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
省委大楼顶层,书记办公室的灯光亮如白昼,却驱不散窗外沉沉的夜色。
沙瑞金没有坐在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而是负手立于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汉东省城的万家灯火。
城市的脉络在夜色中清晰可见,霓虹闪烁,车流如织,一派繁华安宁。
但这安宁之下,多少暗流汹涌,多少命运正在被改写,唯有身处他这个位置的人,才能深切感知。
办公桌上,摊开着最新的情况简报和内参。
赵立春案在京城的推进,西山势力的垂死挣扎,汉东省内如火如荼的整肃行动,祁同伟那边对柳梦璃的严密布控……所有信息碎片,如同棋盘上的棋子,在他脑海中清晰地排列、组合,演化出无数种可能。
陆则川干得不错。
沙瑞金在心里再次确认了这个判断。沉稳,果断,懂得借势,也敢于亮剑。
更重要的是,他背后站着陆家这棵参天大树,以及老爷子那洞悉世情的智慧。这是一个堪当大任的栋梁,一名既能破局开路、又能稳守阵脚的将领。用对了,汉东可定。
但为将者,亦需磨砺火候与分寸。
整肃是必要的,刮骨疗毒,方能祛除沉疴。
但力度过猛,容易引发恐慌,甚至动摇队伍,影响稳定大局;力度不足,则如隔靴搔痒,遗毒反噬。这个度,需要他来精准把控。
陆则川在前开路,他沙瑞金就要稳坐中军,既要给予前方绝对的信任和支持,也要时刻关注全局的平衡。
哪些人必须坚决拿下,哪些人可以争取挽救,哪些领域需要暂时稳住……这些,都需要他通盘考虑。
京城的态度很明确,支持他沙瑞金和陆则川在汉东的行动。
但这支持不是无条件的,最终要看到成果,看到一个风清气正、稳定发展的汉东。压力,同样巨大。
他想起傍晚与老领导通的那个简短的电话。电话里,老领导没有过多指示,只是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瑞金啊,汉东这盘棋,到了收官阶段,最考验的是定力。”
定力。
沙瑞金缓缓踱步到沙发边坐下,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
定力,不是不作为,而是在纷繁复杂的局面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方向,在该动的时候雷霆万钧,在该静的时候稳如泰山。
那个柳梦璃那边,祁同伟盯着,暂时不动是对的。这条线后面,很可能牵扯出西山埋得更深的钉子,甚至指向京城某些若隐若现的影子。
贸然收网,可能打草惊蛇,断了线索。
现在需要的是耐心,等待,等待对方露出更多的破绽。
而汉东内部的整顿,则要加快节奏。必须在京城对赵立春的最终审判落槌之前,让汉东的局面有一个焕然一新的气象。这既是配合,也是表态。
他拿起内参,再次翻到省纪委提交的那份重点名单。
几个名字被他用红笔圈了出来。这些人,是必须在这场风暴中被清除出去的顽瘴痼疾。他拿起笔,在旁边批注:“证据务必扎实,程序务必规范,快、准、稳。”
批完,他放下笔,目光再次投向窗外。
夜色中的汉东,仿佛一艘巨轮,正在历史的航道上前行。
而他,就是这艘船的掌舵者之一。前方有暗礁,有风浪,但他别无选择,只能凭借经验、智慧和勇气,引领着这艘船,冲破迷雾,驶向光明的彼岸。
他知道,很多人都在看着他,看着陆则川,看着他们如何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考验。成,则汉东涅盘重生,他们也将奠定更高的政治基业;败,则前功尽弃,甚至可能被反噬。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
沙瑞金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保密电话,接通了陆则川的专线。
“则川,是我。明天的常委会,关于几个重点岗位的调整方案,我们再碰一下……对,要快,但步子一定要稳。”
夜深了,书记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如同指引这艘巨轮前行的灯塔,在汉东沉沉的夜色中,坚定地闪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