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藏不住了,那还藏个屁!
柯明义和延安那边一个电报沟通,两边立刻达成共识:摊牌了!不装了!给老子往死里干!
命令一下,整个西北和太行山都疯了,那些筹建了几个月、眼看就要收尾的新飞机生产线,被下了死命令:
所有人吃住在车间,机器二十四小时不许停!零件、木材、发动机,玩儿命地送!原本计划月底投产,现在给老子提前,这个月,必须看到新飞机下线!
工人们眼睛熬得通红,可没人喊累。看着一架架飞机的骨架在流水线上成型,铆枪的声音像过年放鞭炮一样密,心里就憋着一股火:“造!多造一架,就能多揍下一架鬼子飞机!”
生产线在玩命,训练场更是在玩命。
之前还扭扭捏捏,怕暴露,只敢在早晚和复杂气象下偷偷练。
现在?敞开了练!
白天,天上的太阳归我们,夜晚,天上的月亮和星星还是归我们!飞行员轮班倒,人歇飞机不歇!
当延安那边的五十架“初教-1”教练机、一百架“山魈-36”运输轰炸机、一百五十架“风啸-36”战斗机,
和太行山“东山”基地这边的一百架教练机、两百架“山魈”、三百架“风啸”,
同时从各自隐蔽的机场腾空而起,开始不分昼夜的大练兵时,那场面,简直能把小鬼子的鼻子气歪,把老百姓的眼睛看直!
白天,陕甘宁和太行山的上空,引擎的轰鸣声几乎就没断过。
一群群“初教-1”像忙碌的麻雀,带着新飞行员练习起降、编队。
庞大的“山魈”机群则模拟着轰炸和运输,在山谷间穿梭。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风啸”机群,它们三架一组,五架一队,时而爬升抢占高度,时而俯冲模拟攻击。
银灰色的木质机身(东山部分飞机已尝试使用金属蒙皮混合结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机翼下那狰狞的枪口,看着就让人安心。
到了晚上,机场跑道两侧亮起一串串灯火,起降的飞机航灯像流动的星辰,发动机的咆哮划破夜的宁静,那是属于中国空军的怒吼!
这么多飞机同时在天上折腾,想不被发现都不可能。
鬼子的侦察机远远看着这“机海”战术,飞行员手都在抖,这还怎么打?
他们“零式”再厉害,也架不住对方数量这么多啊!
而且看那“风啸”做出的一些战术动作,明显飞行员已经不是菜鸟了!
消息传回日军司令部,又是一阵鸡飞狗跳,有军官暴跳如雷,要求立刻集结陆海军航空兵,发动毁灭性打击。
但更多的人看着地图上那密密麻麻标注的防空火力和对方恐怖的飞机数量,选择了沉默。
代价太大了,尤其是在南洋和太平洋方向需要大量空中力量的当下。
“八嘎……暂时,加强警戒,避免与其发生大规模空战。”最终,憋屈的命令再次下达。
地面的老百姓可不管鬼子怎么想,他们抬头看着天上几乎不间断掠过的自家飞机,那份自豪感和安全感就别提了。
“看!那是咱们的飞机!这么多!”
“乖乖,这得有多少架啊!天天这么飞,小鬼子的飞机都不敢来了吧!”
茶楼酒肆里,人们兴奋地议论着,仿佛已经看到了鬼子飞机被揍得抱头鼠窜的场景。
重庆的老蒋拿到空军(主要是中央军系统)的侦察报告,看着上面估算的“东山”和延安飞机总数,手都有点抖。
一方面高兴于抗日力量的空中实力暴增,另一方面,心里那根刺扎得更深了:“这柯明义和延安,翅膀硬得也太快了……”
而在西北和太行山的指挥部里,柯明义和左玉波等人看着训练报告和飞行员们越来越精湛的技术,终于露出了老农看见自家地里庄稼疯长般的笑容。
柯明义对左玉波说:“还不够。告诉飞机厂,下个月,产量还要再往上提!告诉老葛,飞行员训练强度再加大!
我们要的,是在鬼子反应过来之前,形成绝对的数量优势和战斗力!要把咱们的天空,彻底变成小鬼子的禁飞区!”
遮天蔽日的机群,不仅仅是在训练,更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天空的归属权,正在被重新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