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温柔,将城市笼罩在一片静谧的蓝黑幕布之下。工作室里,明亮的顶灯已经关闭,只留下餐桌上方一盏暖黄色的吊灯,以及桌面上几盏跳动着橘色火苗的香薰蜡烛。光影摇曳,在墙壁上投下暧昧而温暖的轮廓。
餐桌上铺着洁白的桌布,摆放着精致的西餐餐具,两只高脚杯里盛着琥珀色的起泡酒。陆研新系着围裙,正将最后一道主菜——煎得恰到好处的牛排端上桌,滋滋作响的肉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金一诺则在一旁摆弄着沙拉,嘴角噙着温柔的笑意。
这是他们忙碌间隙中,特意为自己营造的一点小小仪式感——一顿属于两人的、安静的烛光晚餐。元宝对此表示理解,自觉地待在它的专属角落,享用着一份加了餐的肉糜,不去打扰这难得的二人世界。
“辛苦了,我们的大厨。”金一诺举起酒杯,眼中映着烛光,亮晶晶的。
陆研新解下围裙,在她对面坐下,与她轻轻碰杯:“和我们金大设计师一起共进晚餐,是我的荣幸。”
清脆的碰杯声在静谧的空间里回荡,气氛温馨而融洽。两人一边享用着美食,一边聊着轻松的话题,从“山海寻奇”卡牌玩家社区里的趣事,到奶奶和晗晗的近况,再到对未来“一诺金选”平台的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
几杯酒下肚,气氛愈发松弛。金一诺似乎想起了什么,用手支着下巴,眼神带着一丝回忆和神秘,看向陆研新:“研新,你相信……这世上真的有一些科学暂时无法解释的,嗯……奇遇或者缘分吗?”
陆研新切牛排的手顿了顿,抬眼看着她,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带着温和的探究:“比如?”他自己就是穿越和特工附体的亲历者,对“无法解释”之事,接受度远比常人要高。
“我有个朋友,叫苏念,是个独立摄影师,性格特别洒脱,喜欢到处旅行,寻找灵感。”金一诺开始讲述,声音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柔和,“前年秋天,她一个人背着相机去了终南山,不是去那些游客如织的景点,而是专门往那些人迹罕至的深山里钻。”
“她说,有一天傍晚,她在一处几乎没什么人走的山涧边扎营,看着暮色四合,山岚渐起,感觉特别宁静。那天晚上她睡得很沉,然后……做了一个非常非常清晰的梦。”
金一诺的语气带着一丝渲染故事的神秘感:“梦里,她看到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穿着那种很古朴的、像是道袍又不是道袍的白色长衫,就站在一片云雾缭绕的山崖上,背对着她,仙风道骨的。她梦里感觉,那位老爷爷好像在等什么人,而且……好像就是在等她似的。但梦里老爷爷始终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就是一种很强烈的感觉。”
“第二天醒来,苏念对这个梦印象特别深刻,感觉不像普通的梦,特别真实。她凭着记忆,用随身带的素描本,把梦里那个白胡子老爷爷的背影和那片山崖的意境,大致画了下来。后来回到家,她还特意把这幅素描装裱起来,挂在了自己工作室的墙上。”
陆研新听得入神,端起酒杯轻轻晃动着:“然后呢?”
“然后,就这么过了一年多。”金一诺继续说,“有一天,她一个对道家文化和山川地理都很有研究的朋友来她工作室玩,看到了墙上那幅画。她朋友盯着画看了很久,突然很肯定地说:‘念姐,你这画里的地方,我怎么越看越像终南山某某峪深处的一个地方?那块山崖的走势和旁边的几棵古松,特征太明显了!’”
“苏念当时就震惊了!她梦里那个地方,竟然真的存在?她立刻动了心思,非要拉着那个朋友,再去一次终南山,按照画里的线索,去找找看。”
“她们俩真的就去了。凭着记忆和朋友的判断,找到了那个峪,沿着几乎被荒草淹没的小路往里走,对照着素描,还真的找到了画里的那片山崖,连旁边那几棵姿态奇崛的古松都一模一样!”
