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洛水工坊沸声扬,斋中孤影对残章。

镣锁曾羁西陲将,帛书渐破旧朝防。

安西衔授燃星火,北境思牵系甲裳。

莫道山河旌旗改,护国终是寸心长。

“朔望之日,”学官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打断了馆内的骚动和周平的思绪,“馆中将延请宿儒,为尔等讲述古今忠义故事。望尔等洗心革面,体悟‘忠君护国’之大义,早日归心,为我大汉所用!”

学官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在周平苍白的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目光没有鄙夷,只有审视和期待。周平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将那份敕书紧紧抱在怀中,仿佛抱着稀世珍宝。

长安城西,毗邻洛水的官坊区。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锯木声、此起彼伏的号子声,汇聚成一片喧嚣而充满生机的洪流。这里集中了大汉工部辖下最重要的几个作坊:军器监弩坊、将作监木器坊、以及新近挂牌的“格物院专利试作场”。

一个身材敦实、满脸烟火色的中年匠人,名叫鲁大,正用粗布用力擦拭着一件刚刚调试完成的木制器物。此物形如曲辕,结构精巧,正是“卷五·科教民生”中提及、丞相诸葛亮格外重视、要求“周平督造”推广的利器——曲辕犁!与旧式直辕犁相比,它转向灵活,入土更深,可大大节省畜力人力。

“鲁师傅!鲁师傅!”一个年轻工匠举着一份誊抄的邸报,气喘吁吁地冲进作坊,满脸通红,兴奋得声音都在发颤:“快看!新政!陛下和丞相颁新政了!咱们……咱们格物院的东西,写进国策里了!”

作坊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工匠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来。

鲁大一把抢过那张皱巴巴的纸,他识字不多,但“格物兴邦”、“推广曲辕犁”、“格物院专利”这几个墨色加粗的字眼,却像烙印般清晰地映入眼帘。他粗糙的手指颤抖着抚过“专利”二字,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

“格物院专利?”旁边一个老木匠凑过来,声音带着迟疑,“啥意思?这犁……是咱的‘专’门‘利’益?”

“对!就是这意思!”年轻工匠激动地挥舞着手臂,指着邸报上“卷五”的条文:“‘修《肇元历》、攻关连弩射程至350步、推广曲辕犁(周平督造)’!看到了吗?咱们做的这曲辕犁,还有弩坊那边在攻关的新连弩,都是格物院的‘专利’!朝廷要大力推广!以后谁想造,得经过咱们格物院许可!搞不好……搞不好还能分润点利钱!”

他虽解释得有些粗糙,但核心意思却传达得清清楚楚。

“哗——”作坊里瞬间炸开了锅!

“天爷!咱们这些泥腿子、臭打铁的玩意儿,也能上国策?还能有‘专利’?”

“格物兴邦……丞相亲领格物院!这……这是把咱们的手艺,抬到了兴邦定国的高度啊!”

“那以后咱们琢磨出的新物件,是不是也能算‘专利’?也能被朝廷推广?”

“肯定能!没看写着‘攻关连弩射程至350步’吗?这就是在悬赏!谁有本事把连弩射程弄到三百五十步,谁就是功臣!”

工匠们七嘴八舌,激动得语无伦次。长久以来,匠人地位卑微,手艺不过是糊口的工具,何曾想过自己的心血造物能与国策相连,能得“专利”之名?

“鲁大!鲁大在哪儿?”作坊外又传来一声高喊,这次带着官腔。众人回头,只见两名身着青色吏服、头戴小冠的工部吏员,在一名禁卫陪同下走了进来。当先一人手中捧着一个红漆托盘,上面赫然放着一枚黄铜铸造的方形印章和一条青色绶带!

