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巷陌议声扬,太学朝堂论短长。

民赞铁血安边土,儒忧酷烈失柔肠。

圣谕昭昭宣汉志,蛮夷凛凛惧天威。

丞相筹谋征远岛,汉旗将再耀东洋。

朝堂上的争论虽然有了结果,但“京观”事件所带来的冲击波,却刚刚开始在整个长安城乃至更广阔的范围内扩散开来,引发了各阶层、各色人等的热烈讨论。

在充斥着小商小贩、引车卖浆者流的东市,消息灵通的市井之徒们最早得知了夷州大捷和筑京观的消息。

“听说了吗?黄权将军在夷州打了个大胜仗!把那个什么山魈部连窝端了!”一个卖胡饼的摊主一边揉面,一边对旁边的肉铺老板啧啧称奇。

“何止啊!听说还把那些蛮子的脑袋和尸体垒成了个大土堆,叫…叫京观!吓得那些土人首领屁滚尿流,磕头求饶呢!”肉铺老板挥舞着砍骨刀,说得唾沫横飞,仿佛亲眼所见。

“该!就得这么治他们!”一个刚卸完货、满头大汗的脚夫凑过来,灌了一大口粗茶,恨恨地道,“那些蛮子,不开化,畏威而不怀德!好好说话不听,就得杀怕他们!黄将军干得漂亮!看谁以后还敢炸刺!”

“话是这么说…可是…把人垒起来…是不是有点…”一个路过的老儒生听到议论,忍不住停下脚步,皱着眉头,喃喃道,“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终究有伤天和啊…”

“哎哟,我的老先生哎!”脚夫不乐意了,“您老是读书人,讲道理。可那些蛮子跟您讲道理吗?他们杀我们的人的时候,可没想过什么天和!要我说,这就是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痛快!”

周围不少市井民众纷纷点头附和。对于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更直接感受到生存艰难与弱肉强食规则的人们来说,黄权的手段虽然血腥,却简单、直接、有效,符合他们最朴素的正义观和生存哲学。

与此相对,在太学之中,争论则更为激烈和深入。

博士祭酒秦宓的讲堂内,今日并未讲授经义,反而因夷州之事,变成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场。博士弟子们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

以弟子张峻为首的一派,坚决支持周群的观点,情绪激动:“京观之事,骇人听闻!岂是仁德之师所为?纵然蛮夷有罪,然圣王之道,在于教化,在于以德服人!如此暴行,与商纣、暴秦何异?岂不闻‘王道坦坦,皇义熙熙’?此例一开,边将竞相效仿,恐我大汉将堕入霸道,远离王道矣!学生深以为忧!”

而另一派以弟子李焕为首的,则深受姜维等务实派观点影响,反驳道:“张兄此言差矣!夷州非中原,蛮夷非华夏!彼等茹毛饮血,不识礼乐,唯惧强力!黄将军此举,正是《司马法》所言‘杀人安人,杀之可也’!以一时之峻法,止无穷之兵戈,保万千生灵,此乃大仁大智!岂能拘泥于书本上的迂阔之论?若一味空谈仁德,致使夷州烽烟再起,将士血白流,那才是真正的失德失仁!”

张峻面红耳赤:“李兄岂不闻‘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岂能一味恃强?”

李焕毫不相让:“修文德需时日!眼下屠刀已架颈项,莫非伸长脖子让人砍,才算仁德?《春秋》亦讲‘大复仇’!山魈部杀我斥候,叛我朝廷,此仇岂可不报?此威岂可不立?”

双方唇枪舌剑,引经据典,争论得不亦乐乎。甚至有激动者,互相指责对方是“腐儒误国”或“酷吏帮凶”。讲堂之上,秦宓并未轻易表态,只是捻须静听,偶尔引导一二,让弟子们充分阐述观点。他深知,这种争论本身,便是对经义现实意义的深入探索。

而在一些官员的私邸之中,讨论则更为隐秘和深入。

光禄大夫杜琼府中,几位清流文官聚在一起,唉声叹气。

“陛下竟支持黄权…还将那八字传谕天下…唉…”杜琼摇头叹息,“长此以往,恐国策偏移,重武轻文,非国家之福啊。”

“是啊,周大夫今日在朝堂上,可谓孤掌难鸣。”许钦感慨道,“姜伯约、杨威公等人,气势太盛。”

