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光映室启新思,狐影灵动藏玄机
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吴家堡议事厅的青石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叶青云刚洗漱完毕,穿着一身墨色劲装,显得格外精神 —— 昨夜睡得安稳,晨起又练了半时辰拳脚,浑身的力气都透着股往外冒的劲儿。小白狐蜷在他手边的太师椅上,雪白的毛发在阳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比往日更显蓬松顺滑,琥珀色的眼睛眨了眨,偶尔扫过桌上摊开的造船图纸,透着几分与往日不同的灵动。
“首领,邱先生来了。” 下人轻声通报,打断了叶青云的思绪。
邱远山提着一个木盒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兴奋:“叶首领,您要的铁板样品我带来了!只是……” 他打开木盒,里面放着几块大小不一的铁板,有的边缘薄厚不均,有的接缝处还留着锤打的痕迹,“您看,就算用万斤冲压机,铁板的厚度误差还是控制在半分以上,而且没有焊接的法子,铁板拼接处根本封不住水,钢铁船的事,恐怕……”
叶青云拿起一块铁板,指尖划过凹凸的边缘,眉头微微蹙起。他早就知道焊接技术是跨不过的坎,却还是抱着几分期待,如今亲眼看到铁板的缺陷,最后一点侥幸也落了空。“我知道了。” 他放下铁板,语气平静,“钢铁船暂时搁置,先做木船。只是木船吃水更深,盐场那边的浅滩根本停不了,得建一个能停深海船的港口。”
邱远山眼睛一亮:“建港口!这主意好!只要港口够深,别说木船,以后要是有了更好的技术,大船也能停!只是…… 建港口的工程量可比修路大多了。”
叶青云点头,手指在桌上的空白处画了个大致轮廓:“我想好了,港口就建在盐场东南的滩涂,第一步先挖一条宽一百米、深一丈五的沿海路,直通深海;第二步在深海区用沉混凝土块打底,上层堆巨石加固,防止海浪冲垮;第三步在岸边建码头和仓库,方便装卸货物。只是这么大的工程,需要的人手和银子都不少。”
正说着,袁七和王五也走了进来,手里分别拿着民工名册和银两账本。“首领,您要的民工名册我带来了!” 袁七把名册递过去,“修路的民工现在有五千人,要是不够,还能从周边村落招募,只要工钱给够,愿意来的人肯定多!”
王五也递上账本:“首领,上个月的纯利润有三十万两,除去盐场修缮和造船的成本,还剩二十万两,刚好能支撑港口的初期建设。”
叶青云翻看着眼名册和账本,心中有了底,抬头道:“去把铁牛叫来,这港口的事,得让他来负责。”
二、铁牛归堡承重任,众议港建定细则
半个时辰后,铁牛风尘仆仆地赶到议事厅。他刚从大辽城赶回来,身上还带着草原的风尘,看到叶青云,立刻大步上前:“首领!您叫俺回来,是不是有新任务?”
“坐。” 叶青云指着旁边的椅子,把港口的规划和图纸推到他面前,“这次叫你回来,是想让你负责建港口。盐场的盐运不出去,木船又缺深港,这港口不仅能解决运输问题,以后还能做海上贸易,是咱们吴家堡未来的关键。”
铁牛凑到桌前,看着图纸上的沿海路、沉混凝土块和码头,眉头拧成了疙瘩:“首领,这工程也太大了!宽一百米的沿海路,还得挖一丈五深,直通深海,这得挖多少土啊?还有那沉混凝土块,一块不得有几千斤重,怎么运到深海去?”