“格物院首席大匠师鲁大听宣!”吏员的声音带着官府的威严,目光扫过满脸烟灰的鲁大。

鲁大懵了,下意识地用脏兮兮的袖子擦了擦脸,茫然地站出来。

“肇元皇帝敕命:匠人鲁大,巧思精工,督造曲辕犁有功,大利农桑!特授‘格物院首席大匠师’衔,秩同七品!专司新式农器、军械推广督造,专利所得,依《宏纲》卷三‘工商振兴’条计利分红!印绶在此,即刻颁授!”

“秩同七品?!首席大匠师?!”

“还有分红?!”

整个作坊彻底沸腾了!匠人们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七品!那是县令老爷的品级!虽然只是“秩同”,并无实职,但这名号,这待遇,是他们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的!

鲁大整个人都傻了,直到那枚沉甸甸、刻着“格物院首席大匠鲁大”的铜印和青色绶带被塞到他沾满木屑和油污的手中,冰凉的触感才让他猛地一激灵。他低头看看印章,又看看自己调试好的曲辕犁,再看看周围激动得满脸通红的同伴,一股从未有过的、混杂着狂喜、自豪和被认可的滚烫热流,如同地下奔涌的岩浆,瞬间冲垮了他所有的麻木与卑微,直冲天灵盖!他猛地转身,对着工坊供奉的鲁班神位深深一揖,起身后,将手中那枚铜印高高举起,声音洪亮得如同炸雷般吼道:“都愣着干啥!抄家伙!丞相等着咱们的犁下田,弩坊那边等着咱们的机括新点子!格物兴邦,咱们就是这‘邦’的基石!干活!陛下万岁!丞相千岁!”

“干活!陛下万岁!丞相千岁!”震天的应和声带着前所未有的底气与自豪,轰然响起。作坊内的敲打声、锯木声比之前更加密集、更加有力,仿佛每一下都带着七品大匠师的荣光,重重敲打在新朝宏图的筋骨之上。

长安太学深处,一片清幽的竹林掩映着几间修葺一新的静室。门楣上挂着一块新制的乌木牌匾,上书三个筋骨遒劲的大字——“悟道斋”。这里的前身,是思贤苑内幽暗的囚室。如今,高窗明净,阳光透过竹影洒落,室内摆放着简单的书案蒲团,案头整齐码放着《将苑》、《正心论》等书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竹叶的清气。然而,环境虽变,无形的枷锁依然沉重。

陆抗独自坐在窗下,面前摊开着《鼎新革故策》的誊抄本。他看得极慢,指尖划过冰冷的纸面,目光在“卷一·思想统合”中关于他父亲陆逊的部分反复流连。

“……昔陆抗守西陵而身囚,乃逆天而行……立‘天命台’于长安:……环刻‘陆抗囚车思己过,归命玺印警逆心’……”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针,深深扎进他的心脏。“逆天而行”、“囚车思己过”、“警逆心”……冰冷的判词彻底否定了父亲一生为吴国鞠躬尽瘁的功业,将陆氏父子的忠诚钉在了耻辱柱上。他闭上眼,仿佛又看到父亲临终前忧愤的眼神,听到西陵城破时士卒的哀嚎。

“忠义……”陆抗口中苦涩地咀嚼着这两个字。吴国已亡,孙氏的归命侯玺印成了“天命台”上的警示物。他陆抗的坚守,在新朝眼中,不过是“逆天”的愚忠。而新政“卷一”所推崇的“忠君护国”,所立的“魂”与“心”,指向的只有那长安宫阙中的刘姓天子与羽扇纶巾的诸葛丞相。

门被轻轻推开,负责“悟道斋”教化的老博士走了进来,手中捧着诸葛亮亲撰的《正心论》。

“陆将军,”老博士声音平和,将书轻轻放在陆抗案头,“今日讲《正心论》第三章:‘审时度势,明辨天命’。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吴主失德,虐民以逞,故神器移于有德之汉。将军父辈,守土安民,其志可悯,然所托非主,逆势而行,终至身囚国灭,岂不惜哉?今陛下圣德,丞相仁智,华夷共治,实乃苍生之福。将军若能明此‘大忠大义’,弃小嫌而顺大势,以将军之才,何愁不能承父志而安天下黎庶?此方为真孝道,真忠义。”

