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下达,红军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高效运转。
安顺场方向,枪炮声骤然激烈。红一把阵势搞得极大,“没良心炮”也拉出来轰了几响,做出拼死强攻的架势。
对岸川军果然紧张起来,指挥官一边向上求援,一边催促把更多“没良心炮”调到前沿,准备给红军来个“血肉横飞”。
就在安顺场打得热闹的时候,红四团出发了!
他们的任务:三天之内,强行军三百二十里,直扑泸定桥!
这是一条崎岖陡峭的山路,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汹涌的大渡河。
战士们背着枪、弹药和干粮,玩命地跑。饿了啃一口冷饭团,渴了喝一口山泉水。脚磨破了,用布条一缠继续跑。下雨了,山路泥泞,摔倒了爬起来再跑。
“快!快!快!跑到泸定桥就是胜利!”干部们不断鼓劲。
对岸,竟然也出现了一股川军部队,打着火把沿着平行的道路向泸定增援!
漆黑的夜里,大渡河两岸,两条火龙在赛跑!
“同志们!决不能让敌人跑到我们前头!吹号!点火把!跟他们赛跑!”团长大吼。
红军战士也点起了火把。两岸的火龙在黑暗中并驾齐驱,甚至隔空还能听到对方的叫喊声。
红军战士们爆发出惊人的毅力,硬是靠着更顽强的意志和更快的速度,渐渐把对岸的川军甩在了后面!
当红四团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泸定桥西岸时,守桥的川军李全山团都傻眼了。
“啥子?红军不是还在安顺场嘛?咋个飞过来的嗦?”
他们慌忙想要彻底拆毁桥板,但已经晚了!
泸定桥上,大部分的桥板已经被拆掉,只剩下十三根光溜溜、寒光闪闪的铁索,在湍急的河面上摇晃。对岸,是川军密集的机枪火力点和那令人胆寒的“没良心炮”黑洞洞的炮口!
“二连长,组织突击队!给我上!”营长孙继先眼睛血红。
二十二名勇士(历史上是22位)站了出来,每人一把大刀,一支花机关(冲锋枪),背上插着手榴弹。
火力掩护开始!红军集中了所有重机枪和迫击炮,拼命压制对岸火力。
“同志们!冲啊!”突击队长一声怒吼,第一个跃上铁索,冒着枪林弹雨,向对岸爬去!
勇士们紧跟其后,双手抓着冰冷的铁索,身体悬空,一点点向前挪动。子弹啾啾地从身边飞过,打在铁索上溅起火星,不时有人中弹掉入滔滔河水之中。
对岸的川军也打疯了,机枪喷吐着火舌,“没良心炮”也准备好了,但因为红军突击队离桥头太近,怕误伤自己人,一时没敢发射。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续的红军战士抱着木板,冒着弹雨,一边爬一边铺桥板!
勇士们终于接近东桥头!他们扔出手榴弹,爆炸声起,浓烟弥漫。
“杀!”队长带着幸存的勇士们跳上桥头堡,先是花机关一阵猛突突,压住敌人,然后冲进去,挥舞大刀与川军绞杀在一起!
后续部队沿着铺好的桥板,潮水般冲过摇摇欲坠的铁索桥!
川军没想到红军如此悍不畏死,加上“没良心炮”在近距离混战中完全失效,士气瞬间崩溃,纷纷溃逃。
泸定桥,被英勇的红军夺下来了!
消息传回指挥部,首长们长舒一口气。第一人激动地说:“我们的红军是无敌的!”
泸定桥通道一打开,红军主力立刻放弃对安顺场的强攻,迅速转道,从泸定桥渡过天险大渡河。
当薛岳的中央军追兵气喘吁吁地赶到安顺场和泸定桥时,只看到被破坏的工事和空荡荡的渡口,以及河对岸红军远去的背影。
刘湘在成都气得摔了杯子,大骂手下无能,拥有《纲要》和“没良心炮”还守不住天险。
光头更是暴跳如雷,却又无可奈何。
红军再次凭借高超的战术、惊人的勇气和毅力,以及那本被灵活运用的《纲要》,粉碎了敌人企图让自己成为“石达开第二”的迷梦。
虽然付出了牺牲(如飞夺泸定桥的勇士),但主力得以保全,北上的道路就此畅通。经过短暂休整,这支历经磨难却越战越强的队伍,收拾行装,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踏上了新的征程。
等待他们的,是雪山的严寒和草地的泥沼,但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