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灯光在深夜依旧惨白,映照着陆研新疲惫而执拗的脸。他面前的设备再次发出一阵不祥的嗡鸣后,归于沉寂。屏幕上,代表材料特性的曲线如同断崖般跌落——第128次材料模拟天劫实验,失败了。
希望燃起,又被自己亲手推翻。这个过程循环往复,几乎要磨尽他的心智。
“还是不行……关键的能量阈值始终无法稳定……”他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插进凌乱的头发里,喃喃自语。巨大的挫败感如同实验室外沉沉的夜色,要将他吞噬。
就在这时,一个温热的、毛茸茸的脑袋轻轻蹭了蹭他的膝盖。
是元宝。
这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中华田园犬,有着黄褐色的皮毛和一双总是显得格外温顺的眼睛。它是陆研新在一次野外调研后“偶然”收养的流浪狗,从此成了他漫长科研路上最安静的伴侣。
陆研新习惯性地伸手,抚摸着元宝的头。元宝喉咙里发出舒适的呼噜声,用湿漉漉的鼻子顶了顶他的手心,仿佛在传递无言的安慰。
然而,在陆研新看不到的角度,当他的目光移回实验数据时,元宝那双原本温顺的眼中,极快地闪过了一丝绝非犬类所能拥有的、冰冷而锐利的光芒。它的视线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悄无声息地掠过屏幕上那些复杂的数据和公式,将关键帧牢牢刻印在记忆里。
“鬼子六”附体,“狗特工”的潜伏。
真正的元宝,或许早已不在。此刻占据这具犬类身躯的,是一个代号“鬼子六”的神秘特工的意识。它的任务,正是潜伏在陆研新这位极具天赋却尚未崭露头角的材料学家身边,监控并获取他关于“材料模拟天劫”这项颠覆性技术的一切进展。
陆研新对此一无所知。他只觉庆幸,在无数次失败后,至少还有元宝不离不弃地陪着他。他抱着元宝,把脸埋进它带着点土腥味的毛发里,低声倾诉:
“元宝,你说居里夫人在发现镭之前,是不是也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明明理论计算完美,为什么实践起来却总是差之毫厘?”
“如果……如果我终其一生,都一无所获呢?就像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科研工作者一样,最终只是证明了一条走不通的路?”
他苦笑一声:“成功永远只属于少数人。我们这些‘科研狗’,大部分都只是铺路的石子。”
元宝(或者说,鬼子六)依旧温顺地趴着,甚至伸出舌头舔了舔他的手背,完美的表演无懈可击。但它的内在意识,正在冷静地分析着陆研新的心理状态:
· 目标情绪:濒临崩溃边缘,自我怀疑加剧。
· 项目进展:遭遇核心瓶颈,短期内突破可能性低。
· 评估:需持续监控,若目标最终放弃,需考虑启动“b计划”——强制获取其所有研究笔记与原始数据。
它“呜呜”地低鸣了两声,似乎在回应主人的迷茫。
陆研新被这声音拉回现实,他抬起头,看着实验室墙壁上贴着的居里夫人海报——那位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中,凭借非凡毅力从数吨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微量镭的女性。
“是啊,哪有那么容易抵达的科学巅峰……”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居里夫人说过,‘生活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只有需要理解的东西。’”
他站起身,再次走向实验台,开始调试参数。他看不到的是,在他身后,那只看似沉睡的中华田园犬,耳朵极其轻微地抖动了一下,如同接收着某种不可见的信号。它的任务还在继续,这场科学与阴谋、忠诚与背叛的戏码,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无声地上演。
对于陆研新而言,他的敌人是那难以逾越的科学壁垒。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最亲密的“伙伴”,或许是比科学壁垒更危险的存在。
科研之路的尽头是未知的成功或失败,但他人生的道路,却已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他能否在“元宝”的真实目的暴露前,取得决定性的突破?亦或是,他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实验室的灯,依旧亮着。一人,一“狗”,各自怀揣着秘密,在通往科学巅峰的独木桥上,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