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城,北军五校大营。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与往日截然不同的气息,不再是汗臭、尘土与隐隐的霉味,而是铁腥、新漆与皮革混合的,属于崭新杀伐之器的味道。校场之上,黑压压的军阵肃立,阳光洒在无数新配发的甲胄与兵刃上,反射出令人心悸的寒光。今日,不是操练日,却比任何一次操练更让这些北军将士心潮澎湃。一辆辆满载的辎重车在昨夜悄然入营,而此刻,站在点将台上的车骑将军皇甫嵩,将要亲手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皇甫嵩目光沉静地扫过台下数万将士。他能看到许多人眼中残留的疑虑,以及对新装备的好奇。北军五校,作为帝国中央禁军,曾享有无限荣光,但也曾在多年的腐败与懈怠中渐渐蒙尘。即便经过他数月来的铁腕整肃,军纪虽立,但那股发自内心的锐气,并非单靠严刑峻法就能唤醒。
“将士们!”皇甫嵩声如洪钟,压下了场中细微的嘈杂,“自陛下锐意革新,整军经武以来,我等在此苦练不休,所为者何?乃为扫平北疆,扬我大汉天威!然,欲破强胡,除尔等忠勇赤忱,亦需锋刃之利!”
他猛地一挥手,指向校场一侧那堆积如山的木箱:“此乃陛下特旨,将作监大匠陈墨呕心沥血,为尔等打造之新式兵甲!今日,便配发全军!”
命令下达,各营军需官带着士卒,有序上前,开启木箱。当里面的物件展露在众人面前时,校场上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
环首刀!但不是他们熟悉的那种制式。新的环首刀,刀身线条更加流畅,弧度经过微妙调整,似乎更利于劈砍。刀光清亮如水,隐隐可见细密的锻造纹理(百炼钢的雏形),刀鐏(刀柄末端的金属套)与刀身的结合处严丝合缝,做工极其精良。仅仅是握在手中,便能感受到那沉甸甸的分量与重心恰到好处的平衡感。
强弩!同样是制式蹶张弩的形制,但弩臂以多层柘木与牛筋胶合,更加粗壮坚韧,弩机(扳机组件)不再是粗糙的青铜铸造件,而是明显经过精心打磨的构件,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冷硬光泽,望山(瞄准具)上的刻度也更加清晰。
“都愣着干什么?领了家伙,给老子练起来!”各营校尉、军侯的吼声打破了短暂的寂静。
士兵们这才如梦初醒,迫不及待地领取属于自己的新装备。粗糙的手掌抚过冰冷的刀身,掂量着沉实的强弩,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近乎孩童得到心爱玩具般的兴奋。
很快,校场之上,杀声再起!但这杀声,与往日相比,少了几分敷衍与疲惫,多了几分金石交击般的锐气!
刀盾手操练区,士兵们手持新式环首刀与加厚皮盾,进行着对抗演练。“铛!”两刀相交,迸溅出火星,持有旧刀的士卒只觉得手臂发麻,而持有新刀的士卒则感觉刀刃吃入更深,若非收力及时,恐有断刃之险!
“好刀!”那士卒忍不住赞了一声,挥舞起来更是虎虎生风。
弩兵阵列前,士兵们脚蹬弩臂,腰挎弩弦,奋力上弦。改良后的弩臂虽然需要更大的力气才能张开,但那股蓄势待发的力量感,却让人心安。随着军官令下,弩矢破空之声更加尖锐密集,射在远处草靶上的闷响也更为沉重有力。
“他娘的,这新弩劲道就是足!感觉能多射二十步!”
“这刀也是,握着就感觉不一样,砍下去都带着风!”
兴奋的议论声在队列中此起彼伏。装备的提升,带来的不仅仅是战斗力的客观增强,更是一种主观上的信心提振!手握利刃,身披坚甲,那种“器不如人”的潜在自卑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吾器精良,何惧胡虏”的昂扬斗志!