“其实…”一位较为年长的官员沉吟道,“细想起来,陛下和黄将军所言,也非全无道理。夷州情势特殊,或…或确需非常手段…”

“王兄何出此言?原则岂可因情势而变?”杜琼不悦道。

“非是变,而是…权衡。”王姓官员斟酌道,“《孟子》亦云‘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夷州之事,或可视为‘权’吧…只是这‘权’…用得重了些…”

他们的讨论,少了些朝堂上的剑拔弩张,多了些无奈的忧虑和复杂的思量。

与此同时,在都亭侯姜维的府邸,则是另一番景象。几位军中同僚或务实派官员在此小聚。

“陛下今日真是圣断!”一名武将兴奋地拍案,“‘犯我强汉,虽远必诛’!听着就提气!”

“没错!看以后谁还敢小觑我大汉!”另一人附和道,“黄公衡这次做得对!对付蛮子,就得这样!朝堂上那些书生,懂什么!”

姜维相对冷静,他抿了一口酒,缓缓道:“陛下之意,甚为深远。非是单纯支持杀戮,而是宣示一种决心,一种态度。我大汉,不惹事,也绝不怕事。恩威并施,方是长治久安之道。日后治理夷州,怀柔教化之事,还需文官们多多出力,诸位亦不可轻视。”

众人点头称是,但兴奋之情依旧溢于言表。天子那八个字,极大地鼓舞了他们的志气和信心。

甚至深居宫中的宦官、宫女们,也在私下传递着消息,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夷州那边打了大胜仗,黄将军把蛮子的尸首堆成了山…”

“呀!吓死人了…陛下还夸他做得好呢…”

“陛下说了,‘虽远必诛’!真真是霸气…”

“那是自然,咱们陛下可是真龙天子…”

不同的声音,在不同的角落响起,交织成一幅复杂而真实的众生相。支持、反对、理解、排斥、兴奋、恐惧…各种情绪弥漫在长安城的空气中。但无论如何,天子的意志已经明确,“犯我强汉,虽远必诛”这八个字,如同一声惊雷,震撼着无数人的心灵,预示着这个帝国在未来将展现出更为强硬、更为进取的姿态。

***

朝议之后,相关的诏书和政令迅速下发。

对夷州将士的封赏抚恤,由尚书台、大司农等部门高效执行。大量的金银绢帛、爵位告身、抚恤钱粮,开始调配、装车,准备运往夷州,或者分发到阵亡将士的家乡。朝廷的重视和厚赏,极大地安抚了军心,也激励着更多的将士渴望为国建功立业。

而对于“京观”事件,朝廷明发天下的谕旨,则重点阐述了此举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强调了天子“仁德予顺逆,威刑加叛顽”的态度,并将“犯我强汉,虽远必诛”八字昭告天下。这份谕旨以露布的形式,张贴于各郡县城门、交通要道,并由官吏向下传达。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对于绝大多数普通百姓和军人士卒而言,这八个字带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与安全感。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强大、自信、能够保护自己、并且有决心惩罚任何挑衅者的国家。茶楼酒肆里,说书人已经开始编撰黄权夷州筑京观、天子挥毫书豪言的故事,听得人们热血沸腾。

然而,暗流依旧存在。

太学之中,虽然公开的激烈辩论暂告一段落,但思想的涟漪并未平息。以张峻为代表的一部分极端坚持“王道”理想的年轻学子,内心并未真正信服。他们私下里仍认为这是朝廷被武人、兵家思想所误导,是国策的“堕落”。这种思想上的分歧和忧虑,如同埋下的种子,或许会在未来的某些时刻再次萌发。

一些地方上的清流官员、名士,在得知消息后,也纷纷写信给在京的师友同僚,表达自己的忧虑和反对。他们认为天子过于年轻,可能被身边的鹰派将领所影响,长此以往,恐非国家之福。这些信件在官员之间私下流传,形成一股微弱却持久的批评暗流。

更重要的是,这个消息也正以各种渠道,向着帝国的四方边疆,向着那些藩属国、异民族传播而去。

前往西域的商队、出使匈奴的使节、巡视南中的官吏…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将这八个字和背后的故事带了出去。

反应是复杂的。

一些与汉朝关系密切、真心归附的部族首领,如南中的某些酋长,闻听后更多的是凛然:“大汉天子动真格的了…日后需更加恭顺才是。”

