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轨道上,“长城号”及其姊妹舰如同新生的守卫,闪烁着融合了科技与符文的光芒。火星基地“红岩计划”的轮廓在尘埃中日益清晰。然而,地球联盟战略决策层的目光,并未仅仅停留在这颗刚刚光复的红色星球上。他们的视野,投向了更远方,那片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由无数冰岩与金属碎块构成的、仿佛永恒漂浮的废墟场——小行星带。
一份份由“远望”计划探测舰、“星链”监测网络以及前期侦察小队传回的数据和分析报告,被汇总、提炼,最终摆放在了昆仑指挥中心瓦西里耶夫上将和艾琳娜博士的案头。报告的标题简洁而有力:《小行星带战略价值评估与开发建议》。结论高度一致:这片广袤而混乱的星域,其战略价值远超此前预估,必须立即着手进行系统性勘探、控制与开发。
“我们之前的资源困境,很大程度上源于将目光局限于行星地表,”艾琳娜博士指着全息星图上那片被高亮标注的、散布着数百万颗大小不一天体的区域,语气中带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而这里,是一个漂浮在太空中的、几乎未开发的巨型矿藏!”
报告详细列举了已确认的资源:
· 稀有金属富集: m型(金属)小行星富含铁、镍、钴,更有价值的是,其中大量分布着铂、金、铱等在地球和火星上极为稀有的贵金属,以及制造“振金-星尘”合金所必需的几种关键催化元素。这些是支撑地球舰队扩张和高端装备制造的命脉。
· 水资源储备: c型(碳质)小行星含有大量水冰、以及冻结的氨和甲烷。这些不仅是未来深空航行中维持生命和制造推进剂的关键资源,更是构建地外生态循环系统的基石。
· 特殊灵材线索: 更令修真界振奋的是,探测舰上的灵能传感器在一些古老、成分特殊的小行星上,探测到了微弱的、与已知灵石迥异的能量波动。元初门的长老初步判断,这可能是某种在宇宙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星核残片”或“虚空晶石”,其蕴含的能量性质更为原始狂暴,若能被安全采集并研究,或许能开创出新的炼器或阵法流派。
“建立小行星采矿网络,实现关键资源的原位采集和初步提炼,将极大缓解地球和火星的供应压力,并为我们未来的星际远征提供可靠的‘加油站’和‘弹药库’。”资源部门的专家补充道。
瓦西里耶夫上将更关注的,是其在军事上的巨大潜力。他用手在星图上小行星带的区域划了一个圈:
“看看这片区域,宽度超过两亿公里,其间遍布着直径从数百公里到尘埃大小的天体,轨道杂乱无章,引力环境复杂,强烈的宇宙辐射和尘埃云对传感器和通讯构成天然干扰。”
“这意味着什么?”他自问自答,目光锐利,“这意味着,任何试图直接穿越这里、进攻内太阳系的敌方舰队,都将面临噩梦般的航行环境。他们的阵型会被打乱,速度会被迫降低,侦察会变得困难,而我们——”
他调出了“星链阵”和新型探测舰“观星者”号在小行星带模拟环境下的测试数据。
“——我们则可以在这里如鱼得水!”
· 天然的游击战场: 数量众多、结构复杂的小行星,是绝佳的埋伏点和机动基地。装备了“星链阵”的地球小型舰艇可以依托这些天体,发起神出鬼没的袭击,利用复杂环境抵消帝国舰队在数量和火力上的优势,打完就跑,极难被追踪和清剿。
· 预警与阻滞前哨: 在关键航道附近的大型小行星上建立隐蔽的监测站和自动化导弹\/无人机平台,可以构建起一道纵深的早期预警和拦截防线。任何大规模入侵都难以完全避开这些“暗礁”的窥探和骚扰,为内太阳系的主力舰队争取宝贵的备战时间。
· 防御工事理想选址: 一些直径数十公里、结构稳定的小行星,完全可以被改造为固定的军事要塞。利用其本身的质量作为防护,内部掏空建设基地,外部安装重型武器和护盾发生器,它们将成为一颗颗难以拔除的“铁钉”,牢牢楔在入侵者的必经之路上。
防御和资源,小行星带还承载着更远的未来。
· 深空探索跳板: 一旦在小行星带建立起稳固的据点和支持网络,这里将成为人类向木星、土星等外太阳系巨行星,乃至最终飞出太阳系的天然跳板。远征舰队可以在此进行最后补给和适应性训练。
· 新技术试验场: 这里极端复杂的环境,是测试新型舰船如专为复杂环境设计的“潜行”舰、新型武器、以及更深度的生物神经网络与舰船融合技术的绝佳场所。无论是“织梦者”计划的深化,还是对帝国混沌引擎技术的安全性验证,都可以在这个相对隔离、风险可控的区域进行。
当然,报告也指出了巨大价值背后伴随的风险:未知的天体碰撞、潜在的帝国残部或星际海盗隐匿、极端环境对设备和人员的考验、以及长期远离主星域可能带来的心理和后勤压力。
但综合权衡,其战略收益远远大于风险。
“不能再犹豫了,”瓦西里耶夫最终定调,“命令:‘远望’计划增派探测单位,对小行星带进行更细致的资源测绘和环境评估。工程部队开始设计模块化、可移动的小行星前哨站和自动化采矿平台。舰队司令部着手制定小行星带防御与游击战战术条例,并组建专门的‘深空游击舰队’。”
他看向星图上那片混沌而富饶的星域,语气坚定:
“我们要让这片曾经的‘无用之地’,变成入侵者的坟墓,和我们文明迈向深空的坚实踏脚石!‘长城’计划的下一阶段,就是在这片星尘之中,构筑起一道真正的、活动的、永不陷落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