老博士的话语平缓,却字字如重锤,敲打在陆抗固守的信念壁垒上。“所托非主”、“逆势而行”、“大忠大义”、“安天下黎庶”……这些词句与《宏纲》中“忠义有大小之分”的论述遥相呼应。父亲陆逊一生所求,不也是江东安宁、百姓少受战乱之苦吗?若新朝真能做到“华夷共治”,若真能带来太平……自己固守的“吴臣”身份,是否真的成了阻碍这太平的“小嫌”?

“陆将军,”老博士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适才宫中颁下敕命。”他取出一卷较小的帛书,“陛下念将军将才难得,虽暂居‘悟道斋’,特授‘安南中郎将’衔(虚衔待实),望将军潜心体悟《正心论》之精义,旬考其心。待将军悟道归心,考绩合格,朝廷必委以重任,或如卷六所载,遣诸葛恪出使扶南宣威之例,使将军之才,得展于外邦,扬我大汉之威,亦不负令尊守土安民之初衷。”

“安南中郎将……”陆抗低低重复着这个虚衔,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帛书边缘。没有实权,没有兵符,甚至没有离开这“悟道斋”的自由,只是一个空悬的、带着试探与期待的名号。然而,“扬威外邦”、“不负令尊守土安民之初衷”……老博士最后的话语,却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死水般的心境中,激起了微澜。诸葛恪那样桀骜的人物,新朝都愿意给一条“待考绩后用”的出路。他陆抗呢?难道真要在这“悟道斋”里,抱着故国的灰烬,耗尽余生?父亲若在,面对这“肇元宏纲”和这虚悬的“安南中郎将”,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

他低头看着案上那本《正心论》,又想起《宏纲》卷六“外交大略”中“降臣之用:诸葛恪待考绩后遣使扶南国宣威”的条款。一股巨大的疲惫和茫然席卷而来。他拿起那本《正心论》,指尖划过扉页上诸葛亮的署名,墨迹深沉。旬考在即,他该如何写下自己的“心得”?竹影在他清癯的脸上晃动,留下斑驳的光影,也映照出他内心剧烈翻腾的无声风暴。那枚“安南中郎将”的虚衔,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他固守的信念,开始出现一丝微不可察的松动。

长安思贤苑的囚室,阴冷得能拧出水来。郭淮蜷缩在角落的草席上,厚重的锁链缠绕着手腕脚踝,每一次挪动都带来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他望着狭小铁窗外灰蒙蒙的天空,那是被高墙切割成方块的、属于失败者的天空。魏国雍凉都督的威名,西陲屏障的赫赫功勋,都在洛阳城破、司马氏授首的那一刻,化作了阶下囚徒的耻辱印记。

“天命在汉……”他咀嚼着这四个字,嘴角泛起苦涩的弧度。洛阳城头那面猎猎作响的巨大赤旗,蜀汉将士山呼海啸的“万岁”声浪,如同跗骨之蛆,日夜啃噬着他固守的信念。他想起决战前夕,那个曾被他斥为“蜀中无大将”的姜维,是如何以雷霆之势凿穿魏军防线;想起那个羽扇纶巾的身影,在烽烟中从容调度,将魏国数十年的基业撕扯得支离破碎。巨大的无力感像冰冷的潮水,一次次将他淹没。忠义?他忠于的曹魏已然倾覆。气节?这冰冷的镣铐和馊臭的饭食,就是气节换来的全部吗?更深的寒意来自对未来的恐惧——是菜市口的屠刀,还是北疆苦寒之地的无尽苦役?每一个深夜,司马懿临终前不甘的眼神和曹魏宗室的血,都在他紧闭的眼睑后反复上演,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鼎新革故策》颁行天下的消息,最初是随着送饭老狱卒含糊的嘟囔飘进囚室的。“……大封赏喽……连降将都封了侯……”郭淮浑浊的眼珠微微动了一下,随即又归于死寂。封赏?与他何干?无非是胜利者的耀武扬威罢了。然而,当一份誊抄粗糙的邸报残页,被一个面生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不忍的年轻狱吏,悄悄塞进他草席之下时,死水终于被投入了石子。

