,扩大势力。“司马公子,我信你!”唐突猛地拍向羊皮垫,“我若羌部落有两千勇士,愿听你调遣!但你需答应我,拿下武威后,不得干涉我部落的内部事务!”
“一言为定!”司马昭伸出手,与唐突击掌为誓。至此,司马昭麾下的兵力终于得到补充:原有八千残兵(含郭淮的曹魏旧部)+若羌部落两千骑兵,共一万兵力,虽仍不如季汉的凉州驻军,却已具备了与季汉周旋的资本。
可司马昭深知,自己的短板在于骑兵——若羌骑兵虽勇猛,却缺乏训练,且没有统一的战术,难以与季汉的正规骑兵抗衡。他想到了匈奴首领刘豹——刘豹因上次协助郭淮失败,被季汉压缩在并州北部,一直想夺回失地,若能拉拢他,便可获得训练有素的匈奴骑兵。
三日后,司马昭派郭淮秘密前往并州北部,面见刘豹。郭淮递上司马昭的密信:“司马公子承诺,若匈奴肯出兵协助,拿下并州后,便将并州北部的五原、云中两郡划归匈奴;另外,公子还愿给匈奴提供三千石粮食、两千把弯刀,作为军需。”
刘豹看着密信,陷入沉思——他麾下有一万五千匈奴骑兵,却因缺乏粮草和铁器,无法与季汉抗衡。司马昭的条件,恰好击中了他的软肋。“好!我答应与司马公子联手。”刘豹站起身,“但我有一个条件:出兵前,公子需先将粮食和铁器送来,否则我无法信任你。”
郭淮点头:“首领放心,粮食和铁器会在一月内送到。公子还约定,待明年春天,咱们与荆州的周邵同时动手:公子攻武威,首领攻并州,周邵攻荆州,三方夹击季汉,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刘豹大喜,立刻下令整顿骑兵,等待司马昭的粮草和铁器。而郭淮在返回凉州的途中,特意绕路前往幽州草原,面见轲比能——他带来了司马昭的承诺:若轲比能在明年春天攻打幽州,牵制赵广的兵力,拿下幽州后,便将幽州北部的草原划归鲜卑。
轲比能虽对司马昭心存疑虑,却也不愿错过夺取幽州的机会,最终答应出兵。至此,司马昭终于构建起了“羌胡+匈奴+鲜卑+东吴残余”的四方联盟雏形,虽各方利益不同、互不统属,却都有反汉的共同目标,季汉的边境防线,再次面临严峻挑战。
远在武威的赵云,通过斥候得知了司马昭与若羌部落接触的消息,却误以为只是小规模的部落冲突,并未意识到一场大规模的联盟即将形成。他此时正忙着整顿凉州防务,训练新兵,准备应对明年可能的边境摩擦,却不知自己已陷入司马昭布下的大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