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淳挂帅、五万大军南下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龙潜谷上空炸响。先前与海蛇帮的战斗,不过是疥癣之疾,如今朝廷动了真格,这才是关乎生死存亡的考验。
谷内刚刚因乌浒部同意召开部落大会而带来的喜悦,瞬间被巨大的压力所取代。五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朝廷正规军,与之前那些海蛇帮乌合之众和倭寇,完全是两个概念。
“五万大军……这……这如何抵挡?”就连一向勇悍的岩鹰,听到这个数字,脸色也不禁发白。整个“海岸守望同盟”能动员的全部战士,加起来也不过万余,且装备简陋。
苏文康更是忧心忡忡:“夏侯淳是赵元庚麾下有名悍将,擅长攻坚。他此番前来,必定携带大量攻城器械和……可能还有火炮。”
火炮!这个词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那绝非火铳可比。
楚骁站在沙盘前,目光死死盯着代表朝廷大军可能行进路线的几个关隘和河谷,久久不语。巨大的实力差距,如同天堑横亘在面前。
“不能硬抗。”楚骁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却异常冷静,“五万大军,正面交锋,我们毫无胜算。”
“那怎么办?难道……放弃龙潜谷,退入更深的山林?”有人提议。
“退?又能退到哪里?”楚骁摇头,“朝廷既已决心平定岭南,不达目的绝不会罢休。退避只会被步步蚕食,最终困死山中。我们必须战,但要用我们的方式战。”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我们的优势,在于这片他们不熟悉的、广阔而复杂的山林。在于俚人战士对地形的了如指掌和坚韧不拔!我们要做的,不是决战,而是……拖垮他们!”
“拖垮?”众人疑惑。
“没错!”楚骁的手指在沙盘上快速移动,“利用一切险要地形,层层设防,节节阻击。袭扰其粮道,破坏其水源,利用瘴气、毒虫、陷阱,不断消耗他们的兵力、士气和物资!我们要把这场战争,变成一场漫长的、代价高昂的泥潭。让夏侯淳的每一步,都踩在荆棘和尸体上!”
他看向老峒主和岩鹰:“立刻动员所有部落,按照我们之前演练的,将老弱妇孺转移到更安全的深山。所有战士,化整为零,以小队为单位,分散到各条可能的进军路线上,执行袭扰、迟滞任务!决不能让敌人轻易找到我们的主力!”
他又看向苏文康和苏家工匠:“文康兄,工匠营必须全力运转,尽可能多地打造箭矢、修补武器,尤其是……想办法多制造一些我们自产的火铳和弹药,哪怕质量差些,也能起到威慑作用。另外,尝试制作更多的陷阱机关。”
最后,他看向沈燕:“燕儿,组织所有懂得草药的人,全力采集和配制伤药、解毒剂,同时,也要准备一些……能给敌人造成麻烦的东西。”
他的部署,清晰而果断,将一场看似必败的正面决战,引导向了更为残酷和持久的山地消耗战。众人虽然依旧感到压力如山,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心神稍定,立刻领命而去。
整个龙潜谷,乃至整个同盟区域,如同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在战争阴云的压迫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起来。
就在岭南如临大敌,积极备战时,玉门关内,军师徐穆也接到了朝廷大军南下的邸报抄件以及狄人仍在河西肆虐的消息。
“五万大军……夏侯淳……”徐穆放下文书,眉头紧锁。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主公在岭南根基初立,面临如此强敌,形势岌岌可危。
“军师,我们是否要出兵南下,牵制朝廷兵力,为主公分忧?”王校尉急切道。
徐穆缓缓摇头:“不可。关内兵力本就不足,且狄人虽主力西进,但仍有游骑在关外窥伺。若我们贸然出兵,玉门关有失,则大局崩坏,主公在岭南亦成孤军。”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锐利:“我们不能直接出兵,但可以间接助主公一臂之力!”
他快速下达指令:
“第一,将朝廷大军南下的详细情报、夏侯淳其用兵特点,以及我们分析的可能进军路线,立刻通过秘密信道,紧急送往岭南,务必让主公知晓!”
“第二,加大向西州求援的力度!请西州王子张掖,无论如何,再筹措一批弩箭、药材,特别是……能否设法搞到一些火炮使用的火药配方或样品?哪怕只是线索也好!”
“第三,”徐穆眼中闪过一丝寒光,“我们不能让赵元庚如此安心地对付主公。李忠!”
“属下在!”内务司主事李忠应道。
“你立刻挑选精干人手,潜入中原,散播消息。就说狄人肆虐河西,乃因赵元庚弑君篡位,天怒人怨所致。同时,暗中联络那些对赵元庚不满的中原世家、甚至……看看能否接触一下被赵元庚剿灭的其他反王残部,给他们提供一些‘便利’,让他们在中原给赵元庚制造些麻烦,哪怕只是牵制其部分精力也好。”
这是一套组合拳:情报支持、外部求援、内部搅局。目的只有一个,尽一切可能,减轻岭南正面战场的压力。
“是!军师!”众人领命,立刻分头行动。
玉门关这台战争机器,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全力支援着远在南方的主公。
战争的阴云日益密布,但龙潜谷筹备的部落大会,依旧按照计划,在乌浒峒如期举行。这一次,不再仅仅是沿海部落,青溪洞、盘蛇岭等内陆大部落的首领也悉数到场,甚至一些更偏远的小部落也派来了代表。楚骁接连挫败海蛇帮的事迹和朝廷大军压境的共同威胁,让这些原本分散的俚人首领们,不得不坐下来认真考虑联合之事。
大会上,楚骁没有过多渲染危机,而是坦诚地分析了局势,再次阐述了“俚人自治联盟”的构想,并提出了共同抵御朝廷大军的具体策略——正是他之前制定的那套山地消耗战术。
“诸位峒主,朝廷视我等为蛮夷,欲除之而后快。今日若不联合,他日必被各个击破,祖宗基业毁于一旦!联盟,不是为了称霸,是为了生存!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还能在这片山林中自由奔跑,还能尊奉我们的祖灵!”
他的话语,结合眼前迫在眉睫的威胁,产生了巨大的说服力。盘木峒主率先表态支持,青溪洞、盘蛇岭等大部落在权衡利弊后,也终于点头。众多小部落见状,纷纷附议。
最终,一个涵盖沿海及内陆大部分俚人部落的“岭南俚人自治联盟”正式宣告成立!公推德高望重的乌浒部盘木峒主为联盟大长老,黑石峒老峒主、青溪洞洞主等为长老。而楚骁,则被一致推举为联盟“总兵头”,全权负责联盟军事指挥,应对即将到来的朝廷大军。
这意味着,楚骁获得了整合整个岭南俚人军事力量的合法权力。
就在联盟成立的欢呼声尚未平息之际,前沿哨卡传来紧急军情——朝廷平南都督夏侯淳的先头部队五千人,已突破漓水上游一处关隘,正快速向联盟腹地推进。
大战,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