“这些我都想过了。” 叶青云耐心解释,“沿海路的挖掘,用民工分段开挖,每组五百人,分十组轮班,白天挖、晚上用灯笼照明接着挖,人歇活不歇;混凝土块在冶铁厂旁边的空地制作,用水泥、碎石和沙子混合,做成一丈见方的块体,等干透后,用马车运到海边,再用木筏推到深海区沉底;上层的巨石,从附近的山里开采,用牛车拉到港口,再用滑轮吊到混凝土块上堆好。”
袁七在一旁补充道:“俺已经算过了,沿海路全长三里,宽一百米,深一丈五,总共需要挖四百万方土,一万人不停干,三个月能挖完;混凝土块需要两千块,每天做二十块,三个月能做完;巨石需要五千块,山里的采石场每天能采五十块,三个月也能采够。”
“银子方面,” 王五接着说,“一万人三个月,每人每月三两银子,总共九万两;混凝土和巨石的材料、运输费,需要十万两;码头和仓库的建设,需要一万两,总共二十万两,刚好够。”
铁牛听得眼睛渐渐亮了,他拿起图纸,手指在沿海路上划了划:“俺明白了!这港口建好后,盐场的盐能直接用船运到青运城、江南,甚至大辽城,比陆路快多了!只是…… 俺以前没建过港口,怕做不好。”
“你放心,” 叶青云拍了拍他的肩,“袁七会帮你协调民工和物资,王五会给你管账,邱先生会帮你解决技术问题,比如混凝土块的配比、滑轮的制作。而且你在大辽城练过兵,懂管理,这港口建设需要的就是你这种踏实、能扛事的人。”
袁七也笑着说:“铁牛,这港口建好后,以后就归你管!码头的守卫、货物的装卸、船只的调度,都是你的活,以后你就是吴家堡的‘港务统领’,比在大辽城练兵还威风!”
铁牛被说得热血沸腾,他握紧拳头,重重拍在桌上:“首领,袁统领,你们放心!俺一定把港口建好!不就是挖路、堆石头吗?俺带着兄弟们干,保证三个月内完工,绝不让您失望!”
叶青云看着他坚定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他把袁七手里的详细图纸递给铁牛:“这是详细的图纸,上面标了沿海路的路线、混凝土块的位置、码头的尺寸,你拿好。明天就去盐场选址,后天开始招募民工,有任何问题,随时跟我汇报。”
“哎!” 铁牛接过图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揣进怀里,像是捧着宝贝一样,“俺明天一早就去盐场,保证尽快开工!”
三、盐场选址定基址,民工招募聚人心
次日一早,铁牛就带着几个亲信,跟着周老栓去了盐场。周老栓在盐场待了几十年,对滩涂的地形了如指掌,他带着众人走到盐场东南的一片滩涂,指着远处的深海方向:“铁统领,您看这里!这片滩涂的泥土结实,不像其他地方全是淤泥,挖起来省劲;而且从这里到深海,刚好三里地,不用绕路,最适合挖沿海路。”
铁牛蹲下身,用手挖了挖泥土,确实比其他地方结实,没有那么多淤泥。他又走到海边,看着远处的海平面,能看到海水颜色逐渐变深,那就是深海区的位置。“好!就选这里!” 铁牛拍了拍手,“周老丈,麻烦你帮俺找几个熟悉地形的盐工,明天开始测量,画好标线,俺好安排民工开挖。”
周老栓连忙应道:“没问题!俺这就去叫人,保证明天准时开工!”
当天下午,铁牛就在盐场旁边的空地上搭起了临时帐篷,作为港口建设的指挥部。他让人在帐篷外贴出招募告示:“吴家堡招募港口建设民工,要求身强力壮,能吃苦;待遇:每月三两银子,管三餐,住帐篷,完工后额外发半月工钱;有意者速到盐场东南临时帐篷报名。”
告示一贴出,立刻吸引了大量的人。修路的民工们最先报名,他们早就听说建港口待遇好,还能长期干,纷纷跑来登记;周边村落的村民也来了不少,有的是因为家里缺银子,有的是想跟着铁牛干,觉得踏实;甚至还有几个之前在盐场干活的老弱,也想来帮忙打杂,铁牛不忍心拒绝,让他们负责烧开水、送饭菜,每月给一两银子。
不到两天,就招募了一万零五百人,铁牛把他们分成二十组,每组五百人,选了二十个有经验的小队长带队,每组负责一段沿海路的挖掘。他还特意从队伍里挑了一百个力气大的,组成 “重活队”,负责搬运混凝土块和巨石;挑了五十个懂木工的,组成 “工具队”,负责修理铁铲、铁镐,制作滑轮和木筏。
开工那天,盐场东南的滩涂热闹非凡。二十组民工同时开挖,铁铲、铁镐敲打地面的声音,民工们的号子声,还有工具队制作工具的敲打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雄壮的劳动之歌。铁牛穿着粗布短褂,戴着草帽,穿梭在各组之间,时不时停下来指导民工挖掘的角度,查看挖掘的深度,遇到有民工累了,就让他们歇会儿,递上一碗凉茶。
叶青云也赶来视察,看到民工们热火朝天的样子,看到铁牛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欣慰。他走到铁牛身边,递给他一块干粮:“辛苦你了,注意休息,别累坏了。”
铁牛接过干粮,一边吃一边说:“首领放心!俺没事!兄弟们干劲足得很,都说要早点把港口建好,以后运盐方便,咱们的日子也能更好过!”
