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匠作的态度转变后,安平医馆的建设终于步入正轨。但他对图纸上许多细节仍有疑问,尤其是关于杠杆和齿轮传动用于将来可能安装的“升降机”(简易电梯)和通风装置的部分。
苏清欢的画法更偏向原理图,鲁匠作看得云里雾里。
“县君,您这圈圈杠杠的,到底是啥意思?这玩意儿真能省力?”鲁匠作指着杠杆原理图,一脸困惑。
苏清欢想了想,让人找来一根结实的木棍和一块大石头。她将木棍垫在石头下,找到一个支点,轻轻一压杠杆另一端,大石头竟被撬动了!
鲁匠作眼睛瞪得溜圆:“嘿!神了!”
苏清欢解释:“这便是杠杆。找准支点,可用小力撬动重物。医馆将来搬运重物或病患,可用此原理制作工具。”
至于齿轮,她更费了一番功夫。她找来硬木,亲手削制了几个大小不一的木齿轮,中间钻孔,用木轴穿起来。当她转动一个大齿轮时,咬合的小齿轮飞快地旋转起来。
“看,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能转好几圈,可加快速度。反之,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则速度慢但力量大。可用于传递动力或改变方向。”她一边演示一边说。
鲁匠作如同发现了新大陆,拿着那几个木齿轮爱不释手,反复摆弄,啧啧称奇:“妙啊!真是太妙了!县君,您……您咋懂这些?”
苏清欢笑笑:“偶有涉猎。原理相通,重在应用。鲁师傅经验丰富,如何将其做得坚固耐用,还需您多费心。”
“包在俺身上!”鲁匠作拍着胸脯,干劲十足。他不再将苏清欢视为外行指手画脚,而是真心佩服,将其引为知己。两人常常在工地一待就是一天,讨论细节,鲁匠作甚至提出了一些更符合当下工艺的改进建议。
合作变得异常顺利。工地上,工匠们按照新的图纸和鲁匠作的指导,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地基、墙体、按照要求铺设的陶制下水管道……一座与众不同的建筑雏形渐渐显现。
苏清欢每日都会到工地查看进度,解决实际问题。她的亲力亲为和尊重专业的态度,赢得了工匠们的心。鲁匠作更是成了她的忠实拥护者,在工部逢人便夸安平县君是“女中鲁班”,思想开阔,体恤匠人。
消息传到工部其他官员耳中,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开始好奇。苏清欢通过鲁匠作,无意中在工部这个相对务实的部门,也播下了一颗重视技术革新的种子。
然而,医馆建设顺利,另一件事却让她忧心忡忡。谢晏的旧伤,自那夜针灸后虽有好转,但据她暗中观察(通过秦苍秦岳的汇报和偶尔“偶遇”诊脉),并未彻底根治,每逢阴雨或劳累,仍会隐隐作痛,气血淤积之象仍在。她空间里针对深层炎症和神经损伤的特效药已用完,常规中药效果缓慢。
她开始翻阅大量医书,结合现代知识,尝试配制更有效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