皇甫嵩与一众将领行走在操练的军阵之间,仔细观察着。他看到一名年轻士卒,在练习劈砍时,因为新刀过于顺手,用力过猛,险些收势不住栽倒,引得同伴一阵善意的哄笑,而那士卒自己爬起来,挠着头,脸上也是兴奋的红光。
他看到弩兵阵列中,那些老练的弩手在试射几轮后,眼中露出的惊讶与满意之色。
他甚至看到,一些平日里有些油滑、训练爱偷懒的老兵痞,此刻也格外卖力地挥舞着新刀,仿佛要在新伙伴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
“将军,看来这新家伙,确实对味儿!”副将难掩喜色,低声对皇甫嵩道,“弟兄们的精神头,完全不一样了!”
皇甫嵩微微颔首,心中亦是感慨。陛下与陈墨的心血没有白费。强大的精神意志,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依托。当士兵们相信他们手中的武器能保护自己、杀死敌人时,勇气和士气才会真正迸发出来。这便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最直观的体现。
然而,就在这一片热火朝天、士气高昂的景象中,皇甫嵩锐利的目光,却捕捉到了一丝不和谐的细微之处。
在射声营的演练区域,一名弩手在连续击发数次后,正准备再次上弦时,那新配发的强弩弩臂与弩身结合的榫卯处,突然发出一声轻微的、令人牙酸的“咯吱”异响!虽然弩臂并未断裂,但那声音在嘈杂的校场上,依旧被耳聪目明的皇甫嵩敏锐地捕捉到了。
那名弩手自己也愣了一下,下意识地停下动作,检查了一下弩臂,似乎没发现明显破损,便又继续操作。
换装带来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接下来的数日,北军五校的操练热情空前高涨。士兵们主动加练,熟悉新装备的性能,探讨新的战术配合。整个大营焕发出一股久违的、甚至超越了其鼎盛时期的蓬勃朝气。往日因循守旧、暮气沉沉的氛围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锐意进取、求战心切的昂扬之风。
皇甫嵩适时地将这种士气引导向实战演练,组织了几次以新装备为核心的模拟对抗,进一步磨合部队,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北军五校,这把帝国曾经有些锈蚀的宝刀,正在新血的灌注和磨刀石的砥砺下,重新绽放出慑人的寒芒。
但皇甫嵩心中,那一声轻微的“咯吱”异响,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漾起了圈圈疑虑的涟漪。
他不动声色,秘密召见了那名出现弩臂异响的弩手,并令其将那张弩带上。经过随军工匠的仔细检查,在弩臂与弩身结合的榫卯内部,发现了一道极其细微的、若非异常声响几乎无法察觉的暗裂!工匠判断,这并非使用不当所致,更像是木材在处理或加工时,内部就存在的瑕疵,或者…是在承受极限拉力时,因材质或工艺问题而引发的内伤。
“将军,这只是个别现象吧?”副将得知后,不以为意,“三万套军械,难免有一两件次品。”
皇甫嵩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轻轻抚过那张弩臂上的暗裂痕迹,眼神深邃。
个别现象?
将作监大火…险些霉变的干酪…还有这张带着暗裂的强弩…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之间,是否存在着某种看不见的联系?
他想起陛下密信中关于洛阳暗流的提醒。如果…如果有一只黑手,不仅能伸向后勤粮秣,同样也能伸向这决定胜负的军械制造呢?
三万北军将士的性命,帝国的国运,难道要寄托在“可能只是个别现象”的侥幸之上吗?
皇甫嵩缓缓抬起头,望向洛阳方向,目光冰冷。
“传我将令,”他沉声对亲信吩咐道,“自即日起,北军所有新配发军械,尤其是强弩与环首刀,进行一轮秘密的、彻底的批次抽检!重点检查弩臂、刀身核心受力部位!此事,由你亲自负责,不得惊动任何人!”
一股寒意,在他心头蔓延开来。光鲜的士气之下,潜藏的暗流,似乎比想象中更加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