一些心怀叵测、首鼠两端的势力,如凉州边境的某些羌人部落首领、辽东的公孙渊残余势力,则感到脊背发凉,不得不重新评估挑衅汉朝的代价。

而远在漠北的匈奴王庭、西域的某些大国,以及刚刚得知消息的东北高句丽、三韩等地,其统治阶层在获悉后,则是心情复杂,忌惮、警惕、重新审视这个正在重新崛起的东方巨兽…“虽远必诛”,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伴随着京观的血腥画面和黄权的赫赫战功,传递出一种令人不安的决心和能力。

帝国的威严,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硬的方式,向外辐射。

***

长安城,丞相府。

诸葛亮同样收到了来自长安的朝议通报和刘禅的谕旨副本。他仔细阅读着每一份文件,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又深沉的表情。

对于黄权筑京观,他并不意外。他深知夷州情况的复杂性,也了解黄权其人的性格和能力。此举虽有争议,但确是快速稳定局势的良策,甚至可称妙手。他更欣慰的是天子的处理方式。

“陛下真的长大了…”诸葛亮轻摇羽扇,喃喃自语。刘禅没有简单地支持和稀泥,也没有被清流言论所绑架,而是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理由,做出了符合帝国长远利益的决断,并巧妙地利用“虽远必诛”这八个字,将一次可能的政策争议,转化为凝聚民心士气、宣示国策的绝佳机会。这份政治智慧和魄力,远超诸葛亮的预期。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东海海图前,目光再次落在那片标注着“倭岛”的模糊区域。

“京观立威于内,‘虽远必诛’宣示于外…那么下一步…”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便是真正践行这八个字的时候了。”

卫温遁逃倭岛,如同一根刺,扎在帝国的东南方。京观的威慑可以稳住夷州,却除不掉这颗远遁海外的毒瘤。若不根除,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

诸葛亮回到案前,开始提笔书写。他不仅要回复天子,表示对朝议结果的完全支持,更要进一步细化跨海东征的方略。粮秣筹集、战舰督造、水手训练、海图绘制、倭岛情报搜集…千头万绪,需要他运筹帷幄,提前布局。

他也在思考人选。朱然的水师需要加强,黄权需要坐镇夷州统筹全局,跨海远征的主将…需要一位兼具勇猛、沉稳、机智且精通水战之人…他的脑海中闪过几个名字。

帝国的机器,因为天子的决心和丞相的谋划,开始更加高效地运转起来,目标直指那片波涛之外的未知之地。

***

消息传回夷州安吴堡时,已是一月之后。

黄权、霍峻、朱然等人率众将领,跪听天使宣读封赏诏书和陛下肯定京观之举、并亲书“犯我强汉,虽远必诛”的谕旨。

听完诏书,众将激动不已,高呼万岁。尤其是黄权,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信任和重托。

“陛下圣明!丞相英明!”黄权接过诏书,对长安和成都方向深深一拜。他知道,自己所做的艰难决定,得到了最高层的全力支持。

朱然摩拳擦掌:“‘虽远必诛’!好!陛下此言,正合我意!卫温那厮,逃到天涯海角,也休想逍遥!”他仿佛已经看到大汉舟师扬帆东海,直捣倭岛的壮观景象。

霍峻虽然伤势未愈,脸色依旧苍白,但眼中也闪烁着光芒:“有陛下此八字,军民之心可定,后续治理、开拓,阻力必大减!”他已经开始在心中规划如何更有效地推行汉化教育、选拔土人俊才。

张绍、孙恪、李旻、诸葛谦等年轻将领,更是备受鼓舞。天子的肯定和那八个字,如同最炽烈的火焰,点燃了他们心中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无限激情。他们训练士卒、清剿残匪、探索山林、学习海务…每个人都如同上紧了发条,投入到紧张而充满希望的备战与建设之中。