小白狐跟在叶青云身边,蹲在一旁,看着民工们挖掘,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好奇。它偶尔会跑到民工身边,用脑袋蹭蹭他们的裤腿,像是在为他们鼓劲,民工们都笑着摸它的头,干活的劲头更足了。
四、攻坚克难推进度,细节打磨保质量
港口建设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挖掘沿海路时,就遇到了难题 —— 挖到一丈深时,遇到了坚硬的岩层,铁铲、铁镐敲下去,只能留下一个小坑,根本挖不动。民工们都泄了气,有的甚至放下工具,坐在地上叹气。
“都别歇着!” 铁牛大声喊道,“邱先生早就想到会遇到岩层,给咱们送来了炸药!” 他让人把邱远山送来的炸药搬过来,小心翼翼地在岩层上钻了个洞,放入炸药,点燃引线,民工们都躲到远处。“轰隆” 一声巨响,岩层被炸开一个大口子,碎石飞溅。
“好了!继续挖!” 铁牛喊道,民工们立刻拿起工具,继续挖掘。邱远山也赶了过来,指导民工们正确使用炸药:“每次放炸药别太多,刚好炸开岩层就行,免得把周围的泥土震松,以后容易塌方。”
解决了岩层的问题,又遇到了混凝土块运输的难题。混凝土块干透后,每块重三千斤,用马车运到海边还容易,可怎么运到深海区沉底,成了新的难题。铁牛和邱远山商量了半天,决定做一批大型木筏 —— 用十几根粗木头捆在一起,做成一丈见方的木筏,把混凝土块放在木筏上,用十几个人推着木筏,慢慢送到深海区,再把木筏的绳子砍断,让混凝土块沉底。
第一次运送混凝土块时,木筏刚推到深海区,就被海浪打翻了,混凝土块掉进海里,差点砸到推木筏的民工。铁牛心疼得直跺脚,邱远山却笑着说:“没事,咱们再改进木筏,在木筏两侧加两个浮筒,增加稳定性,再用绳子把木筏和岸边的木桩连起来,慢慢放过去,就不会翻了。”
按照邱远山的方法,民工们重新做了木筏,果然不再翻了。混凝土块顺利沉到深海区,一块接一块,渐渐在深海区铺成了一条坚固的地基。
在码头建设时,铁牛又提出了新的想法:“码头的地面要是用泥土,下雨后会泥泞不堪,装卸货物不方便,咱们用水泥把地面铺了吧!”
叶青云听了,立刻同意:“好主意!用水泥铺地面,又平整又耐用,以后不管下雨下雪,都不影响装卸货物。王五,再拨五千两银子,采购水泥和沙子。”
民工们用水泥铺好码头地面,又在码头旁边建了两座仓库,一座用来存放待运的盐,一座用来存放从外地运来的货物。仓库的屋顶用瓦片盖好,墙壁用水泥加固,还装了通风窗,防止货物受潮。
随着工程的推进,港口的雏形渐渐显现 —— 宽一百米的沿海路已经挖好,直通深海;深海区的混凝土块已经铺了一半,像一条黑色的巨龙,卧在海底;岸边的码头已经建好,水泥地面平整光滑,仓库也初具规模。民工们的干劲越来越足,有的甚至主动加班,想早点看到港口完工的样子。
这日傍晚,叶青云、袁七、王五、邱远山一起来到港口视察。看着眼前的景象,袁七笑着说:“没想到三个月还没到,港口就快完工了!铁牛这小子,还真有两下子!”
王五也点头:“现在已经花了十八万两银子,剩下的两万两,足够完成剩下的工程,还能给民工们发额外的工钱。”
邱远山看着深海区的混凝土块,满意地说:“这些混凝土块沉得很稳,再堆上巨石,就算遇到大风浪,也冲不垮,以后大船停在这里,绝对安全。”
叶青云看着远处忙碌的铁牛,看着民工们脸上的笑容,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这座港口不仅是一个运输枢纽,更是吴家堡走向更远地方的起点 —— 有了港口,盐能运出去,财富能进来;有了港口,他们能和江南、大辽城建立更紧密的贸易联系;有了港口,他们在这乱世里,又多了一份底气,多了一条出路。
小白狐趴在叶青云脚边,抬头看着他,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温柔。它知道,这座港口的建成,不仅能让吴家堡更好,也能让叶青云更安心,这就够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港口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