金一诺的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激动:“她们俩当时又兴奋又有点害怕,围着那片山崖仔仔细细地找,希望能找到梦里那位白胡子老爷爷,或者至少是一些痕迹。可是,她们来来回回绕了三圈,除了石头、树木和偶尔飞过的鸟,什么都没有发现。眼看天色渐晚,两人又累又失望,准备下山了。”
烛火跳动了一下,仿佛也在为故事的关键时刻屏息。
“就在她们转身,沿着来路往下走了大概十几分钟,经过一个山涧拐弯处的时候……”金一诺压低了声音,“你猜怎么着?”
陆研新配合地向前倾了倾身体。
“她们看见,就在前面不远处,一块溪边光滑的大青石上,坐着一位老人!穿着白色的中式褂子,头发胡子都白了,但面色红润,眼神特别清亮,正笑眯眯地看着她们!那形象,那气质,跟苏念梦里那个背影,感觉几乎一模一样!”
“苏念当时心脏都快跳出来了!她强忍着激动,上前礼貌地打招呼,试探着问:‘老人家,您……是在这里等人吗?’”
“那位白胡子老爷爷笑了笑,声音很洪亮,他说:‘缘来则聚,等到了,便是等到了。’他没有直接回答,但这话里的意思,让苏念更加确信,他就是梦里那个人,也似乎知道她们会来。”
“然后呢?他们交谈了?”陆研新也被这离奇的巧合吸引了。
“嗯!”金一诺用力点头,“苏念和她朋友就在溪边坐下,和那位老爷爷聊了起来。老人很健谈,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尤其是对商业、对人性的洞察,说得特别通透,很多观点让苏念她们茅塞顿开,感觉像是上了一堂顶级的企业家哲学课。”
“老人没说自己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聊到最后,夕阳西下,老人站起身,准备离开。临走前,他看着苏念,说了一句让她至今都在琢磨的话。他说:‘小姑娘,你心中有镜,可照万物,但莫要被镜中幻影迷了双眼。顺势而为,利他而行,自有天道助之。’”
“说完,老人哈哈一笑,转身就沿着山涧往上走,步伐看着不快,但几个眨眼间,就消失在暮色山林里,再也寻不见踪影了。”
故事讲完了,金一诺长长舒了口气,拿起酒杯喝了一口,仿佛自己也刚刚经历了一场奇遇。
陆研新沉默了片刻,消化着这个故事。它听起来确实玄乎,但又莫名地有一种真实感,尤其是最后那句关于“镜”与“天道”的话。
“后来呢?苏念有什么变化?”他问道。
“变化可大了!”金一诺眼睛发亮,“从终南山回来之后,苏念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她之前摄影事业虽然不错,但总感觉缺了点什么,有点随波逐流。那次奇遇之后,她整个人变得特别通透、有定力。”
“她重新梳理了自己的事业。她不再只是接一些商业拍摄,而是发起了一个叫‘阿拉传奇’的长期摄影项目。”
“阿拉?”陆研新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对!就是那个后来非常出名的首富,这几年云游四海去了的‘阿拉传奇’!”金一诺语气肯定,“苏念把那次终南山奇遇,特别是白胡子老爷爷那些关于商业和人性的点拨,融会贯通。她开始用镜头,去深度记录和挖掘那些隐藏在民间的、具有独特匠人精神或创新商业模式的小微企业和创业者。”
“她不追求表面的光鲜,而是聚焦于他们如何‘顺势而为’(抓住时代机遇),如何‘利他而行’(解决用户痛点、创造社会价值),如何在困境中坚守。她把他们的故事、他们的产品、他们的坚持,用极具感染力的影像和文字呈现出来。”
“最初,她只是在自己的博客和社交媒体上分享,没想到引起了巨大的共鸣。很多人被这些真实、质朴又充满力量的故事打动,开始关注并购买那些被她报道的小品牌的产品。‘阿拉传奇’逐渐成了一个品质和信任的代名词,一个强大的Ip。”
金一诺的语气带着钦佩:“苏念没有自己去做电商,而是专注于内容创作和品牌背书。她搭建了一个平台,一边连接这些优质的‘小而美’的品牌,一边连接渴望高品质、有故事商品的消费者。她严格筛选品牌,确保其符合‘阿拉传奇’的理念,然后用她的影响力为其赋能。模式有点像……嗯,早期没有自建物流和支付时的淘贝网,但更垂直,更注重品牌精神和故事性。”