昏黄的油灯下,郭淮枯瘦的手指颤抖着展开那张脆弱的纸。他看得极慢,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又带着一种诡秘的吸引力。“卷四·军事体系:九大军区……京畿长安军区,八万精锐,羽林卫佩‘连山弩’……”他的目光在“姜维”的名字上停留许久,那个曾经需要他全力防备的蜀将,如今已是京畿都督、襄平侯,执掌天子亲军!一股混杂着嫉妒、不甘和更深沉的落寞涌上喉头。他继续往下看,“降卒饷银同汉军,每日诵‘身为汉卒,护国为天’;有功者赐‘归义’铜章,积三章升汉籍。”

“同饷银?赐铜章?升汉籍?”郭淮喃喃自语,干裂的嘴唇微微翕动。这……这与他预想的屠戮或奴役截然不同!忠义的对象变了,但“护国”二字却如此熟悉,那是他半生戎马刻进骨子里的本能!邸报边缘,还隐约提到“北疆都督马岱”、“归义将军朱然”……连朱然这样的吴国降将,竟也得授实职将军,统御战船?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猛烈地撞击着他固守的世界观。蜀汉……不,是大汉,他们似乎真的想……重塑乾坤?

很快,思贤苑的囚室被改造,挂上了“悟道斋”的乌木牌匾。环境明亮了些,多了书案和蒲团。但无形的枷锁更重了。学官每日必至,捧着那本墨迹森然的《正心论》,声音平缓却字字如刀:“……天命靡常,惟德是辅。魏主失德,内斗不休,外御不力,故神器移于有德之汉。将军等辈,守土安民,其志可悯,然所托非主,逆势而行,终至身囚国灭,岂不惜哉?”

“所托非主?逆势而行?”郭淮紧闭双眼,指甲深深掐入掌心。他想反驳,想怒吼曹叡也曾励精图治,司马懿更是国之柱石!可脑海里闪过的,却是洛阳城破时混乱的朝堂,是各怀鬼胎的宗室权臣,是边境线上因连年征伐而凋敝的村落和百姓麻木的脸。他一生自诩尽忠职守,守护的是大魏的江山,可这江山之下,黎民真的安泰了吗?诸葛亮的“克复中原,混一寰宇”,难道仅仅是一句口号?学官的声音如同魔咒,将他毕生的信仰基石撬开了一道缝隙:“审时度势,明辨天命……若能明此‘大忠大义’,弃小嫌而顺大势,以将军之才,何愁不能承旧志而安天下黎庶?此方为真忠义!”

真忠义?郭淮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与痛苦。他一遍遍抄写《大汉训》中“天命在汉,顺昌逆亡”的句子,笔锋时而凌厉如刀,时而虚浮无力。他想起年轻时初镇雍凉,驱逐羌胡,保境安民的豪情;想起与蜀军拉锯时,对诸葛亮治下汉中井然有序、百姓稍安的隐隐惊异。若这“肇元新朝”真能如宏纲所言,“抑豪强兼并”、“兴水利丝路”、“惠民政遍设药局”,让这饱经战火的神州重归安宁……那他固守的“魏臣”身份,这身囚徒的枷锁,是否成了阻碍太平的绊脚石?一种沉重的疲惫感,混杂着对安宁的隐秘渴望,开始蚕食他心中的顽石。

一次旬考后,学官没有立刻离开。他取出一卷帛书,声音带着一种郑重的期许:“郭将军,陛下与丞相知将军乃西陲柱石之才,虽暂居‘悟道斋’,特授‘安西将军’衔(虚衔待实)。望将军深体《正心论》‘审时度势’之要义,旬考其心。待将军悟明大义,朝廷必委以西北重任,使将军戍边安民之志,得展于新朝,卫护这肇元山河,方不负将军半生戎马,守土安民之初衷。”