京观依旧矗立在黑齿坳口,在风吹雨打中渐渐变得黝黑,与山岩融为一体。那朱砂碑文,依旧殷红如血。它不再仅仅是恐怖的象征,更成为一种符号,一个宣言,宣告着一个强大、自信、且意志坚定的帝国,已经在这片新土地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并且将它的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强汉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夷州,正是这征程中,坚实而耀眼的新起点。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重生归来后,大佬说他甘愿当替身亿万神豪靠缺德惊爆全球两张藏宝图穿书误入反派团我和反派师兄谈了成神风暴万域神芒天荒神域恋综后和死对头感情变质天行剑祖致我亲爱的探灵博主从为地虎侠正名开始陆总别求了,夫人已被宠上天名柯穿越:系统他们偏心安室透岁月如梦!我被逃婚的未婚夫带回家了大雍翻译官轻吻她替身死遁后,京圈大佬急疯了惊世女将:我的空间藏雄兵同时穿越:不吃牛肉养成系之小狼狗重生后,我把渣夫卖了一百万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太子只准我生娃,压力有些大!八零嫁绝嗣首长多胎后,全员破防重生:蛇蝎毒后浮沉一世是清欢丹仙重生,夺舍娇俏女掌柜诱她失控,小商总化身男妖精武魂之翼死在韩娱UMA合集天地日月神域败家王爷,富婆王妃穿书成女配:只为泡男二重生之摄政王妃太嚣张这个白猫有点坏修仙到处薅羊毛这末世过得也太滋润了!四合院的普通人生重生后中奖8亿怎么花重生之娇软小王妃我堂堂炮灰小师妹,贱一点怎么了崩坏:守梦的无想者姐姐你马甲掉了风水特卫局玩恐怖游戏吗?包对象的那种天灾:沃利贝尔日落无涯【刑侦】就打个篮球,却成了天选之子鬼片世界:正派的我,越走越歪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锦鲤弃妇:大吉大利,今日和离电霸厨娘小俏媳之带着全家致富穿越之农家老四失业后,我从位面交易开始致富绑定交换系统后,上交国家当首富阴阳秘术之鬼瞳重生后,将军嫂嫂想娶我你想抄家,问过我公主媳妇了吗?三国经销商迷局密说他爱上了土包子女生斗罗:开局教皇祭天穿越废物世子,开局申请发配边疆快穿:炮灰男配要翻身【娱乐圈】脸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末日穿六零的快乐生活戏仙记穿成反派儿子的亲女儿?开局融合巅峰雷阿伦,我单骑救主咸鱼被迫在修仙界搞内卷希腊神话:诸神宠儿四合院:万岁军退伍,掌权保卫处豪门弃妇被迫走红了全是孽缘男主绝嗣?她靠系统母凭子贵!那片天空那片云反派心尖黑月光假太监:皇后请排队,我是真忙不过来啊!年少情深:阎少的撩人甜妻不好追创世穷神揽青华鬼灭:我的哥哥是上弦和初始剑士是六眼,也是火红眼天剑之剑回到最初,我说我喜欢你小小夫君殇祭茅山道士传奇2在柯南世界里柯学开挂望川忘川她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我气运!纵横诸天:我能无限许愿!醉哑公子他偏要以下犯上死神之鬼差开局死亡缠绕,库里跟我学灌篮镜灵世界怀了死对头的崽后我跑路了绑定系统,农门长姐靠打人致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我只练三剑,剑出即无敌盗墓:开局吓跑阿宁和胖子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乾坤轮锁幽镜原神,我才不是什么神明代言人腹黑青梅秒变温柔女友?!!仙门的摆烂日常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我不想做女人,我要做男人!咸鱼王妃靠吃瓜逆袭都市异能,我只会亿点点异能斗姆归来,从僵约到洪荒穿越异界我觉醒金庸古龙武学系统武魄不灭:焚天烬道我在女频世界艰难求生!贫女修仙,我的背包能复制灵石道爷我在娱乐圈当公关崩铁:让你拍卖你却剧透万界未来开局掠夺机缘,我成了天命大反派玄武玉佩快穿:天魔之路少年特战带着破烂系统远航山河渡客:手机号的第一百位机主你和好兄弟共同穿越到了修仙世界萌学园:混日子的来啦周途尽处,唯汝有尔重生:这些人追着喂我吃软饭穿越后,宫先生是我的琉璃碎金重生之去汤姆长兄如父乌江绝恋宋同志,余生请多关照异能者生存日记奇奇怪怪梦境日记修仙种马文炮灰:逆袭成为白月光尘隐于仙途神匙迷航天命解忧铺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快穿:不同的世界我来了关于我被病娇少女包围这档事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都市:开局阳神传承,校花拒婚权力巅峰之官场鬼才一睡着就变兽世团宠稀有雌性快穿:我不想做梦了!民国:糟糕,被迫穿成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