陆研明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阿拉传奇’,现在确实是国内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生活风格平台和品牌发掘机构。没想到它的起源,竟然是这样一段终南山奇遇。”
“是啊!”金一诺感慨道,“苏念常说,那次奇遇像是给她的人生按下了一个重启键。那位白胡子老爷爷,就像是冥冥中的指引者。她后来也试图再去终南山寻找,但再也没有遇到过那位老人。她说,或许那位老人,本身就是‘天道’的一种化身,只在有缘人需要的时候,显现那么一瞬间。”
烛光摇曳,故事带来的震撼在空气中缓缓沉淀。
陆研新若有所思:“‘顺势而为,利他而行,自有天道助之’……‘心中有镜,莫被幻影所迷’……这些话,听起来玄奥,但细想之下,却蕴含着深刻的商业和人生智慧。”
金一诺用力点头:“对啊!你看苏念的‘阿拉传奇’,不就是‘顺势而为’吗?顺应了消费升级、人们追求品质和故事的需求;‘利他而行’,她帮助了那些小微品牌,也为消费者筛选了优质商品;最终,‘天道助之’,她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她能成功,正是因为她没有被摄影行业固有的商业模式这面‘镜子’困住,跳了出来,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镜外之路’。”
她越说越兴奋,眼神灼灼地看向陆研新:“研新,你不觉得,这和我们‘一诺金选’想要做的事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陆研新眼中也闪过明悟的光芒:“确实。我们要做的,也是‘顺势’——顺应个性化定制、情感消费、科技赋能的趋势;也是‘利他’——用我们的技术和设计,为消费者创造独特价值,守护他们的情感寄托(比如‘灵宠守护’),甚至启动‘萌芽’和‘星辰’计划回馈社会;最终,我们也希望得到市场的认可,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天道’。”
“而我们也要时刻警惕,不要被‘镜中幻影’所迷。”金一诺接道,“比如,不能被‘到物’那种看似成功但隐含危机的模式迷惑,不能为了短期利益而损害‘一诺千金’的根基,不能被市场的炒作狂热裹挟……我们要看清自己的初心和方向。”
元宝不知何时也悄悄走了过来,蹲在餐桌旁,它的意念加入讨论:“这个故事很有意思。所谓‘白胡子老爷爷’,未必是具体的神仙,更像是一种顿悟的契机,一种将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智慧和勇气激发出来的‘引子’。苏念本身具备才华和洞察力,那次奇遇只是点燃了她的引擎。对我们而言,坚守‘实验室科研’的硬实力,秉持‘一诺千金’的软信念,这就是我们的‘引子’和‘引擎’。”
“元宝说得对。”陆研新深以为然,“外力或许能带来机缘,但真正的道路,还需要我们自己一步步去走,去夯实。”
烛光晚餐在充满思辨的氛围中接近尾声。那个关于终南山奇遇和“阿拉传奇”的故事,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超一顿饭的时光。
它带来的不是对神秘力量的盲目崇拜,而是对商业本质、对初心坚守、对“天道”运行的更深层次思考。
金一诺看着跳动的烛火,轻声道:“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等待被遇见的‘白胡子老爷爷’。它可能是一次谈话,一本书,一段经历,或者……就像苏念那样,一个清晰无比的梦。关键在于,当‘缘分’来临时,我们是否准备好了,去看见,去聆听,然后……勇敢地走上那条属于自己的,‘顺势利他’的道路。”
陆研新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而温暖:“我们已经走在路上了。而且,我们会一起,走得更好,更远。”
窗外,夜空中星光渐亮,与室内的烛光交相辉映,仿佛在无声地见证着,又一个属于梦想与坚守的故事,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