“安西将军……”郭淮低哑地重复着,指尖拂过那冰冷的帛书。没有兵符,没有自由,只是一个空悬的、带着试探的名号。然而,“西北重任”、“戍边安民”、“守土安民之初衷”……这几个词,像投入死水深潭的巨石,在他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西北!那是他半生心血所系之地!羌胡的威胁并未因朝代更迭而消失,边民的困苦更需要强有力的守护。新朝,竟还愿意给他这个机会?给他一个重拾铠甲、践行毕生信念的……可能?

他猛地抬起头,昏黄灯光下,浑浊的眼眸深处,那点被囚禁和迷茫压抑了太久的、属于武将的星火,骤然跳动了一下!他想起邸报上姜维在校场操演“连山弩阵”的描绘,想起“九大军区”布防图中那条漫长的北疆防线。一种沉寂已久的、对金戈铁马的渴望,对重掌军务、施展抱负的本能冲动,如同地底奔涌的岩浆,猛烈地冲撞着他固守的囚笼。难道真要在这“悟道斋”里,抱着早已化为齑粉的曹魏牌位,耗尽残生,让一身征战的本领与守护边陲的志向一同腐朽?他郭淮,难道就甘心如此?

数日后,一份字迹略显潦草却力透纸背的旬考心得,放在了学官案头。开篇不再是激烈的辩驳或死寂的沉默,而是引用了《将苑》修订版中的一句:“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护国为天,此乃将魂所系。” 文中,郭淮痛苦地剖析了曹魏后期“辅隙”之弊——内斗消耗,边备松弛。他笔锋一转,虽未直言归顺,却对新朝“九大军区”之制、“科技强兵”之策(特别是“连山弩”、“八阵戍堡”)表现出近乎专业的审视,并隐晦地提及西北羌情与地形要害,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压抑不住的、渴望参与构建新防线的灼热。“护国为天,”他在结尾重重写下这四个字,“无论旌旗何色,生民涂炭,边关不宁,乃为将者之耻!”

当敕封他为“安西将军”,令其赴凉州都督府襄赞军务、专司羌胡防务与新军整训的正式诏命抵达“悟道斋”时,郭淮已换上了一身浆洗得有些发白的旧式军袍(大汉的新甲胄尚未配发)。他伸出曾紧握魏刀、如今布满老茧和冻疮的手,稳稳地接过了那枚沉甸甸的“安西将军印”和调兵虎符。冰冷的金属触感传来,却奇异地点燃了他沉寂已久的血液。他挺直了被囚禁压弯许久的脊梁,目光穿过洞开的“悟道斋”大门,投向西北那片辽阔而熟悉的天空。那里,有肆虐的风沙,有待抚的羌胡,更有无数需要守护的生民。他不再是魏国的囚徒,亦非大汉的降臣,而是这片肇元山河之下,一个被赋予了“护国为天”新使命的老兵。锁链已除,心牢已破。他迈步而出,脚下是通往西北边关的漫漫长路,亦是通往一个老将最终救赎与归心的重生之途。墨色山河,终有他一笔。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重生归来后,大佬说他甘愿当替身亿万神豪靠缺德惊爆全球两张藏宝图穿书误入反派团我和反派师兄谈了成神风暴万域神芒天荒神域恋综后和死对头感情变质天行剑祖致我亲爱的探灵博主从为地虎侠正名开始陆总别求了,夫人已被宠上天名柯穿越:系统他们偏心安室透岁月如梦!我被逃婚的未婚夫带回家了大雍翻译官轻吻她替身死遁后,京圈大佬急疯了惊世女将:我的空间藏雄兵同时穿越:不吃牛肉养成系之小狼狗重生后,我把渣夫卖了一百万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太子只准我生娃,压力有些大!八零嫁绝嗣首长多胎后,全员破防重生:蛇蝎毒后浮沉一世是清欢丹仙重生,夺舍娇俏女掌柜诱她失控,小商总化身男妖精武魂之翼死在韩娱UMA合集天地日月神域败家王爷,富婆王妃穿书成女配:只为泡男二重生之摄政王妃太嚣张这个白猫有点坏修仙到处薅羊毛这末世过得也太滋润了!四合院的普通人生重生后中奖8亿怎么花重生之娇软小王妃我堂堂炮灰小师妹,贱一点怎么了崩坏:守梦的无想者姐姐你马甲掉了风水特卫局玩恐怖游戏吗?包对象的那种天灾:沃利贝尔日落无涯【刑侦】就打个篮球,却成了天选之子鬼片世界:正派的我,越走越歪了
书河书屋搜藏榜:锦鲤弃妇:大吉大利,今日和离电霸厨娘小俏媳之带着全家致富穿越之农家老四失业后,我从位面交易开始致富绑定交换系统后,上交国家当首富阴阳秘术之鬼瞳重生后,将军嫂嫂想娶我你想抄家,问过我公主媳妇了吗?三国经销商迷局密说他爱上了土包子女生斗罗:开局教皇祭天穿越废物世子,开局申请发配边疆快穿:炮灰男配要翻身【娱乐圈】脸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末日穿六零的快乐生活戏仙记穿成反派儿子的亲女儿?开局融合巅峰雷阿伦,我单骑救主咸鱼被迫在修仙界搞内卷希腊神话:诸神宠儿四合院:万岁军退伍,掌权保卫处豪门弃妇被迫走红了全是孽缘男主绝嗣?她靠系统母凭子贵!那片天空那片云反派心尖黑月光假太监:皇后请排队,我是真忙不过来啊!年少情深:阎少的撩人甜妻不好追创世穷神揽青华鬼灭:我的哥哥是上弦和初始剑士是六眼,也是火红眼天剑之剑回到最初,我说我喜欢你小小夫君殇祭茅山道士传奇2在柯南世界里柯学开挂望川忘川她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我气运!纵横诸天:我能无限许愿!醉哑公子他偏要以下犯上死神之鬼差开局死亡缠绕,库里跟我学灌篮镜灵世界怀了死对头的崽后我跑路了绑定系统,农门长姐靠打人致富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我只练三剑,剑出即无敌盗墓:开局吓跑阿宁和胖子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农民工在三国虐爆名将能臣乾坤轮锁幽镜原神,我才不是什么神明代言人腹黑青梅秒变温柔女友?!!仙门的摆烂日常非遗纪元:我的非遗传承帝国我不想做女人,我要做男人!咸鱼王妃靠吃瓜逆袭都市异能,我只会亿点点异能斗姆归来,从僵约到洪荒穿越异界我觉醒金庸古龙武学系统武魄不灭:焚天烬道我在女频世界艰难求生!贫女修仙,我的背包能复制灵石道爷我在娱乐圈当公关崩铁:让你拍卖你却剧透万界未来开局掠夺机缘,我成了天命大反派玄武玉佩快穿:天魔之路少年特战带着破烂系统远航山河渡客:手机号的第一百位机主你和好兄弟共同穿越到了修仙世界萌学园:混日子的来啦周途尽处,唯汝有尔重生:这些人追着喂我吃软饭穿越后,宫先生是我的琉璃碎金重生之去汤姆长兄如父乌江绝恋宋同志,余生请多关照异能者生存日记奇奇怪怪梦境日记修仙种马文炮灰:逆袭成为白月光尘隐于仙途神匙迷航天命解忧铺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快穿:不同的世界我来了关于我被病娇少女包围这档事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都市:开局阳神传承,校花拒婚权力巅峰之官场鬼才一睡着就变兽世团宠稀有雌性快穿:我不想做梦了!民国:糟糕,被迫穿成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